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陕西于国良的头像

陕西于国良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8/12
分享

读书记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在电脑前,一呆小半天,写了删,删了写,翻来覆去,没有一篇成型像样的文字,干脆就不写了。

诸事缠身,心又浮躁。村子里并不燥热,心却静不下来。

千头万绪,总该有个梳理的地方吧。但我却喝不了酒,喝酒本来是一件很雅兴的事,但多年前喝伤了,至今和酒无缘了。烟也不会吸,看别人兴致颇高品评十多元一支的香烟,也只是闻一闻,提不上兴趣。心里依旧烦,那就读书吧。

真是太好了,在这个鸡鸣听三县的地方,能有书读,况且还是我喜欢的书。村里的农家书屋,光顾的人特别少,好多书还没有开封。对于我来说,真是求之若渴,那些书好像是老朋友在此静候多时了,专等着来为我解忧的。好书真是目不暇接,挑的眼都花了。心里想,在村里还要呆好些日子,都是我的菜,急啥,慢慢品尝吧。

竟然找到了陈忠实老师的《白墙无字》,陈彦老师的《西京故事》,莫伸老师的《一号文件》。整个通宵,夜深人静,无人打搅,听的见翻书声和自己的心跳,一晚上就可以读完一本。陈忠实老师晚年的散文,厚重深沉,富有哲理。尤其是访谈文章,坦露心声,最能启迪。我看过舞台剧《西京故事》,热泪盈眶,重读小说,心灵再次震撼,小人物的大世界,坎坷命运不屈不折,令人扼腕。莫伸老师深入底层,忧国忧民,敬佩他能直面史实,为百姓代言。

又找到《中国短篇小说》当代卷,这是编者誉为20世纪不可不读的小说,算是重读经典。几天来,如饥似渴,读了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贾平凹老师的《火纸》《双岔树》《制造声音》,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阿城的《棋王》。中学读书时,喜欢《收获》《十月》《当代》等杂志,这些名篇大概都读过,岁月洗涤,已没了印记。如今重读,感觉又重回八九十年代,重温改革之初,寻根、伤痕文学的记忆。

书屋里竟然发现了好多本十多年前的《延河》杂志,爱不释手。在回家的旅途,挑了2004年的第2期和2006年的第5期。因为这两期上分别刊有方英文老师的两篇头条小说《官穴》和《都市舒服》。方式幽默,回味无穷。《官穴》以荒诞的手法再现官场现形,鞭打了贪腐丑恶。《都市舒服》放眼都市底层,叙写临时记者郭顺富和洗脚妹葱儿的爱情故事,莞尔之余又顿觉酸楚。

又发现中国二十世纪名家散文经典,周作人、冰心、丰子恺、梁实秋、徐志摩的散文集。民国乱世,民不聊生,文人落魄,却能滋养出这么多忧国忧民的文坛大家,感叹不已。这些书又能让我享受好些时日了,真是幸事。

几日来,沉寂读书中,好像忘记了人间烟火,没有了浮躁。这个村子是个好读书的地方,心里想,就这样无忧无虑快乐地读下去,也算是人生一件幸福的事啊。

但世界上真正的世外桃源怕是没有的。读书偷得半日闲,还得回归到现实中来,老父亲得去看望,儿子要学驾照,女儿要补课,村子里的事要去做,单位的工作要加班加点,还有自己的小梦想仍然没有泯灭。心头千丝万缕,难以捋出头绪,感觉有好多双手,却心乱如麻,不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一个喜欢弄文字的人,写不出来那是很痛苦的。沉寂多年的往事,在脑子里翻江倒海,却变不成文字,面对电脑,一片空白。唯有读书能缓解忧愁,静下心来,咀嚼消化,重新开始。

已经立秋了,我用读书的办法和火老虎抗衡,努力让自己不再浮躁。写不出想要的文字,那就记下这些读书的快乐日子吧。

2019年8月11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