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敬涛的头像

廖敬涛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5/19
分享

寻找张三

 

文/廖敬涛

六一儿童节前夕,社里安排我去市儿童福利院做一期专访。

采访结束后,周院长忽然说求我一件事,帮忙寻找一个叫张三的人。她拿出手机打开相册说:这个人每个月都寄来二百元钱,已经两年多了。帮我寻找这个人,我们要当面感谢他。我把每期的汇款单都拍照了,你看看。

我接过手机查看照片,就第一张汇款单有留言:我家里曾经很穷。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汇款单上地址经常变换,汇款人都是张三。

我回到社里和总编进行了汇报,总编说先把福利院寻人这个事在报纸头题发个短消息,明天你去调查一下汇款单背后的故事,给你派个助手小黄,他这些年一直在跑扶贫方面的新闻,对你会有所帮助。

第二天上午,小黄听我说要采访的事儿后,马上说这个张三我知道,是王家乡小满村的人,上个月作为脱贫典型我采访过他。我一听很高兴,看来今天的采访会很顺利。

车上,小黄滔滔不绝地和我讲起张三的事儿:这个张三,他家不仅是特困户,还是上访专业户。他父亲当年是下乡知青,主动要求不回城,种地不行,好赌,输得倾家荡产,后来又想回城,天天去市里上访。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挨家挨户去乞讨。他爸给乞讨分工,爸早上,妈中午,儿晚上。村民管他爸叫张大,他妈叫张二,他叫张三。

小黄没讲完,小满村就到了。村口遇见的村民高喊一声:张三,有人找。一位膀大腰圆穿着保安制服的汉子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看到小黄上去来了个熊抱。通过攀谈得知,现在的张三家里几亩地得益于市里的好政策,搞起“认养稻田”收入可观而且稳定,家里的房子村里集体征收改造为民宿,每年给他租金,农闲的时候他就在村办旅游公司当保安,媳妇当保洁。

问到是不是他捐款的时候,这个汉子腼腆地说:我没那个觉悟。

从小满村出来,小黄建议我去欢喜村,一个苇塘深处偏僻的小村庄,退海之地,解放前土匪出没,贫困户很多。

驱车一个小时,我们来到欢喜村。从村主任嘴里得知,这个村真的有个叫张三的人,本名张建民,家里排行老三,曾经也是贫困户。村主任一个电话,一辆黑色越野车急促驶来。车上下来一个四十左右的男人,精瘦的脖子上戴着金灿灿的链子很显眼。

听我们说明来意后,男人说捐款的人不是我,我连邮局在哪里都不知道呢。不过,听你们这么一说,捐款的事儿我真的也考虑考虑。我家是外来户,刚来的时候,要地没地,要房没房,全靠我爹给人打零工赚钱养活一家五口人,那几年真的是穷。现在不穷啦,市里推广的螃蟹养殖救了我们一家。不光救了我家,村里和我家一样穷的人都靠养螃蟹富起来了。我现在不光养殖河蟹,还是河蟹经纪人,村里的河蟹有野生的,有稻田养殖的,销往全国各地,都经我手。你们要想吃最好的河蟹和我联系,咱加个微信吧。对不住了记者同志,我得走了,我正忙着给养殖户进蟹苗,拜拜了。

从欢喜村出来,已将近中午,我和小黄决定在路边吃点饭。国道旁边一家农家乐吸引了我们,青砖灰瓦房很有年代感,门梁上牌匾写着“为人民服务”,门垛里挂着串串苞米高粱穗,门口有石磨石臼等民俗的物件,里面也装饰的很有六十年代的风格,吃饭人真不少。

我俩点了两个菜两碗饭,饭菜口味很地道,边吃边商量下一步去哪里查查。

一个老头进门,把拿着大包绿色菜放地下,高声喊:张三,刚采摘的野菜给你送来了。应声出来一个男人,走路一瘸一拐的,是饭店的老板兼厨师。

我和小黄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朝老板走去。

我就叫张三没大名。老板说:小时候我爹死的早,我娘带着我两个姐姐改嫁了,至今杳无音信。我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岁数大,还有病,我腿有残疾,家里没有收入,生活很艰苦,一直靠村里县里救济。多亏党的政策好,真的,我没唱高调,有我这样经历的人,更能由衷地感谢政府感谢党,我村中毕业那年,市里搞对口扶贫,把我安排在市宾馆后厨免费学习厨艺,我学成后一直在市里饭店打工。前年国道修到村里,为了我家彻底脱贫,村里把旧的村委会房子低价租给我,帮我开了这家农家乐,一年毛收入30万吧。

捐款的事儿不是我干的,但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个线索,我认为是大王村那个叫张三捐的,他是扣大棚的,特别喜欢助人为乐,经常去养老院献爱心,还给学校捐款,你们到大王村就能找到他。

按照农家乐老板张三的指点,我们很快来到大王村,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映入眼帘。打听村民找到了张三的大棚。这个张三竟然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一身时尚打扮,一头短发显得很精干。得知我们来意后,她问我,带记者证了吗?我说带了,正要掏出来给她,哪晓得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把我拉进大棚,原来她在网络直播卖草莓。

各位老铁,我家的草莓名声在外,报社的记者小哥哥都慕名而来,来给各位老铁看看报社记者证。来给记者小哥哥尝尝咱家的草莓。说着塞我嘴里一个娇艳欲滴的草莓。记者小哥哥,和我老铁们说说草莓味的是不是非常好?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表达,只好朝着手机屏幕打个点赞的手势。

这个张三,也曾是特困户。父母近亲结婚,两个哥哥都是残疾,就最小的她正常。在市里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扣大棚种草莓。她脑子活,勤学肯干,草莓种的好,卖的更好,前些年大棚搞采摘、草莓节,最近又玩起网络直播线上卖草莓,不仅自己凭借草莓发家致富,也带动了村里人种植草莓共同富裕,使这个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村。

名字不对,捐款人不是我,我叫张珊,不是张三。

回到报社没多久,我又接到市儿童福利院周院长的电话,问我寻找张三的事儿,她说这个月已经陆续收到了六张署名张三的两百元汇款单。

放下电话,我静下心想了想,起身也去了邮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