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攀强的头像

赵攀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9/20
分享

陕南的秋雨

陕南,顾名思义,陕西的南部。它以秦岭为界,北为关中,南为陕南。

在祖国版图中的这块地方,分布着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级市。每到秋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会担惊受怕,原因是秋雨。

陕南多山,美丽的汉江穿境而过,江南为巴山,江北为秦岭,山环水绕,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满目绿野,按理说是一处很美的地方,但美中不足的是,地质条件较差,雨涝灾害频发。

像今年,立秋那天就开始下雨,往后的日子,雨多晴少,断断续续,下个不停,特别是多次出现大到暴雨,致使山洪暴发,山体滑塌,河水泛滥,交通阻隔,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我居住的旬阳市,辖区多处发生灾情。那天我去了城关镇的木厂、龙头、颜坡等村,看到的情景真是惨不忍睹:道路中断,农田冲毁,房屋倒塌,还有沿途多处泥石流和滑坡体。听说棕溪和吕河等镇也是重灾区,我不知道这秋雨为何这般无情?

最近一段时间,听说下雨,人们就会紧张。中秋还没放假,雨又开始下了,于是我们又心神不宁,开始严阵以待了。我记得入秋以来,汉江和旬河就没有消停过,一次又一次地咆哮,截止今天已是第五次淹没了河堤步道。机关单位干部职工的清淤工作,也是一次接着一次,连续作战,疲惫不堪,但毫无怨言。旬阳下游的蜀河古镇,地势较低,水大点就会上街,水上街了就要搬家,前不久刚刚搬过一次,但愿这次秋雨不再搬家。

进入主汛期,陕南的防汛防滑工作成为头等大事,在这非常时期,群众心中焦虑,干部也无暇休息,上下都绷紧了一根弦。我记得过去陕南的汛期是有规律可循的,主汛期一般集中在七、八两个月,进入九月,雨量慢慢减少,十月以后基本没有大雨了。1983年安康发生特大洪灾,时间是7月31日。那年我初中毕业,在家等候中考录取通知书,记忆最为深刻。洪水袭击之前,连续下雨四十多天,时断时续,时大时小,大地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阴沉沉,雾蒙蒙,村里人把这种雨叫霉雨。家里的棉被和衣物,还有周边的空气,因为久不见光,生出一种霉烘烘的味道。有天,雨一直在下,我闲在家中读书,突然听到门前“轰隆”一声,急忙前去看个究竟,原来是竹园的一边塌陷了,形成一个高坎。洪水进城那天,安康城区和吕河集镇全被淹没了,洪水倒灌进来,上到老家院坝坎下,吓得我们老早跑到地势较高的孙家坝,幸好水没有再涨。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陕南的秋雨好像到了更年期,性情多变,不讲规律,不分早晚,说来就来。记得2005年国庆节,10月1日刚放假,老天就下起大雨。我和妻子,还有女儿,利用放假的几天时间,来到安康瀛湖的岳父岳母家游玩。雨一条线地下个不停,湖水迅速上涨,湖面的船只漂到窗户跟前,艄公用绳子把船绑在大树上,随着波浪剧烈震荡。雨下到3日,单位值班人员打来电话,说水涨得很大了,政府要求干部职工返回单位防汛。我想,十月了,陕南的主汛期早已过了,洪水怎么可能淹没县城?不过我还是当晚乘火车先到安康,4日清早再乘火车返回旬阳。走出车站,我惊呆了,眼前一片汪洋,哪里还有县城呢?无奈,我冒雨翻山,踏着泥泞来到单位,投入紧张地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之中。

陕南的秋雨既有暴烈的时候,也有吝啬的时候。眼看秋季作物口渴了,土地龟裂了,这恼人的秋雨就是吝啬地不愿下,让人望眼欲穿,望雨兴叹,造成陕南山区的旱灾,给人们带来无限痛苦。

多少年来,世世代代的陕南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劳作和生活,他们既要保护山水,发展生产,又要与自然作斗争,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旱灾和水灾的沉重打击。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被灾难吓倒,没有向自然屈服,这种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不由得不令人由衷的敬佩!

当然,陕南的秋雨也有温和的时候,它知道秋季作物需要它了,就悄悄来了,淅淅沥沥地下,飘飘柔柔地洒,犹如甘露和乳汁,滋养着大地母亲的儿子茁壮成长。遇到这样的风雨,人们称之为“风调雨顺”,处在这样的秋天,人们称之为“秋高气爽”、“金秋岁月”、“春华秋实”等等。生在陕南长在陕南的人们,是喜欢秋雨的,他们喜欢的是和风细雨,而不是狂风暴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