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蓝蓝的头像

海蓝蓝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211/20
分享

香山秋叶红

“数点青峰来眼底,满山红叶入衣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诗句都是讴歌秋天红叶之美。其实哪里都能看到红叶,但香山红叶独具魅力,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红叶节”。为什么任何一处秋叶都无法与之相比呢?那是因为香山的历史,成就了红叶之盛名。

东门左行,据说是看红叶最佳的“森玉笏”。途中随处可见红如霞,黄似金的树叶,长在高大的枝杈上。这些树木都曾见证着香山的风风雨雨。每一圈年轮都记录着香山名扬天下的过程。

我们最先到达的是香山寺。这座因山而名的香山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悉唐代的时候就建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二寺合一,金章宗赐名“大永安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称“永安禅寺”。清乾隆年间,在原址上扩建形成了前街、中寺、后苑,寺院几部分格局独特,御赐“大永安禅寺”,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香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严整壮观,曾为西山诸寺之冠。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烧;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焚毁,仅存知乐濠、听法松、娑罗树御制碑、石屏等遗物。

拾阶而上,穿过高大的牌坊,上有“永安”字样,就可以看到遗留下来的那片空地。这就是寺的遗迹,正殿前的石屏仍挺立着,像是对来往世人,诉说着亲见的史实。石屏下,中间是《金刚经》,左为《心经》,右为《观音经》,背面有燃灯、观音、 普贤像。石屏上的文字大部分已被磨光,未见《金刚经》和《心经》。我们能看清楚的文字,大概就是《观音经》了。背面的佛菩萨像倒很清晰。山门内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石碑,内容为乾隆所书《娑罗树歌》。

踏着历史痕迹,穿越时空,走在晨雾弥散,蜿蜒曲折的路上,品读着香山这部无字大书,一边用历史的尖刀刺痛灵魂深处的自尊;一边陶醉于山色秋韵之美中。这是香山给我的深刻体会,也是任何一处红叶无法给予的心神感悟。

一路按图索骥来到森玉笏。为了调整赏秋心绪,不再在遗址处过多停留,但习惯与历史握手的我,只要发现些许痕迹,仍禁不住有些难过。内心深处,总萦绕着一种情结,不想让自己忘掉民族曾经的苦难。

从阆风亭向西直上,我看到了悬崖峭壁上刻着的三个大字:“森玉笏”。据说乾隆皇帝看它像朝臣手中的笏版,故赐此名。在它周边,还有许多颂扬的题字和诗句。由于地势险峻,山石峥嵘,再加上苍松翠柏,蓊郁蔽天,到这里观赏的人略少一些。

从石门过去就到了朝阳洞。这个洞也和乾隆皇帝有关。“朝阳洞”三个字和石壁上的御制诗8首,都是乾隆帝的字迹,其诗中有“朝阳古洞香山奥,蹊径几盘方得到。深谷无景壁含风,芳杜烟萝相窈窕 ”。我联想着诗的意境,再观察一下洞的位置,恍然明白了洞名的来历。

游香山恰逢云雾朦胧,赏秋叶便不占据我心,而品香山文化底蕴,却成了心中重要的执念。我觉得,登香山如果不读这本历史巨著,真的会令人乏味。在我眼里,厚重的人文古迹就是一本活剧,否侧,国父孙中山就不会与香山有缘;开国领袖毛泽东也不会留下与双清别墅的佳话。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就与香山没有了任何关联。

我在一次次时空穿梭中,从古遗址走到近代与现代。凡与香山有关的人文轶事,我都进行梳理,提高对香山的认知。在不断品味岁月的变迁中,观察着周围环境,欣赏香山金秋的美景,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

如果不登临香山,我可能难以相信,香山的红叶竟然不是惯常认为的枫树叶。在这里,我仅看到为数不多的几棵枫树,而叶子还不是很大很红,可能是新移栽的树苗,金黄色的掌型叶,略有些小,竟没引起多少游客的关注,倒是高大的银杏树下,围观着众多游客,密集于枝枝叉叉上的金灿灿的扇形叶,将树冠装扮的格外耀眼。

一路走来,我读着前人留下的文字,也不忘寻找被浓雾笼罩着的秋叶。在一位热心游客的提示下,我来到了一处较为隐蔽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真正黄栌树的世界。

黄栌树是我国红叶观赏的重要树种,灌木,高3—5米,叶倒卵形或卵圆形。一到深秋,经霜变红,色泽明艳;别致的果形,同样引人注目。

远望黄栌叶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林间,难怪有“烟树”之誉。孤植,或丛植于草坪一隅、山石之侧,常绿树丛前,或单株混植于其他树丛间,常绿树群边缘,无论在哪儿,它们都能凸显其个性之美。

从资料中获悉,从仲春至金秋,黄栌树的每个枝头新生叶片都是紫色透红,下部叶片逐渐变成紫绿色,叶缘浅黄。霜降时节,叶片全部变为紫红色,魅力无穷。即使到了冬季,叶落之后,它的枝干依然保持着紫里透红的色彩,仍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香山秋叶五彩斑斓,特别是有绿色衬托,黄色陪伴,紫色渲染,还有枯败的褐色烘托,红色才显得异常炫目,激情四射。我们不能只欣喜似火燃烧的红叶,更不能忽略作为背景陪衬,尽显平和沉稳的绿色,不遗落那一抹高贵的皇家之色,也要对褐色的枯枝,心存敬意。香山,正是有了多姿多彩的对比,互为呼应,方显出红叶的风采。这背后隐藏着多少园林人的心血和汗水!

香山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因最高峰的钟乳石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二是自古香山遍开杏花,香遍四野,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

2001年7月,我与家人从林中攀援而上,登临香山最高峰,在写有“鬼见愁”卧石前合影留念。下山之时,双膝发软,幸亏儿子在前充当支撑,得以顺利下山。此次香山之行,爱人陪同,同学相伴,同事随行,一路文史交流,观景合影,其乐融融,加之行程顺畅,轻轻松松,一点儿也不觉得疲劳。

登上峰顶,游人如织。我左顾右盼,急切地寻找那块标有海拔575米的“鬼见愁”,可连个影子也没发现,却看到刻有“香炉峰”立石周围簇拥着许多游人。我不知巨石是不是从躺着变成了站着,也拽着同学,拉上同事,推他们抢拍。此时拍照的姿态与画面的美感都不重要了,只为留下“到此一游”的依据。

我心里纠结那块“鬼见愁”的去处。仔细想想,过去山路弯弯,登峰艰难,自然苦不堪言,最高峰被称作“鬼见愁”有情可原;现在吃穿不愁,休闲登山,仅为娱乐,且山路平缓,心怀虔诚,用其原名取而代之“香炉峰”更为贴切。我查阅资料也不知更名出处,只在介绍香山最高峰时,写着香炉峰俗称“鬼见愁”。

下山的台阶有些陡,很长一段路途遇到上山的人多,有些狭窄拥挤,好在游客都很规矩,小心翼翼,上山下山各行其道,互不相扰,毕竟谁也不希望发生意外。

等到“西山晴雪”碑前,我们急切地拍了几张照片。有了这块石碑,就可以证明此处为“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是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属太行余脉,素有“神京右臂”之称。“西山晴雪”泛指西山雪景。早在金代就有西山积雪之说,而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于山腰。

可以想像:大雪初霁,凝华积素,千岩万壑,宛然图画。乾隆到静宜园观赏之后,写下了《西山晴雪》诗:“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晶光迎晓日,干林琼屑映朝晴。寒凝涧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祗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椀伴高清。”

也许乾隆皇帝自认为写得很美,或想对“燕京八景”再称颂一番。1751年,也就是乾隆十六年,他又依《西山晴雪》叠旧韵赋诗,并命人将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这充分说明,香山之美不仅仅是秋赏红叶,还有冬天的雪后初晴:阳光明媚,群山被积雪覆盖,那是一种怎样的神秘风景啊!

玉华山庄是香山第三处最具欣赏秋叶之美的地方,自然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赏。我看看时间所剩无几,只好放弃对这里的古建筑做深入了解,仅用手机拍下了一张“玉华岫”的纪念照,继续向山下走去。

上山的人源源不断,我窃喜错开了高峰。此刻,自上而下眺望,满山遍野的黄栌叶仿佛一团团火焰,在荷尽菊残的深秋,越发妖娆。林间,清幽的氛围弥漫着红叶的芳菲,游人穿行其间,欢愉之心情不自禁,就连小松鼠也是一番欢畅之状,瞧它跳跃跑动的样子,多像一个顽皮的小孩。

在接近东门的岔道,我们顺拐到知松园,在正面写有大字的巨石下拍照。于我而言,拍照,是记录所到之处最好的证明;文字,才是我旅途留下的深刻记忆。当然,旅行过程有知足,也有不足,没去拜谒“碧云寺”和“双清别墅”等名胜,无疑有些遗憾,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期盼?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