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翟传海的头像

翟传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15
分享

终于看到了沈阳故宫

“终于看到沈阳故宫了!”

庚子年9月6日(农历7月19),乘东北旅游专列自敦化赶到了沈阳。午餐后游罢张氏帅府后,步行几分钟就看到了向往已久的沈阳故宫。

当地导游带领我们,首先步入的是故宫大清门。大清门 是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正门,俗称午门。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导游说是象征绿色草原)。大清门是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其为大清门。

跨过大清门到了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整座大殿全是实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有石雕栏杆;殿顶铺黄琉璃瓦,同样镶绿剪边;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古代标准量器);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等;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有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之地。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的。

崇政殿北首的凤凰楼,是后宫的门户。系三滴水歇山式楼阁,更是典型的台上启楼。它是整个皇宫的制高点,上层梁架饰红地金龙彩画。中层室内开花为梵文,凤凰及篆书“万寿无疆”图案。凤凰楼是当时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举行宴会的地方,也是帝后读书或小憩处。下层为内宫门,是出入宫区的通道。

后院正对凤凰楼的是清宁宫。清宁宫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室门开于东次间(不在五间正中),东梢间为帝后寝宫。

“后宫”两厢有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四宫的建筑样式几乎完全相同,都是五间硬山琉璃瓦顶、前后出廊式。庄妃(历史上有名的孝庄文皇后,顺治帝的生母,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性)按当时地位住在次西宫,即永福宫。

通观整个“大清宫”,虽然大院高阁、红墙金顶,但与北京恢弘的故宫相比,“柴”得有点像普通商户的四合院,甚至各宫还是“连屋灶”(各宫室内都有炕灶)。不过,这可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距今近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了。

观罢正在遗憾哩,导游却把我等从“大清宫”后门(过御花园),带到了另一处——大政殿与十王亭。大政殿与十王亭位于“大清宫”的东侧,是努尔哈赤于1625年创建的。也就是说它是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城,最先修建的办公场所(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是沈阳故宫之开端。它初称大衙门或大殿,天聪十年(1636) 命名为“笃恭殿”, 康熙时改称“大政殿”。

大政殿是建于四尺多高须弥座上的八角亭,殿顶八角重檐攒尖式,满铺黄琉璃瓦,以绿琉璃瓦剪边。屋顶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殿前两根大柱上雕刻着的两条蟠龙,气势磅礴。远远地看了,“大政殿”就如一顶清朝皇帝的大帽子。“大帽子”前方东西两侧,有十座形制、大小完全相同的亭子,是为“十王亭”。离殿最近、略微向前突出的两亭,为左右翼王亭。其余八亭呈雁翅状排列,称“八旗亭”。由于场地宽大(大政殿前广场长195米、宽80米),猛一看好似一处大街巷。

观罢大政殿与十王亭,去往“大清宫”西侧。那里有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及仰熙斋等,是乾隆皇帝在1754至1783年间建造的。是清朝乾隆及之后皇帝们“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

一路观罢方才明白,沈阳故宫可分中、东、西三大块。它与北京故宫有三个不同的特点:北京故宫殿高宫低、屋顶是黄琉璃瓦、建筑牌匾左汉文右满文(尊汉),而沈阳故宫宫高殿低、黄琉璃瓦镶绿边、建筑牌匾左满文右汉文(后来乾隆辟建的文溯阁等除外)。说到底,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最大的区别是简陋。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在清代有盛京宫殿、陪都宫殿、留都宫殿或奉天宫殿之称谓。据载,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1626年努尔哈赤辞世,皇太极继承汗位,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大清宫”。就是在这“大清宫”里,皇太极将女真改称为满洲,并于1636年将国号改称为“清”。

后来,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现今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它是清王朝第一座,大气庄严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其不仅具有浓郁多姿的满族风格,同时兼具中国东北地方之特色。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终于看到沈阳故宫了”!然,观后心中总有莫名的沉重: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缘何能以十三副甲胄统一了女真各部?缘何在萨尔浒之战中,以几万人打败了二十四万大明军?皇太极缘何能在沈阳称帝、建立大清?缘何顺利入关迁都北京?缘何一统大汉270多年又彻底消亡?……

回归途中脑际倏忽一念:沈阳故宫及至北京故宫存在的价值,或许就是这一连串的疑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