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虎成的头像

姜虎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4/26
分享

在懂你的旋律中,轻歌曼舞

有了听音乐的冲动,或是被音乐激动,就要马上去聆听它,去感受它,不要等到它走了,它飞了,再去找它。一首好听的音乐,总有可能与你的心情和心事相扣,除非你不够用心。你可以不懂五线谱,但要有善于聆听和感受音乐的能力的耳朵。简言之:要学会让音乐,在你的耳朵里“怀孕”。

感受音乐,不仅要靠耳朵,更要靠你敏感和敏慧的心灵。音乐,不像文字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字、词、句,来发挥和扩展想象的空间。它完全要靠你的耳朵去“听”,它完全要靠你的心灵去“想”,继而让音乐,在你的耳朵里“怀孕”。优美的音乐,都有可能激发和唤醒你一生中那些过往的经历和阅历邂逅的美丽和美好,美妙和美绝的时光和记忆。

是个成年人,都知道:一个人一生中过往的经历和阅历邂逅的美丽和美好,美妙和美绝的时光和记忆。有的可能被压抑,被遗忘,被抛弃,被淡忘,被稀释。尽管如此,但它们在事实上,已然成为你生命中,难以磨灭的情感印迹。这些印迹,在庸常的日子里,是难以被激发和唤醒的。

为什么?因为它们早已被“世俗生活流”,“拽进”了时间的深处。如果没有“情弦”和“琴弦”的相互作用,是难得被激发和唤醒的。而曾经感动过你的音乐,或是你曾经喜欢过的音乐,则有可能以最快捷的曼妙舞姿,撩拨起你的想象和情感。而这种撩拨的方式,不费举劳之功,戴上耳机,就有可能被重新地激发和唤醒。

音乐的乐器,音乐的风格,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内涵,都会因听者的感受不同,而产生差异性的“共鸣”。如果你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不妨找那些具有“美丽忧伤”特征的纯音乐,听一听。如果你是个开朗豪放的人,你不妨找那些粗犷摇滚的音乐,听一听。如果你是个孟浪颓废的人,你不妨找那些虚无沉迷,魔幻神秘的音乐,听一听。

其实,美妙的音乐,或是好听的音乐,都是为那些具有音乐意义和价值的耳朵而“怀孕”的。没有带着“审美情绪”的耳朵,去聆听音乐,你的耳朵是很难“怀孕”的。换句话说,美妙的音乐,或是好听的音乐,可以不需要聆听的“物质性耳朵”,但要有感受它的“精神性耳朵”。譬如:贝多芬失去了“物质性耳朵”,阿炳失去了“物质性眼睛”。然而,他们却有了“神助”的音乐感受力,音乐想象力,音乐审美力,音乐创造力。

要想让音乐,在你的耳朵里“怀孕”,“审美感受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知道:它是理解和打开一切艺术美感的钥匙。你要想打开艺术美感的“闺房”,首先要“配”好“审美感受力”的钥匙”。善于聆听音乐的人,他(她)们总能够找到“审美感受力”的方向和路径。不善于聆听音乐的人,怎么找,也找不到“北”。怎么找,也不能够让音乐在耳朵里“怀孕”。所以说,对于爱好音乐的人而言,“审美感受能力”,特别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艺术“审美感受力”呢?有很多学生和网友问我。我的建议是:因人而异地去选择认为最好听的,或是喜欢的音乐作品。那么,有一种音乐形式叫“纯音乐”。该音乐,无论是音乐的形式,还是音乐的内涵,都具有很强的审美趣味和养生功能。其音乐特征,简言之:雅俗共赏。

我一直认为:“纯音乐”,是最适合普通大众,或是非音乐专业的人群,培养自己的“审美感受力”的音乐形式。因为“纯音乐”,具有纾解和抚慰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内心的某些浮躁和焦虑,空虚和颓废等负面情绪,或是负面心理的作用和价值。当然,除了具有“雅俗共赏”特征的“纯音乐”之外,无论是具有民族性特征的音乐作品,或是具有西方性特征的音乐作品;无论是现代音乐作品,还是古典音乐作品,同样具有很强的审美趣味和养生功能。

另外,增强“审美感受力”,除了音乐之外,还要增强姊妹艺术的欣赏和鉴赏的活动活动。比如:文学、绘画、诗歌、摄影、书法等艺术形式。来融洽你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力”。也就是说,你的脑袋,要尽可能地多装一些“艺术元素”,并充分地汲取它们的养分和养料,拿来反哺于你的“审美感受力。不然,你就有可能永远地只是停留在“听”的初级阶段和水平,而不能够真正地让音乐在你的耳朵里“怀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