搜索
谭喜爱的头像

谭喜爱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8/27
分享

佘湖山走笔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主席一首《七律·答友人》荡气回肠,气势磅礴。看到云雾飘渺的佘湖山,读着主席的诗,我突然想到千多年前申真人降临佘湖山,于此建庐,悬壶济世,教化人间。真人已随玉帝去,徒留天梯断崖间。但人间忽然多了一种喧嚣,喧嚣着道教滚滚洪流。佘湖山便成了邵阳地区一座道教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496米的山不算高,它只是南岳余脉,比它高的山很多,但它有一千多年的人文历史积淀,有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有千年前唐明皇的亲笔御赐,有饱经风霜的云霖寺和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芸芸众生饱经沧桑,便不约而同的匍匐在它的身上,或近观听禅语道化,林间徜徉,忆申真人踏石升天;或三五一群于酒肆品本地米酒,吃佘湖三宝(豆腐、茨菰、萝卜)。放松身心,了却尘事。放浪形骸,陶醉心灵,实乃人生快事!

佘湖山虽近在眼前,站在家里,只要抬头东南望,就能看见像巨龙盘踞的佘湖山高高横亘在前方,云雾缥缈,宛若人间仙境,引起我无数次的神往。但真正抽身参拜,却只有两次。

一次是读高中时,独自一人登临。印象中的佘湖山古朴自然,只有一座没有雕琢的云霖寺,倒显得十分自然和谐。 一个秋天,晨光熹微,我到达佘湖山时,正是红霞满天,和主席的红霞万朵百重衣神似。我沿千年古道拾级而上,赤脚踏在清清凉凉的赭色石板上,行走在树影扶疏的林荫小道,顿时神清气爽,这纯天然的氧吧,是生活在嘈杂的城里人向往的人间天堂。松影斑驳陆离,鸟鸣松间,像个自由的歌者,逍遥自在。我真想也化作山中一只小鸟。沿途山泉喷雾,溪流潺潺,似朵朵莲花盛开。抬头仰望笼罩在云雾缭绕中的云霖寺如瑶池仙庐肃立苍穹,俯瞰众生。越往上山路愈发崎岖难走。人走在羊肠小道上,森森然如行迷宫。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若不是寺院的钟罄引领着你,你一定想半途而废,打退堂鼓。越往上走,亦越发害怕。路无护栏,眼不能看两旁,手撑双膝,腿似千斤。

好不容易至庵门,只见双狮相迎,疲惫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因有菩萨相助。寺前香炉星火点点,烟雾缭绕,与山上云雾融为一体,朦胧缥缈,人如跌入仙境,“荡胸生层云”。寺里鸣钟击罄,音接千古,令游客如醍醐灌顶。来到寺前,仰观庙门,上书“云霖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说是唐朝皇帝所赐。进入前殿,申、杨、李三真人蹲踞殿前,慈眉善目,殿下信男善女匍匐一地,随黄衣僧人念佛唱偈。我也随众人在蒲垫上叩拜,祈求神灵庇佑。听歌看道,恍惚时间倒流,又回到了远古。那种脱凡超俗之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出庙门,右行一二十米,在杂草掩映下,石缝罅隙间,一股清泉悠悠,站在泉边,凉气直入心脾。掬一口圣水,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舒服。 在左行约500米,来到一断崖,陡见壁中一石突兀,石上竟驮着一块似船又如岩鹰凌空欲飞的大石,传说是申真人随玉帝登天的天梯,我生来恐高,因而对壁立千仞之中的飞天石,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实乃憾事。

我认为这次游佘湖山,感觉就在超前品味人的一生:人来到世间,带着憧憬希望,一路拼搏,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最后苦去甘来,彻悟平生。同时也认为,面圣此山还可,古色古香,但似乎少了一缕时代气息。

去年暑假,我带儿子骑单车重游游佘湖山。也让儿子见见世面,体念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天蒙蒙亮,从光大堂出发,到佘田桥镇买几个馒头,再骑车在镇派出所沿路进入,新修的水泥路面宽畅平整,了无颠簸。推车上一陡坡,望见牌楼上书“佘湖山生态旅游公园”,把单车放在山麓一平地,就徒步轻松来到山腰的观音殿。这是刚完工的新殿。琉璃瓦,檐牙高琢,殿内,观音端坐殿中,形象高大,面目慈善。整座大殿,金碧辉煌,气度不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原观音殿、天王殿等都已毁坏,百余僧人和尼道都远遁他乡。改革开放后,仁人志士大声呼吁,奔走乐捐,更有政府牵头支持引资,于是本地商贾来了,善男信女来了,政府官员来了,旅美华人来了,外资公司来了,资金到位,机器轰鸣,工人鼓劲,一座座凉亭、宝殿、碑林拔地而起,商铺宾馆娱乐场应时而生,素食一条街陡然出现。

站在观音殿前,向下瞭望,苍苍云海里,古松翠柏下,红墙碧瓦时隐时现,悠悠梵音此起彼伏,默默游人络绎不绝,山下公路车水马龙,好一派盛世升平景象。观音见此情景,大可欣慰一笑。殿里,僧尼正在早课,罄声悠扬,歌声飘摇,一下将人们带进西天雷池,走进远古道观,空气里飘荡着浓浓的释家气息,还有一丝丝厚厚的道家氛围。观音为人间送来了幸福和平,也为自己带来了旺盛的香火。大殿下方还有两座未竣工的宝殿,但大体框架已成,雄伟气势已就,不出半年,梵音更悠长。

再沿盘山公路蛇行,30分钟到峰顶云霖寺。先不急着烧香拜佛,暂到仙人井喝一瓢泉水。井在崖下,下井石级如龙骨盘曲,脚踏石上,空空作响,就如走进时间隧道,恍若隔世。井如大锅,水尤清冽。读仙人井,就好像重读唐代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一种幽清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听老者介绍,此井不管春夏秋冬,下雨天旱,水总是不凹不凸,不少不多。龙王送井的传说,令人回味无穷。 云霖寺联曰“云拥湖山擎日月,霖流蒸水涤尘埃”。站在寺前,豪气顿生,仿佛头顶天庭,云荡两腰,似仙人有轻飘飘之感。极目远眺,峰峦如聚,“一览众山小”。山下田园网布,池塘似镜。佘湖山如大汉弯腰窥镜,庄重中漏出几分天真。蒸水如练,绕山穿镇,为镇平添几分秀丽。河岸两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铺比肩接踵,人行如织。好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山下的喧嚣,山上的静穆,形成鲜明对比。老者说,正因为山上的大洛菩萨保佑,才有山下如此的繁华,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圣灵保一方人!此话不假。

我和儿子踏入庙内,在真人面前跪拜,儿子学我样子,也在铺垫装模作样。我叫儿子在神前许愿,不许说出,“我想读清华……”我话未落音,他竟脱口而出,"说出就不灵啦!"我嗔怪道。他嘻嘻哈哈到处乱走,看到有人抽签,央求我去,我说:"看你小子运气,说不定小孩手干净一定灵的。“他果然抽到上上签,兴奋地像真的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屁颠屁颠地蹦跳着……

出庙门,接着我们来到飞天石。穿林爬坡,来到山崖边,只见悬崖绝壁上陡生一擎天石柱,我告诉儿子那就是飞天石。我滔滔不绝地跟儿子讲着有关的传说:”相传大洛菩萨申泰芝功德圆满,上天招回天班,一天清晨,红霞满天,从此留下这踏天而去的飞天石。“紫烟缭绕,群山静默,天籁无声。历经万年的悬石没有告诉我真相,我惟有啧啧惊叹,又心生怜意,怜悬石孤寂,无有为伍,独踞绝壁而饱经风雨。也许它坚守寂寞,是为了向世人诠释道义佛经。但世人愚钝,参悟不透,阿弥陀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瞭望的佘田桥、杨桥、水东江、野鸡坪一带,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国泰民安。

老者说,你尽兴而来,也要尽兴而去,佘湖山”三宝“,你一定得品尝品尝。所谓三宝,佘田桥豆腐、茨菇、萝卜是也。近年来,佘田桥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山林面积广,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水资源丰富,水体质量一天天见好。有了好水,豆腐、茡菇、萝卜当然体鲜味美。近年来,蒸水河两岸餐馆林立,生意红火。餐饮文化日益浓郁。尤其是佘田桥豆腐风靡全国,豆腐逸闻妇孺皆知。今年民间还创办了一份《蒸水报》,为生态旅游推波助浪。喝着本地米酒,品着佘湖三宝,回望烟波浩淼处,一种诗意如津而生。东坡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作岭南人。”若每天能品“三宝”,不妨就作佘湖人!

再游佘湖山,感觉到家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要做大做强山水文章,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既要经济腾飞,又要保住青山绿水,做到人文建筑与自然山水要和谐相融,让千年古寺在新时代焕发出时代魅力!

依依惜别之际,特和诗一首:

佘湖山上生云烟,真人飞度湖山巅。

悬壶济世度苍生,留下美名万古传。

蒸水酿出稻花香,湖山醉人景色妍。

我欲因之梦寥廓,昭阳大地谱新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