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许建锋的头像

许建锋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8/25
分享

贵庄往事

贵庄往事

今天要说的故事,发生在陕西渭北塬上的一个叫贵庄的地方,这是70年代的名字,时光推移近五十年了,如今这个村庄已经不复存在,唯独当年修建的那个戏台子还留下一点断壁残垣,正是这点土墙,却讲述了一个尘封尘土的故事,这里曾经繁华过,这里曾经人声沸腾,这里也曾经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迁徙的缩影。在偶然闲聊中,有长者言这里曾是贵庄,好奇催使闲人探究贵庄往事。

在关中西部的夏天,各个村庄只要小麦收割完毕,就会酝酿着唱戏赶庙会,通俗地讲就是以唱戏为载体的物资交流、亲情融洽的一个市场活动,然而主题却是给各种大小神仙演戏,祈祷神仙眷顾能给方圆百里群众一个风调雨顺的好收成。不论是传说还是活跃经济,这个赶庙会讲究多,有给土地庙唱戏的、也有给王母娘娘唱的、也有给关公唱的,但是今天我要说的这个贵庄,却是为村子新修戏台子唱戏。这个村子距离城镇较远,交通也是相当闭塞。据说,这次唱戏不仅为迎新土地公,也是为了庆祝新修戏台子竣工。

农村唱戏那也是有讲究的,不论在哪唱戏,第一场目的都是敬神、驱鬼、辟邪,所以《香山寺还愿》这折戏就首选,因为百姓最大愿望就是祈祷平安。这第一场戏事关重大,俗称第一场戏叫打台。故事就发生在挂灯之夜,话说饰演国母的吴女士,在后台画脸(化妆)时候,心神不静,总感觉戏台凉风嗖嗖。按理说这个季节夜北风吹来,是有点凉,但是这个凉却让她觉得似乎有什么事发生。一挂鞭炮之后,唢呐鼓乐起来了,听着外边一浪又一浪的叫喊声,吴女士迎着鼓点走上了前台,领班在吴女士上台之前还专门叮嘱,这是打台戏,千万要赢个好彩头。

跟着音乐鼓点,戏衣长袖遮住脸转身背向台下,正欲吼出第一句,却出不了声,同台扮演唐王的刘师兄很焦急地给她示意,让她开唱。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唱不出声,一着急赶紧做动作,这可不得了,挥舞衣袖转身看台下的一瞬间,在偌大舞台下居然只有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坐在板凳上看!她揉眼定睛再看,台下居然空无一人!吴女士一声长尖叫!连喊三声!啊!啊!啊!直接倒在了台上。这可把看戏的人给整懵了。台上台下顿时乱作一团,领班赶紧要求换人补台。戏唱完了,但是村里让人都觉得不吉利,村里管事的就问到底什么情况,第一场出现昏厥戏子,这不好。必须加一天一夜的戏作为补偿。

戏班管事对吴女士砸场演出非常恼火,待人刚从医疗站出来就问到底什么情况。只见吴女士说,哪天在后台花脸就隐约听到有人哭,但是她四处找寻无果,直到站上台,看到刘师兄示意时,她把遮脸的舞衣袖子慢慢落下,转身,一瞬间居然看到一妇女带以孩子坐在板凳上看戏,她一位错觉,揉眼再看,台下居然空无一人。一下子她什么都不知道了。

村里人听闻吴女士讲述后,也是吓的够呛。只有戏台施工队包工头说,看来之前挖地基时候挖出许多白骨,肯定是这母女俩的吧!一时间,她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出现在打台戏会场?这不议论还好,包工头这样一说,加上村里各种传说一时间像是炸了锅,一种阴森恐惧的母女鬼魂索命传言顿时笼罩着整个村庄。再加上村里的几个长者回忆说,三年自然灾害时候这里饿死人很正常,只是这个地方过去就比较“阴”,他们小时候大人就不让他们去哪里玩。鉴于此,村里一些善男信女就会在初一十五拿点香蜡纸钱去烧一烧,嘴里念念有词,好像是超度之类的话语吧!人吓人吓死人,加上有好事者的以讹传讹,这戏台有冤魂不胫而走,村子里人本来就少,加上这事,能搬进城的就进城,能投儿女自然不例外,原本几百人的村庄加上后来经济开放,许多年轻人进城务工,村慢慢成了鬼村,邻村百姓私下直接说那是鬼庄。后来村里人为了方便大家记住,对外就说是贵庄!有时不能不佩服汉字的强大功能,鬼庄从此成了贵庄。

其实每个村庄就像一个王朝家族一样,都要经历兴盛衰败的过程,只是走到消亡到最后的消失,有历史的必然也有更多内在因素。鬼庄到贵庄,到最后无人知晓的荒郊野外,蕴含的道理不言而明。

如今,知道这个故事人已经越来越少,偶然听一位唱戏大姐说起这段故事,我把它记录下来,听说是她唱戏母亲口口相传而来,真实的贵庄或者鬼庄或许根本不存在,甚至在地图上连一个音近的地名都不好找。或许他曾经真实地存在,或许他就是一个传说。看着如今农村高高耸立的一幢幢空房子,我宁愿相信他们曾经都有故事,只是散落在那些残垣断壁的尘土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