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春杰的头像

李春杰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7/18
分享

我心中的陶渊明


 

/李春杰

 

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悠然,天下独绝;

那一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道明本性,自然纯真;

那一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心胸宽广、兼容并蓄。

 

说起陶渊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魏晋南北朝八百年里最灿烂的那颗珍贵明珠,照亮无数后人前行的路。中学时代,学习他的《桃花源记》,年轻的心种下一个梦幻的世外桃源,觉得五柳先生真是潇洒,纵然老师讲当时社会黑暗混乱,文中所绘不过是理想的泡沫、精神的寄托,我也不以为然。而今重新温习他的诗文,只觉此潇洒非彼潇洒,他在我心中的影子越来越大。心中有他,并非人们推崇追棒,也非单单学过他的几篇诗文便仰慕,而是因为我是发自内心以他为师、以他为友,跨越千年的时空,他传我以精神的力量。

 

的敬仰者从来不少,李白“一见平生亲”,杜甫“吾生后汝期”,乐天“且效醉昏昏”,欧公“吾爱陶渊明”,苏轼“欲以晚节师范”……他爱各有缘由,不知其真因。我真正喜欢渊明是在大三,记不清那一天读的哪本书,全书讲的什么早已忘记,但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当时读完但并不完全理解它的深意,只觉思想突然停顿,僵在桌前发呆,而后欣喜万分,手舞足蹈。我资质愚钝,自念书起,没有那一句话我能过目不忘,唯独它。一遍便记住,一记一辈子,它对我的启示之巨大前所未有,就这一句,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什么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甚至可以说,听君一句话,胜读万本书,从此,我便彻底上了陶渊明,好长时间天天赶赴图书馆只为拜读他的诗文赋,沉浸在他的书写感动思索。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性格恬淡但勤勉务实,但不知大多受渊明影响。如今公众号,东晋文学中再遇到他,真是倍感亲切!我每日必省的勉励语中有“宁神度物,应尽便尽”也是由此诗化来师在千古,铭记恩情,我勉励自己要学习陶师宁静自我、度量事物、躬耕勤勉、应尽便尽的人生智慧。

 

我心中的他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是世间难得的伟大诗人,因为他本身是一方精神家园,给世人筑起了灵魂的巢,散发着不朽的芳香。

 

在温习《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时,我简谈过自己的感受:

我们一生忙忙碌碌,好比荒原种豆,除不尽的杂草,开不阔的路,可很多时候偏偏事与愿违,可哪有如何?逃避吗?退让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晨兴理荒,带月荷锄,苦乐自然,应尽便尽。

 

何为初心?我想,“愿”便是初心。何为归心?“愿”便是归心。一个人的初心便是归心,它不在起点,不在终点,归心似箭,路在中间,就好像他的初心不在种豆,不在得豆,而在“田园”。

 

朱光潜在《论诗》谈到渊明的时也指出,他“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依我看来,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无忧无虑呢,我们可以把烦恼枯燥消解,观察、发现、感受、思考、体悟,在平凡中升华,在大地上诗意栖居。陶师启迪我诗不在远方,回到自身;诗不是文字,字义太浅;诗是一种生活,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一种实用。

 

我心中的他清高耿介、胸有志气,是世间鲜有的刚劲猛人,因为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田园悠情,还有金刚般的坚定意志。

 

为官多年,再不济也是官粮无忧,他却授印去职,拂衣而去,“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名动千古,更有《归去来兮辞》慷慨示意。从此再不出仕,纵有机会也果断拒绝,这种勇气,几人能有?

 

他并非没有志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他并非没有幽愤,“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他并非没有无奈,“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难就难在,在一种可选可不选的境况下,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所有,回归自身向往已久的田园。还好有浊酒,渊明若无酒,桃源必没有。酌酒一二壶,抛情任凭流。意不在酒,美在醉中,飘飘抒怀,羡慕其德。他在回顾自身历程,也说“志意多所耻”,谁没有内心羞耻之时呢,难得的是“拂衣归田里”,这是一种怎样的决绝!

 

每个人的心田都不一样,此田非彼田,但愿都能追随志向,各得其所,向愿而行,可世间有几个渊明?精卫虽小,永填沧海,刑天断首,怒挥干戚,夸父逐日,不死不休,这些个个散发着生命热血的故事,激励着我奋发不休。猛志固常在,君子生不息!一个人,不管境地如何,顺或逆,都必须自我生发、行健自强!

 

我心中的他坦然乐观,明彻通达,是世间少有的智慧达人,因为他身在困境而不消极,面对死亡却坦坦荡荡。

 

朋友评陶诗说了一句话,我很认同:“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本然”二字形容他颇为恰当。我大学时的教材是北大教授袁行霈先生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书写道:“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他说,自然并非我们所说的自然界,而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我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从辞彭泽令起决心归隐后便越加自然。这不禁让我想起高中的一段趣事:已下自习,教室寥寥几人,两位同学还在辩论“陶渊明是不是真隐士”的情景。当当认为陶是真隐士,不然不会“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真龙反驳,那他归隐后为何要写诗文,不给人看写那个做什么,写下为什么不烧掉?所以陶仍是求名的一个人。为一个问题争的面红耳赤,俩人互不服气。我在旁倾听,觉得两人学习好思考,很是佩服,至少那会儿我没有思考到这种深度。我想,他们应该早已忘了这次晚上的争论,如果能再回学生时代,我也会参与其中,道出“自然”二字,我们一起感受。为官不自然,所以归隐,田园自然,所以写,写起来高兴,不想烧,所以不烧,想烧了,也烧点到此处,不由地想推荐《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我觉此篇自然纯真程度不亚于《饮酒》(采菊东篱下)

 

很多书选编陶渊明诗文,表现他生活困顿的篇目很少,我在重温他的作品时,也基本没选表现他贫苦的诗文,为何?有私心倒底是不想让人们看到他如此落魄而不错过他毕竟物欲横流的当今现实重物质轻精神,人们追着车子票子,让他感受渊明的悠然自得,他很羡慕,可一看这是一穷困潦倒之人,便逃之夭夭。好在懂得的人自会知道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多么可贵!“无论世人如何评价,他总能把忧愁与欢乐平衡,恬淡中活出自己,安静中找到自我”,这是我在写《贫穷或富有》后的感受。近两个月,没有收入,身无分文,口袋窘迫,每天靠什么在快乐地学习创作,靠什么在乐观地消解苦楚,到底是有陶师!

 

这两天学习他生平两首《拟挽歌辞》和《自祭文》,有人说谈死有些消极,是肤浅之见!不懂死之必然怎懂生如夏花?不懂渊明之人,若一知半解者往往“消极”与“通透”相混淆,在他们眼里,不当官不求财不表现就是消极,这些人可真懂得“人生消极”与“人生积极”之别?大多学者认同,这两篇是他临终前所作,我也比较认同,最起码是晚年之作。我在他”呜呼哀哉“的沉重悲痛里看到平淡自然与旷达平静,“人生实难,死如之何?”他是真正的悲中取欢,只有那庄子的“鼓盆而歌”可与其共鸣;“死去何所道,托体与山阿”,他坦然直面,眀彻通达,我真愿他与山同体,亘古矗立!

 

你站在东篱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诗里看你

酒菊装饰了你的草庐

你装饰了世人的梦

 

,他有入世的精神但不拘束,他有太上的思想并不玄谈,他有出世的智慧却脚踏实地,他是耕读之人于贫苦处悠然自得,他是自然之人于纷乱中勤苦劳作,喜怒哀乐中书写者、调和着、生活着……千年难得这一人,万年文史有笔痕,最终,他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生命光辉照耀人。

学不完的陶师,对他,我只越来越钦佩!愿有所得或无所得,他在我心中都是最好的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