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伊蘭的头像

伊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12
分享

一面

人生中总有因缘际会在未知旅途中出现,让你平静许久的内心泛起微澜。那些特别的风景赋予生命中津津乐道的意趣,道出时,每一个细胞都散发出无限荣光。

与梁晓声老师的一面之交正是如此,那些温暖驱散了秋冬交替时的寒流。一周之前,得知梁老师将来我大唐时,毫不犹豫报了名,真怕错过一个稀有的席位。对于一直在阅读和写作中蹒跚徐行的我而言,一想到能与赐予我暗夜和迷途中灯盏的文学名家相遇,欣喜、激动和期待全上心头。

赴梁老师的大唐之约,我推掉了单位的安排。一路上,我们谈论着梁老师的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当脚步和目光落在新华书城时,激动再次盈满于胸。那一刻,我们坐拥书城,目光在一本本泛着墨香的书中逡巡,又总是回到书城的中心地带——梁老师将坐在那里与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仰慕者谈文学谈他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在人间》。

梁老师在人们的掌声中缓缓来到书城中央。许多人站起身表达对梁老师的欢迎和敬意。坐席之外书架空间局促,一席之地,站着许多前来一睹梁老师风采的读书人。梁老师留着干练的平头,头发与灰色上衣色调和谐。两鬃和印堂亮光闪闪,全没有古稀之年的颓唐。眉宇和目光中透着英武之气,容易让人遐想他曾经有过的戎马岁月。梁老师有些年头的军区兵团生涯,浸染了他的岁月和血脉,那些骨气里的阳刚使他坐立有姿,即便签名时也是凛然端坐。

我突然想到梁老师平时的写作状态,也当如此。长久写作,必定让身体葆有精气神。它们是梁老师一部又一部作品问世的原动力。梁老师一直坚持手写,现在用铅笔在纸上写,他的颈椎使他手抖,用铅笔在纸上写作比较光滑省劲。梁老师也接受用电脑写作,只是用电脑打字驾轻就熟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在浪费生命。他说,几个月,手写完成了许多作品。我喜欢“手稿”这两个字,也一直手写初稿,尽管上面有多个不成熟的开头,有无数次删减修改,我常常把那个笔记本抱在胸前,让它感觉到我的心跳。梁老师的手稿是他文坛长青的记录,梁老师以手写心,传达出人生每个阶段至真至深记忆。它们是一条珠串,是个体,也是整体。梁老师的人生长河全在于此,在不断汇聚流淌,达到永恒。

梁老师是知青文学代表作家,知青文学使他一举成名。知青,于我们是那么遥远甚至一无所知。一九八八年,我考上师范,正逢《雪城》连续剧放映,剧中那些年轻人和我年龄相仿。通过这部影片,才知道有一群人被命名为“知青”。他们离开城市和亲人,去偏远和荒蛮之地,开始另一种人生。这样的人生在时代浪潮中别无选择,而且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人生。影片带给我的感觉新奇而又震撼。

在会场,梁老师谈到他创作知青作品的初衷。他返城后看到城市对知青的排斥和躲避,以为他们还是当年的红卫兵,他看到了一些父母对知青子女异样的目光。写作的责任感压在他肩头,他要写出自己亲历的知青故事,被泪水洗过的青春,城市要以慈母的襟怀拥抱他们。梁老师从最熟悉的题材入手,怀着真诚,让更多人了解知青——这个在特殊时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群,以及他们的人性和情怀。梁老师谈到一个作家写作要真诚和全面。笔下的人物,皆为凡人,有人性的善美,也有人性的恶之花。从知青文学到写普通人物,梁老师承载着一个作家的担当和呼唤,让阅读者与作品中人物达成共识或形成反差,实现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和社会效应。

我手上托着梁老师茅盾文学奖作品《在人间》,厚厚三大本,沉甸甸,拥有这套书的心愿在书城实现。无须开卷也知这部作品的含金量。七十岁的梁老师,他的视野和襟怀更广阔,为人更谦卑和慈悲,文学创作上愈臻完美。以良知和大爱为笔,把小人物放在家庭和社会以及时代变迁中,写成一部史诗,创下写作的新高。铁凝女士给《在人间》的授奖辞中有几个关键词:“中国人形象群体”“史诗品质”“现实主义传统”“理想主义价值”“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在现场,梁老师也谈到了他创作中那些让他动情的感人故事,说到那些普通人从业的艰辛远胜于作家,生为普通人不是一件悲催的事。他觉得这部作品使自己爱国情怀更为深沉。

梁老师以作品为例谈到了自己创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写作为一己,通过写作显出与众不同,而这正是他写作的动力。第二阶段,写作有了责任感,《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在人间》都是典型的作品。第三阶段,写作有了某种隐喻,代表作品是《浮城》。

第一个阶段,我认为是每一个学习写作者必经的过程。而我,写作初衷并不是显示自己,只是一己爱好,通过文学传达心声,把口头无法表达的情感幻化成文字,自己常常陶醉在那样的文字中。后来在不断的阅读中,再回看几年前写的那些小资情绪,对自己嗤之以鼻了,觉得那些文字出自我的笔下是莫大的羞辱。转而又安慰自己,只有经历这个阶段,跳脱出,才会有所提升。目前写作,正渐渐走出“小我”,虽然做不到像梁老师那样的大作家用文字去担当社会大任,动笔时总要想清楚,为什么写,且时时刻提醒自己,少些无病呻吟。

梁老师谈到自己年少的阅读,他几乎看遍了哈尔滨书店的所有名著,名著给了他文化和文学的滋养,给写作铺就了厚重的基石。我读过一些名家的阅读史,没有阅读经验的作家,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从梁老师身上,愈加坚定不懈读书的志向,听从梁老师之言,阅读时要注重广度和深度。有读者提问,没有时间阅读怎么办。梁老师极富耐心地说,你一个月读一本书,或三个月读一本书,只要你读了就是受益。

谈到签售,梁老师说不刻意。他的作品十年卖完一千套,一年有一百个读者真正受益,就足够了。

站在台前,看着正在签名的梁晓声老师,他戴着颈托,写下的名字洒脱随意,可实际上,完成那三个字的过程中,他的笔是顿了几次的,颈椎病使然,而写作是他常态生活,乐在其中。七十岁,该安享晚年的岁月,而梁老师的笔始终不肯“告老”,身体和心灵总在路上,在前进中不断超越自己,作品是他的奖章。敬意再次涌上心头。

                                   写于2020年11月9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