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荆毅的头像

荆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2006/22
分享

最初的舞台

         最初的舞台

荆毅

 如果把职业人生看成是一场演出,那么南陵格林侯家山就是我人生最初的舞台;如果以哲学家梭罗的眼光看来,那个到处生长树木与浆果的侯家山也是我踏入社会的一座大学。

说不清为什么,在睽违侯家山数十年后,我依然恋栈当年果壳里的那一点点静好和踏实,感恩在那里的相遇,以致其它地方犹如浮云,我总是在云上飘忽不定。昆德拉说,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前十年中,我以为移到职业人生上来亦然。当年我从卫校毕业,就像一棵种子那样被种进侯家山,落地生根,风雨十三年……

一 历练

一九八二年九月的一天,从卫校毕业的我风尘仆仆地赶往南陵县格林精神病院报到。医院坐落在侯家山,粗糙的混凝土门楼上竖着一块木牌,白底黑字:芜湖地区精神病医院。它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芜湖四院前身。从那一刻起,我将开启新的人生,这一年我虚十九岁。

一踏进医院的围墙,满地碎石炭渣,四处是晃悠的家禽与它们的排泄物,估计是院外农家养的鸡鸭进来散步。有一个候诊的女性患者模仿着播音员,在操场上大声播报天气预报“今天夜里到明天白,有大雨……” 动静之大,令人侧目。一眼扫过去,除了高高的食堂,行政区、门诊部与几个病区,清一色灰楚楚的平房,低矮地趴在侯家山上。还有一个由待业的职工家属子女组成的知青点,也像一个临时病区,我一直不太清楚它的职能。看不到大医院的整洁与排场,看不到楼房。之后穿过一条南北水泥道,最北端围墙边居然有一幢三层砖楼,我们的集体宿舍就在那里。我当时很有些沮丧,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滋生出一腔莫名的忧愁。

一周后,我开始上岗,因为是检验科,在精神病院最先体验的工作记忆,是看显微镜下的标本。某天,我看到血片里有疟原虫的滋养体,就在报告单上大大方方地写上:阳性。科室同事很惊讶,阳性!这个患者查过多次,一直给出谨慎的阴性报告。后来他们挨个看我的血片,问滋养体在哪?我把它调到镜下显著的位置,说,就是那个环状体,像个戒指。随后我保留了那张标本,讲解滋养体的特性与染色时注意事项。类似的经历还有,给本院一位许姓职工报告微丝蚴阳性,确诊他的丝虫病。此前,给他的一直也是阴性报告。我让科室同事仔细观察镜下的微丝蚴特征。通过这两件事还有后来的生化检测,让我很快成为科室业务骨干。那一刻我很感谢母校与我实习医院的老师。原来他们教会我许多有用的知识,让我在新的岗位上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觉得后来科室检验质量的提升,以及若干年后医院整体搬迁新检验科的创建、布局,都有我的一份小小奉献。

二 抗灾

一九八三年夏天发大水,洪水吞没了许多城乡,安徽省受灾面积很大。四院虽然是地处偏远的专科医院,但在历史重大的灾情面前从未缺席。无论是数年前的“非典”,还是当下的“新冠”疫情,四院都是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当时面对特大洪灾,医院紧急行动,我与同事组成的五人抗灾医疗小分队第一批派往郞溪县灾区。

经过郞溪县城时,一路上我们看到街道上行船,房子淹到门楣,真是一片汪洋。目的地叫幸福乡,受灾严重。当晚驻扎在一块高地,应该说是一座小山。帐篷倚树而建,白天太阳很烈,棚内气温高达五六十度,夜晚凉下来又有许多蚊虫,没电,熄了蜡烛,山顶一片漆黑。不能看书,太早又睡不着,我幸亏带了支口琴找个地方去吹一吹,或者背一背诗词,那个年纪,风雅自赏是最活跃的一种私情,一点也意识不到矫情。但我更喜欢借着夜色凝视那些树,在黑暗中看久了,就没有那么黑,能够分得清那些树种类,有松树,也有杂树,我不太喜欢常青的松树,杂树更令我体验到美感,它具备随时令之变而变的本能,虽未入秋,杂树就开始叶黄,我们对生命的体验,似乎可以从这些应时而变的杂树深入下去。

最初几天,接诊病人越来越多,多半是肠道感染,偶尔也有外伤患者。输液架不够,瓶子就挂到树上,最严重时注射器都不够用。我带去一架小小的显微镜,一些玻片与试管。那些日子,重复的血、尿常规叫人疲于应付。一个月下来,我们吃不到新鲜蔬菜,餐餐是鱼,头几天还高兴这里居然把鱼当小菜吃,几周下来就腻了,特别想吃青菜,看到鱼就没了食欲,甚至想吐。与我一起的几位同事也一样怀念蔬菜。这种体验是独特的,以后再没有过。当时没地方理发,一个多月后,我们四位男士看上去个个人瘦毛长,只有长发的护士变化不大。

我一直难忘那一段共同度过的特殊岁月。记得当洪水退去疫情好转,我们要离开了,乡亲们依依惜别,仿佛亲人。人都有自己生长的背景,在当地乡亲中,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一些多么影响深远的大事时,这里却只属于依山傍水劳作的时刻,他们不会心怀一抹淡淡闲愁而是对山野蘑菇的分布了然于胸;对河汊的鱼情心心念念;对季节农事一丝不苟。有位特好心的大嫂还问我们中谁有没有对象,她平时常送些吃的给我们,家里有两个好看的闺女初长成, 我估计时间再长些,像当年插队知青那样,或许我们中真有人把根留下,留在幸福乡!好多年后,我还专门为此写过一篇散文发在上海《萌芽》杂志上,题目叫《珍惜相聚》。如今这当年五人小分队成员有的职业生涯收官,有的路径变更,有的长成专家,有的跨界成著名律师。人生果真如戏,谁也难测下一幕剧情之变。

三 图书室

坦率地说,对于青春的我,四院太寂寞。上班在围墙内,下班在围墙内,周末还在围墙内。那一圈围墙内,方圆只有五万平米。灰色的建筑之外,有树林,竹园、菜园、水井,夏天还看到乱爬的虫子,奔跑的黄鼠狼,甚至蛇也光顾那些低矮简陋的平房宿舍。有个护士早上去冲开水,一提水瓶,居然盘了条赤练蛇。我也有类似的遭遇,是上卫生间,那时还没抽水马桶,一条蛇稳稳地占了我要蹲的地方。此后很长的日子里每次都要小心察看后,才敢如厕。

当年我唯一喜欢的地方,是医院有个不大的图书室,隔成两半,前区阅读,后区藏书。原来也是可以看到一些医学、科普类著作与一些文学名著,还有一些当年发行量很大的报刊。印象中有《读者文摘》《小说选刊》 《青年博览》 《知音》 《安徽青年报》等,这真让我喜出望外。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伤痕文学兴起后,整个社会突然文艺起来,对文学有一种莫名的热衷。杂志刊物上,青年人刊登个征婚启事,都要在一字一金的正文内,添上“本人爱好文学”字样。马尔克斯说每一个生命都有灵魂,只是怎样唤醒它们。我觉得正是这样的风气加上四院的寂寞,唤醒了我崇尚文学的灵魂。在学校读书时,我就订阅过《小说月报》,还尝试诗歌写作。如今,在这个安静的图书室里,我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摘抄喜欢的诗文和句子。是图书室收留了我那颗不安份的心。忙完本职工作,那儿成了我的天堂。正是那个时候,我萌生写作的念头,那种厚厚的硬面抄,我写完好几本,主要是诗歌、散文,还有短篇小说。然后试着投稿。我的“处女”作是一篇散文,发在《安徽青年报》副刊。那天下二病区,万主任说:“小董,刚送来的青年报上有一篇文章作者与你名字一模一样,会是你写的吗?”我一看名字《毛线衣》,立刻点头,是我写的。啊,你会写文章!同事们很惊讶。当时我自己感觉有一道电流袭来让我晕眩。见报了,还是头条,还配了图,一千五百多字!真没想到能发表。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大作家贾平凹当年在《西安日报》副刊发处女作时,他拿着样刊狂奔,大声叫喊:我的作品发表啦!几近疯状,说实话,我感同身受。现在的人也许无法理解,不就是发了篇小稿子,至于吗?可当时那个崇尚文学的年代,一个有文学梦的人第一次发了作品,真的是人生大事。至今还记得,我回到门诊时,白大褂口袋里揣着那份样报,非常躁动,特别想拿出来给遇到的同事看看,要下很大的气力才能保持淡定。从此以后,穿白大褂的我,白天坚守医院岗位,夜晚基本是阅读和写作。

四 联欢

青年人趋向欢乐,就像植物趋向阳光一样执着。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总难忘记在四院时与安徽大学大历史系学生的一场联欢。

这得介绍一下背景。在南陵四院围墙之外,是一个被称着千峰山的地方。一座极为平常的小山,裸露的黄土,稀疏的灌木丛,许多次我曾经散步到那里,黄昏时野兔等小动物们不时出没其间。《南陵县志》关于千峰山有这样一段记载:“千峰山位于县城东郊,绵延十余华里,由万座小山包组成,故千峰山又名千峰墩,墩者,土堆也,形成年代不详。”千峰山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历史翻到了一九八四年这一页,安徽全省文物大普查开始了。省文物考古专家们也来了,在经过数月的考察后他们激动地向世人作了这样的宣布:“千峰山是西周至春秋时代的古墓群!”那时几个山包被挖开,有了惊人的发现:云雷纹垂鼎、几何印纹陶器、夹砂陶器等一大批随葬物品在坟墓中出土了。专家鉴定系一批春秋时的青铜器和陶器。这里也就成了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大历史系的学生们,就是在那个节点来到四院的。白天考察古墓群,夜来太寂寞,他们之中有位漂亮的女生,高个白皙,穿着绿色衣裙走进围墙,像飘进来一朵彩云。她是学生会干部,来到我们医院联系,想与我们开一场联欢舞会。院领导让团支部操办,我们几个支委与团员们立马行动起来,决定将高大宽敞的食堂作为舞池。拆去餐桌,拉上彩纸,搬来音响,一切准备就绪。

接下来那是一个狂欢之夜,不仅是青年团员职工悉数登场,许多会跳舞的中老年医护人员,在场边观看一阵后,也情不自禁地加入舞池,他们脸上漾起幸福的笑容。而那些大方的安大学生,无论男生女生,都主动上来邀舞。他们还表演了一些现代舞。青春气息,感染人心。完全不会跳舞的人,也围在一边不肯走开,连邻院的村民都围过来看热闹。我想这是四院青年人的节日,在缺少娱乐的日子里突然闪现,特别具有吸引力。以致在他们走后,我在内心还期待有这样的机会再度来临,但是一直没有。某些周末的夜晚,年轻人为排遣寂寞,会带上手电筒,骑单车去几公里外的县城看场电影。而我呢,阅读让我生长出冥想与期待,我不再害怕寂寞,与寂寞相亲相爱。但那时,我也常常为读到的文字困惑。比如弗洛伊德说:“当一个人追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时,他就生病了,因为无论是意义还是价值,客观上都不存在,一个人这样做,只能说明他未得到满足的原欲过剩。”现在到了人生秋季,似乎能品味他的语意,而当年是困惑茫然的,内心纠结,未来我要去经历什么,什么样的经历能让我人生熠熠生辉?

五 改行

光阴荏苒,时间很快来到一九九五年,此时,四院已迎来重大发展 ,整体从南陵搬迁至芜湖市区。也早已更名为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此时的我,在四院娶妻生子,自学文凭,当了科室负责人,完成了人生的重头戏。但这一年,我的职业轨道还是发生重要改变:我考进芜湖日报社成为一名副刊记者、编辑。 从医院到报社,除了人生机缘,其间的纽带应是我此前在报刊发表的近百篇文章。当年剪贴了两大本。还曾在《星期刊》写过专栏。这对于处在辅助科室的我,心理上是一种支撑,一种对自尊的支撑。

当时四院两位主要领导曾诚心挽留我,因为我执意离开,想圆心中的一个文字梦,我承诺走之前一定传帮带,安排好科室工作,他们最后还是给我开了绿灯,至今令我感恩。调离后,我为四院宣传也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记得多次给四院医护人员写过或修改过演讲稿,她们在卫生系统演讲中屡屡获得好成绩让我倍感欣慰。有很长一段时间,与报社同事讲到四院时,一不小心就会说成“我们医院……”。对于我来说,从二十到三十岁这一段,可能是人生特别重要的十年,而这十年基本是在四院五万平米的围墙里度过的,它的狭窄制约我,也成就我。

这些年,我一边做新闻媒体,一边私人化写作。其实,这是气质和状态都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文学写作,能把一个人带入理想主义私域,那是一块精神的自留地,独立、诚实、纯粹,怎么耕耘都不过分。眼下这个时代你很难找到更干净且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的事了,但私人化的写作可以满足你。

做新闻,我的体会就是同时代的毛病打交道,虽然有高歌猛进的主旋律,有榜样式的人物,但新闻还是会让一个人见证更多的社会阴暗。记者与医生完全不一样,前沿的记者会蒙受更多的荆棘与硝烟。但它让你活得接地气,让你与世界保持及时、紧密的联系,体会生存的艰难与复杂,同时它赋于你这样的公民角色,你在参与塑造并改变着自己的环境,你不是一个旁观者或缺席者,你不是无力的受众,不是一个消极的受害者。我可以举个例子,当年我住月河新村时,中江桥南新时代商业街离芜南路最近的那道门最初是没有的,在与开发商的交涉无果,最后动用了大媒体的力量,才有了那道门。时至今日,每次经过那道门,我内心都有些莫名窃喜。

有人曾问我,现在记者收入不如医生,你后悔吗?我不后悔。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有自己的方向,有的人只是将它作为职业,有的人则縁于深情。无论我天赋如何,对于文字我曾满怀深情。尽管媒体与写作不一样。写作,是一个人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它倾注了个人的爱、浪漫和肯定;媒体,是一个人与广场对话的模式,它表达着你的理性、逻辑和反对。前者让你体验着积极与自由,后者让你意识到公共与责任。

眼下,我差不多已看得见职业的终点,但不是写作的终点,我还会写,也喜欢读。所有生命都有其内在的渴望,而人生这样的渴望格外多维。就像作家史铁生说的: 巨大的存在之消息被分割进亿万个小小的肉体,小小的囚笼,亿万种欲望拥挤摩擦,相互冲突又相互吸引。 我永远是一个小小的囚笼,也是小小的宇宙。

最初的舞台和大学

荆毅

如果把职业人生看成是一场演出,那么南陵格林侯家山就是我人生最初的舞台;如果以哲学家梭罗的眼光看来,那个到处生长树木与浆果的侯家山也是我踏入社会的一座大学。

说不清为什么,在睽违侯家山数十年后,我依然恋栈当年果壳里的那一点点静好和踏实,感恩在那里的相遇,以致其它地方犹如浮云,我总是在云上飘忽不定。昆德拉说,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前十年中,我以为移到职业人生上来亦然。当年我从卫校毕业,就像一棵种子那样被种进侯家山,落地生根,风雨十三年……

一 历练

一九八二年九月的一天,从卫校毕业的我风尘仆仆地赶往南陵县格林精神病院报到。医院坐落在侯家山,粗糙的混凝土门楼上竖着一块木牌,白底黑字:芜湖地区精神病医院。它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芜湖四院前身。从那一刻起,我将开启新的人生,这一年我虚十九岁。

一踏进医院的围墙,满地碎石炭渣,四处是晃悠的家禽与它们的排泄物,估计是院外农家养的鸡鸭进来散步。有一个候诊的女性患者模仿着播音员,在操场上大声播报天气预报“今天夜里到明天白,有大雨……” 动静之大,令人侧目。一眼扫过去,除了高高的食堂,行政区、门诊部与几个病区,清一色灰楚楚的平房,低矮地趴在侯家山上。还有一个由待业的职工家属子女组成的知青点,也像一个临时病区,我一直不太清楚它的职能。看不到大医院的整洁与排场,看不到楼房。之后穿过一条南北水泥道,最北端围墙边居然有一幢三层砖楼,我们的集体宿舍就在那里。我当时很有些沮丧,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滋生出一腔莫名的忧愁。

一周后,我开始上岗,因为是检验科,在精神病院最先体验的工作记忆,是看显微镜下的标本。某天,我看到血片里有疟原虫的滋养体,就在报告单上大大方方地写上:阳性。科室同事很惊讶,阳性!这个患者查过多次,一直给出谨慎的阴性报告。后来他们挨个看我的血片,问滋养体在哪?我把它调到镜下显著的位置,说,就是那个环状体,像个戒指。随后我保留了那张标本,讲解滋养体的特性与染色时注意事项。类似的经历还有,给本院一位许姓职工报告微丝蚴阳性,确诊他的丝虫病。此前,给他的一直也是阴性报告。我让科室同事仔细观察镜下的微丝蚴特征。通过这两件事还有后来的生化检测,让我很快成为科室业务骨干。那一刻我很感谢母校与我实习医院的老师。原来他们教会我许多有用的知识,让我在新的岗位上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觉得后来科室检验质量的提升,以及若干年后医院整体搬迁新检验科的创建、布局,都有我的一份小小奉献。

二 抗灾

一九八三年夏天发大水,洪水吞没了许多城乡,安徽省受灾面积很大。四院虽然是地处偏远的专科医院,但在历史重大的灾情面前从未缺席。无论是数年前的“非典”,还是当下的“新冠”疫情,四院都是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当时面对特大洪灾,医院紧急行动,我与同事组成的五人抗灾医疗小分队第一批派往郞溪县灾区。

经过郞溪县城时,一路上我们看到街道上行船,房子淹到门楣,真是一片汪洋。目的地叫幸福乡,受灾严重。当晚驻扎在一块高地,应该说是一座小山。帐篷倚树而建,白天太阳很烈,棚内气温高达五六十度,夜晚凉下来又有许多蚊虫,没电,熄了蜡烛,山顶一片漆黑。不能看书,太早又睡不着,我幸亏带了支口琴找个地方去吹一吹,或者背一背诗词,那个年纪,风雅自赏是最活跃的一种私情,一点也意识不到矫情。但我更喜欢借着夜色凝视那些树,在黑暗中看久了,就没有那么黑,能够分得清那些树种类,有松树,也有杂树,我不太喜欢常青的松树,杂树更令我体验到美感,它具备随时令之变而变的本能,虽未入秋,杂树就开始叶黄,我们对生命的体验,似乎可以从这些应时而变的杂树深入下去。

最初几天,接诊病人越来越多,多半是肠道感染,偶尔也有外伤患者。输液架不够,瓶子就挂到树上,最严重时注射器都不够用。我带去一架小小的显微镜,一些玻片与试管。那些日子,重复的血、尿常规叫人疲于应付。一个月下来,我们吃不到新鲜蔬菜,餐餐是鱼,头几天还高兴这里居然把鱼当小菜吃,几周下来就腻了,特别想吃青菜,看到鱼就没了食欲,甚至想吐。与我一起的几位同事也一样怀念蔬菜。这种体验是独特的,以后再没有过。当时没地方理发,一个多月后,我们四位男士看上去个个人瘦毛长,只有长发的护士变化不大。

我一直难忘那一段共同度过的特殊岁月。记得当洪水退去疫情好转,我们要离开了,乡亲们依依惜别,仿佛亲人。人都有自己生长的背景,在当地乡亲中,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一些多么影响深远的大事时,这里却只属于依山傍水劳作的时刻,他们不会心怀一抹淡淡闲愁而是对山野蘑菇的分布了然于胸;对河汊的鱼情心心念念;对季节农事一丝不苟。有位特好心的大嫂还问我们中谁有没有对象,她平时常送些吃的给我们,家里有两个好看的闺女初长成, 我估计时间再长些,像当年插队知青那样,或许我们中真有人把根留下,留在幸福乡!好多年后,我还专门为此写过一篇散文发在上海《萌芽》杂志上,题目叫《珍惜相聚》。如今这当年五人小分队成员有的职业生涯收官,有的路径变更,有的长成专家,有的跨界成著名律师。人生果真如戏,谁也难测下一幕剧情之变。

三 图书室

坦率地说,对于青春的我,四院太寂寞。上班在围墙内,下班在围墙内,周末还在围墙内。那一圈围墙内,方圆只有五万平米。灰色的建筑之外,有树林,竹园、菜园、水井,夏天还看到乱爬的虫子,奔跑的黄鼠狼,甚至蛇也光顾那些低矮简陋的平房宿舍。有个护士早上去冲开水,一提水瓶,居然盘了条赤练蛇。我也有类似的遭遇,是上卫生间,那时还没抽水马桶,一条蛇稳稳地占了我要蹲的地方。此后很长的日子里每次都要小心察看后,才敢如厕。

当年我唯一喜欢的地方,是医院有个不大的图书室,隔成两半,前区阅读,后区藏书。原来也是可以看到一些医学、科普类著作与一些文学名著,还有一些当年发行量很大的报刊。印象中有《读者文摘》《小说选刊》 《青年博览》 《知音》 《安徽青年报》等,这真让我喜出望外。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伤痕文学兴起后,整个社会突然文艺起来,对文学有一种莫名的热衷。杂志刊物上,青年人刊登个征婚启事,都要在一字一金的正文内,添上“本人爱好文学”字样。马尔克斯说每一个生命都有灵魂,只是怎样唤醒它们。我觉得正是这样的风气加上四院的寂寞,唤醒了我崇尚文学的灵魂。在学校读书时,我就订阅过《小说月报》,还尝试诗歌写作。如今,在这个安静的图书室里,我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摘抄喜欢的诗文和句子。是图书室收留了我那颗不安份的心。忙完本职工作,那儿成了我的天堂。正是那个时候,我萌生写作的念头,那种厚厚的硬面抄,我写完好几本,主要是诗歌、散文,还有短篇小说。然后试着投稿。我的“处女”作是一篇散文,发在《安徽青年报》副刊。那天下二病区,万主任说:“小董,刚送来的青年报上有一篇文章作者与你名字一模一样,会是你写的吗?”我一看名字《毛线衣》,立刻点头,是我写的。啊,你会写文章!同事们很惊讶。当时我自己感觉有一道电流袭来让我晕眩。见报了,还是头条,还配了图,一千五百多字!真没想到能发表。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大作家贾平凹当年在《西安日报》副刊发处女作时,他拿着样刊狂奔,大声叫喊:我的作品发表啦!几近疯状,说实话,我感同身受。现在的人也许无法理解,不就是发了篇小稿子,至于吗?可当时那个崇尚文学的年代,一个有文学梦的人第一次发了作品,真的是人生大事。至今还记得,我回到门诊时,白大褂口袋里揣着那份样报,非常躁动,特别想拿出来给遇到的同事看看,要下很大的气力才能保持淡定。从此以后,穿白大褂的我,白天坚守医院岗位,夜晚基本是阅读和写作。

四 联欢

青年人趋向欢乐,就像植物趋向阳光一样执着。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总难忘记在四院时与安徽大学大历史系学生的一场联欢。

这得介绍一下背景。在南陵四院围墙之外,是一个被称着千峰山的地方。一座极为平常的小山,裸露的黄土,稀疏的灌木丛,许多次我曾经散步到那里,黄昏时野兔等小动物们不时出没其间。《南陵县志》关于千峰山有这样一段记载:“千峰山位于县城东郊,绵延十余华里,由万座小山包组成,故千峰山又名千峰墩,墩者,土堆也,形成年代不详。”千峰山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历史翻到了一九八四年这一页,安徽全省文物大普查开始了。省文物考古专家们也来了,在经过数月的考察后他们激动地向世人作了这样的宣布:“千峰山是西周至春秋时代的古墓群!”那时几个山包被挖开,有了惊人的发现:云雷纹垂鼎、几何印纹陶器、夹砂陶器等一大批随葬物品在坟墓中出土了。专家鉴定系一批春秋时的青铜器和陶器。这里也就成了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大历史系的学生们,就是在那个节点来到四院的。白天考察古墓群,夜来太寂寞,他们之中有位漂亮的女生,高个白皙,穿着绿色衣裙走进围墙,像飘进来一朵彩云。她是学生会干部,来到我们医院联系,想与我们开一场联欢舞会。院领导让团支部操办,我们几个支委与团员们立马行动起来,决定将高大宽敞的食堂作为舞池。拆去餐桌,拉上彩纸,搬来音响,一切准备就绪。

接下来那是一个狂欢之夜,不仅是青年团员职工悉数登场,许多会跳舞的中老年医护人员,在场边观看一阵后,也情不自禁地加入舞池,他们脸上漾起幸福的笑容。而那些大方的安大学生,无论男生女生,都主动上来邀舞。他们还表演了一些现代舞。青春气息,感染人心。完全不会跳舞的人,也围在一边不肯走开,连邻院的村民都围过来看热闹。我想这是四院青年人的节日,在缺少娱乐的日子里突然闪现,特别具有吸引力。以致在他们走后,我在内心还期待有这样的机会再度来临,但是一直没有。某些周末的夜晚,年轻人为排遣寂寞,会带上手电筒,骑单车去几公里外的县城看场电影。而我呢,阅读让我生长出冥想与期待,我不再害怕寂寞,与寂寞相亲相爱。但那时,我也常常为读到的文字困惑。比如弗洛伊德说:“当一个人追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时,他就生病了,因为无论是意义还是价值,客观上都不存在,一个人这样做,只能说明他未得到满足的原欲过剩。”现在到了人生秋季,似乎能品味他的语意,而当年是困惑茫然的,内心纠结,未来我要去经历什么,什么样的经历能让我人生熠熠生辉?

五 改行

光阴荏苒,时间很快来到一九九五年,此时,四院已迎来重大发展 ,整体从南陵搬迁至芜湖市区。也早已更名为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此时的我,在四院娶妻生子,自学文凭,当了科室负责人,完成了人生的重头戏。但这一年,我的职业轨道还是发生重要改变:我考进芜湖日报社成为一名副刊记者、编辑。 从医院到报社,除了人生机缘,其间的纽带应是我此前在报刊发表的近百篇文章。当年剪贴了两大本。还曾在《星期刊》写过专栏。这对于处在辅助科室的我,心理上是一种支撑,一种对自尊的支撑。

当时四院两位主要领导曾诚心挽留我,因为我执意离开,想圆心中的一个文字梦,我承诺走之前一定传帮带,安排好科室工作,他们最后还是给我开了绿灯,至今令我感恩。调离后,我为四院宣传也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记得多次给四院医护人员写过或修改过演讲稿,她们在卫生系统演讲中屡屡获得好成绩让我倍感欣慰。有很长一段时间,与报社同事讲到四院时,一不小心就会说成“我们医院……”。对于我来说,从二十到三十岁这一段,可能是人生特别重要的十年,而这十年基本是在四院五万平米的围墙里度过的,它的狭窄制约我,也成就我。

这些年,我一边做新闻媒体,一边私人化写作。其实,这是气质和状态都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文学写作,能把一个人带入理想主义私域,那是一块精神的自留地,独立、诚实、纯粹,怎么耕耘都不过分。眼下这个时代你很难找到更干净且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的事了,但私人化的写作可以满足你。

做新闻,我的体会就是同时代的毛病打交道,虽然有高歌猛进的主旋律,有榜样式的人物,但新闻还是会让一个人见证更多的社会阴暗。记者与医生完全不一样,前沿的记者会蒙受更多的荆棘与硝烟。但它让你活得接地气,让你与世界保持及时、紧密的联系,体会生存的艰难与复杂,同时它赋于你这样的公民角色,你在参与塑造并改变着自己的环境,你不是一个旁观者或缺席者,你不是无力的受众,不是一个消极的受害者。我可以举个例子,当年我住月河新村时,中江桥南新时代商业街离芜南路最近的那道门最初是没有的,在与开发商的交涉无果,最后动用了大媒体的力量,才有了那道门。时至今日,每次经过那道门,我内心都有些莫名窃喜。

有人曾问我,现在记者收入不如医生,你后悔吗?我不后悔。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有自己的方向,有的人只是将它作为职业,有的人则縁于深情。无论我天赋如何,对于文字我曾满怀深情。尽管媒体与写作不一样。写作,是一个人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它倾注了个人的爱、浪漫和肯定;媒体,是一个人与广场对话的模式,它表达着你的理性、逻辑和反对。前者让你体验着积极与自由,后者让你意识到公共与责任。

眼下,我差不多已看得见职业的终点,但不是写作的终点,我还会写,也喜欢读。所有生命都有其内在的渴望,而人生这样的渴望格外多维。就像作家史铁生说的: 巨大的存在之消息被分割进亿万个小小的肉体,小小的囚笼,亿万种欲望拥挤摩擦,相互冲突又相互吸引。 我永远是一个小小的囚笼,也是小小的宇宙。

作者简介:荆毅(董金义)中国作协会员 书画评论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