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虎成的头像

姜虎成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806/11
分享

论文艺创作过程中的“痛苦状”

文学博士A,发来近几年的所谓“中国富翁作家排行搒”图片让我看。于是,我发到群里:“看看去年的富翁作家排行榜,再对照一下,看看我群有没有作家能进入××年的富翁作家排行榜?”作家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也要柴米油盐,也会唯利是图。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更是一项孤寂的劳动。如果只是为了装装门面,大可不必去苦思冥想,严肃深刻。

创作的过程,是你思想升华的过程,也是你思想蜕变的过程。还有一个过程,被人们省略了,或者怱略不计,那就是:创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说创作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的人,那是因为经过了创作痛苦的过程后,才产生的快乐。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你的情绪处在幼雉的快乐中,那么,你的文字一定是轻飘的。没有厚重感的情绪支配,你的作品,即便是暂时红极一时,也不会走多远。

我不是有意提倡用“痛苦”,去左右创作。而是我从大量作家和艺术家和大量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中抽样看到的目前中国作家和艺术家创作的心态和势态,得出的这个判断。当代文艺创作中,几乎无一例外地短缺这一创作过程的要素。 什么是“痛苦”?各方解释不一。痛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表现,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偶尔的时间,也会好端端的变的烦躁、伤心。

工作压力、生活负担、思考过多等都能导致出痛苦。痛苦是快乐的根源,精神的财富,痛苦包孕着快乐,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能承受痛苦,越发了解人生。上述的“痛苦”,是人类一般和普遍的“常人状”的“痛苦”,这一种自然的“痛苦”过程。另一个是我称之为“概念状”的“痛苦”,这是人们在潜意识中的一种常态下的逻辑的“痛苦”过程,也是伦理学(道德哲学)界定的“痛苦”过程。

其基本解释:指人心理感到难过或不愉快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如:他心中就像与情人永别那样痛苦;使精神或身体感到非常难受的事情,如:解除令人痛苦的婚约;指身体疼痛苦楚;希望的破灭而出现的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创作过程的“痛苦”,却是有如“佛教状”的“痛苦”。这种“痛苦”,包含了大慈大悲的人文情怀。

比如:你写到一个悲剧性的人物,由悲剧角色,转到喜剧角色;再由喜剧角色,转到悲剧角色。这种大起大落,又大落大起的过程,其中就渗透了你的写作过程的“痛苦状”。因为创作中的“痛苦”过程,有的是你经历和阅历过的,而大多数是你未曾经历和阅历过的。你未曾经历和阅历过的“痛苦”过程,才是你创作中的“痛苦”过程。 

文艺创作过程中的“痛苦”现象,自有“艺术活动”以来,就已经存在。对于那些富于历史感,责任感,道德感的文艺家而言,没有“痛苦”在创作过程中的“磨难”,简直难以想象。那些在文学艺术史上最棒,最给力的艺术家,几乎都是“痛苦”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因为“痛苦”,艺术家的生命和作品得到延伸。比如中外早期作家鲁迅、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希金、拜伦、贝多芬、罗丹、马尔克斯、马雅可夫斯基,甚至大思想家马克思等等,他们都是靠自己的敏悟力和想象力完成的。

他们在其作品中大量铺陈和渲染“痛苦”的过程,其目的不是为了传达“痛苦”,而去传达“痛苦”。而是为了通过“痛苦”,传达一种深刻的慈悲情怀,并让人们从中吸取教训后,而珍惜生活,珍惜现在。每一个时代的人,有每一个时代的“痛苦状”。有钱的人在“痛苦”,无钱的人也在“痛苦”。你如果能写出有钱的人的“痛苦”过程,那么,你的创作是有意义的。因为你发掘了一个新的“痛苦”特征,没有重复因苦难和贫穷造成的“痛苦”特征。 

笔,当随时代。我提倡用当代人的视角,去完成你创作过程中的“痛苦状”。这种“痛苦状”,必须是以你个体的人生体验作为先导,再融合当代人普遍的“痛苦状”。那么,你的作品就不是重复上朝上代的已经滚瓜烂熟的“痛苦状”。当代“痛苦状”,有当代的特点和特征。诸如:难以言传,或者难以名状,或者难以忍受的生存的困惑和种种的磨难等等。

还有在各种机制中潜藏的各种“病毒”和“细菌”,还有人类个体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内心潜藏的各种“病毒”和“细菌”。这些都是在你创作过程中,要“斗争”的过程和现状,要“痛苦”的过程和现状,要“批判”的过程和现状,要“改造”的过程和现状。文艺家手中没有刀枪,你的笔就是刀枪。文艺家手中没有部队,你的字句就是部队,全在乎你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力和体验力,以及你的敏悟力和想象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