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肖劲风的头像

肖劲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18
分享

中南海情侣摄影家

中南海情侣摄影家

一场沸沸扬扬的秋雪飘落在北京城,一派白色的世界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在北京北太平庄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一间普通的宿舍楼住的主人就是革命情侣摄影家,共和国历史真实的记录者徐肖冰、侯波夫妇。

徐肖冰1916年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天一”、“明星”等影片公司工作,曾担任《桃李劫》、《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当时轰动全国的重要影片的摄影工作,是上海左翼戏剧的骨干成员。

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震碎了徐肖冰艺术救国的梦想,旧上海国民党的腐败使他看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37年初冬,天气寒冷刺骨,但他的心是暖乎乎的,在周恩来的介绍下他毅然放弃大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国民党多重封锁、阻挠来到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之后,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技术部长,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师。

侯波1924年出生于山西夏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四岁就参加革命,在薄一波领导的西山救国同盟会做后勤工作。1938年初到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9月调到冯文斌、张琴秋领导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工作。1939年后,先后在延安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这样,一个稚气未退的花季少女走上了职业革命生涯的道路。

一篮小枣的婚礼

悠悠的延河水总是平静流淌着,它把所有的回忆都装进自己的胸怀,任凭岁月的磨砺,它既是传承又是深沉的记忆。

1942年的春天,延河的岸边鲜花烂漫,柳笛声声。徐肖冰、侯波在组织的介绍下相识并相爱。最初,侯波的一些同学劝告她,徐肖冰是来自上海的知识分子,双方差距大,要慎重考虑人生大事。但侯波看到和听到的是,冒着日寇的枪林弹雨,手持相机的战地记者身影,这是陈锡联将军口中赞叹的徐肖冰。一个关于徐肖冰的战地记述使侯波心灵震撼。在“百团大战”的一次战役中,不怕死的徐肖冰又一次冲到前沿最佳拍摄点,敌人的炮火紧密爆炸着。徐肖冰和冲在第一线的战士倒在炮火下,不见了踪影。敌人被打败后,我军在打扫战场时,看到一个新隆起的坟丘在微微颤动,战士一阵紧张地挖掘,这时,怀抱相机的徐肖冰突然蹿起,对着战士们一阵拍摄。原来是他被炸昏过去后,苏醒后以为又回到战场。一颗少女的心怦然间动了。

19岁的侯波嫁给了年长他8岁的徐肖冰。组织上给了他们一间几平米的窑洞作洞房,一张木板床又加了一块木板作婚床,老乡们送来的一篮延安小枣作为招待战友们的婚宴。从此,延河畔、宝塔山下留下他们相爱的足迹。

 走进摄影艺术殿堂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6年6月,侯波被组织上派到东北长春接收满洲樱花电影公司。23岁的她任摄影科长,当时的满影厂是她一个中国人与六个日本技术人员打交道。日本人最初抵触情绪很浓,她就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有时她把组织上照顾她的一点细粮、副食给他们改善伙食。日本技术人员在她的感召下,逐渐主动和她谈人生、谈社会。侯波也逐渐由偷艺走向请教学习的轨道。这个阶段她认真学习了冲洗胶片和摄影技巧,这为她成为中国著名摄影家奠定了雄厚基础。1948年北平解放,侯波调到中电三厂照相科(中央警卫局摄影科前身)工作。她面对的是旧职员的教育改造和破旧的器材。她边学习边改进,使照相科很快有了起色。这时,组织上也把徐肖冰调到中电三厂工作。他们夫妻终于团聚在一起。当时,徐肖冰在一线拍摄,侯波在暗房冲洗胶片。1949年6月的一天,中央警卫局通知他们夫妇到香山双清别墅有重要任务。他们匆忙赶到双清别墅。

毛泽东主席在双清别墅会客厅送走客人,他们的拍摄任务也告结束。主席的秘书叶子龙这时走出来告诉他们毛主席要见见摄影工作者,让侯波、徐肖冰做些准备。不多时主席让他们进去。侯波的心潮澎湃不定,因为这是第一次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且是单独会见。主席拖着浓厚的湖南口音问徐肖冰:“这个小姑娘叫什么名字?怎么没有见过?”徐肖冰回答:“她是我的爱人,在摄影科工作。”主席又问了侯波是什么地方人,在延安的什么学校毕业。侯波逐一做了回答。毛主席又说:“侯波呵,你是吃延安小米长大的,一定要好好为人民服务。”

临走时,毛主席和他们夫妇合影留念。毛主席把侯波拉到中间说:“你代表半边天,今天要站在中间。”这张由摄影家陈正青拍摄的珍贵照片始终珍藏在他们夫妇手中、心上,也使他们兴奋得几宿没能睡着。

徐肖冰、侯波夫妇在中南海警卫局摄影科一干就是十二年,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风云和领袖、将帅们的风采。

1961年夏天中南海人员轮换,徐肖冰调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工作;侯波调到新华社摄影部工作。在这十几年时间,侯波拍摄了《开国大典》、《国庆节》、《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和毛泽东会见各国元首、友好人士、接见全国各界著名人士等几千幅珍贵历史照片。徐肖冰参加摄制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莅平》、《开国大典》、《解放了的中国》、《抗美援朝第一辑》和《人定胜天》等脍炙人口的新闻纪录片。

“文革”中的患难夫妻

正当他们夫妇全心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时,骇人听闻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徐肖冰下放到北京大兴县的文化部干校劳动。侯波没有那么幸运。她先是在新华社机关挨斗、挨打、坐喷气式游斗。之后,被下放到山西省永济县新华社干校改造。临走前,她被允许回家一次。阴霾的天气罩在侯波的心头。她的罪名是“投靠资产阶级司令部,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她不明白,她仅是一名历史真实的记录者,始终牢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怎么成了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分子!徐肖冰在监管人员监督下为她做了分离的午餐。她没有一丝胃口,没吃一口,含泪与丈夫话别。1973年山西永济新华社干校解散,她被送回新华社印刷厂车间继续劳动改造。在车间她做了八年胶片漂水工。在寒冷的冬季,她的双手肿胀的如同十根胡萝卜,但是,她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对得起人民,我对得起党,我的问题一定能够澄清!

1977年的春天是个迟到的春天。党组织对侯波的定论是:侯波同志是忠于党和人民的。她被安派到新华社图书馆工作。当时的图书馆百废待兴,侯波用两年时间把图书馆治理得井井有条。1983年她离休离开了她最后的工作岗位。

徐肖冰的解放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注下才解决的。一次周总理问新影厂的造反派头头,徐肖冰怎么还没有工作。造反派头头说,他当年到延安去的动机不纯。总理说,徐肖冰去延安是我介绍去的。就这样,徐肖冰被解放出来,回新影厂工作。1989年在文化部黄镇部长的力荐下,徐肖冰任职中国摄影家协会任主席。侯波几年后任职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在开创出协会全新局面后,夫妇俩人先后离休离开了心爱的摄影家协会。

 一切为了孩子们

在徐肖冰、侯波老人的家中,一张照片深深的打动着我:一群头挂相机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围绕在二老身旁,它仿佛在告诉着我们什么。

两位老人离休后,始终把教育少年儿童作为希望工程来做。只要有益于少年儿童的事情、活动,他们都积极参加。他们先后担任北京三里屯小学少年摄影学校、浙江绍兴、临安市一些青少年摄影学校的顾问,只要有益青少年的事情,他们就无偿奉献。

1986年,他们先后在北京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针对青少年做了主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徐肖冰、侯波摄影图片展。当时情景空前,轰动一时。

1988年他们应邀在日本东京举办的“日本战犯在中国”的图片展中,在日本的青少年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一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老兵跪倒在他们面前,痛哭谢罪致歉。

已经八十多岁,结婚七十余年的徐肖冰、侯波夫妇,这对相濡以沫的革命伴侣,他们既真实地记录着新中国的历史,也践行着自己的精神理念。

徐肖冰和侯波夫妇同时被权威单位评为“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和被国际影艺联盟评为“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之一杰出摄影师”等多项国际、国内荣誉。

2009年10月27日,新中国著名摄影家徐肖冰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八年后,2017年11月26日,新中国另一位著名的“红墙摄影家”侯波女士因病在京去世,享年也是93岁。一对红色革命摄影家伉俪是新中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用真实的影像见证记录者。十年后,徐肖冰、侯波夫妇在天堂相聚,若天堂有知,一定快乐无忧继续护佑着华夏神州的摄影事业。

初稿于2003年冬月北京十里堡 修改于2024年春月北京大成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