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翟传海的头像

翟传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28
分享

他在古稀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撰著数百万言文学巨著《李自成》,著名文学家姚雪垠,被人们誉为“文坛飞将”。姚大师饮誉海内外之后,在古稀之年,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首印10万套。尽管当时报刊不予评价,但它还是用自己艺术之腿,在广大读者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78年《李自成》二卷出版后,不仅被广大读者争相购阅,而且还被各界人士,通过连环画、戏剧、电影、评书等各种渠道、各种形式,予以了广泛的传播;二卷出版后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应广大听众的要求,对《李自成》一、二卷进行了连续播放,并轰动大江南北;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将《李自成》第二卷中册、第二十八章,编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起名《虎吼雷鸣马萧萧》;到1981年时,《李自成》前三卷发行已逾五百万套,成为当时中国最畅销的书;1982年春《李自成》被全国中学生,评为“我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同年十二月,《李自成》第二卷,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期间,文化界领袖、学术界权威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和著名的历史学家胡绳、美术学家朱光潜等著名人物,及国内外新闻媒介、其他各界人士纷纷题词、致信致电。大家一致认为该书作者姚雪垠,是文坛“飞将”,《李自成》有内容、有知识、有艺术,是一部成功的历史巨著,为中国文学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79年,就在姚大师恢复名誉的时候,年逾古稀的他,再次诚恳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1937年他曾经向党组织递交申请,并成为预备党员。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没有转为正式党员。)有同志不解的问:像你这样年纪的老人,既有很高的成就,又有很高的荣誉,为什么还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呢?您被错划了21年,就没有一点怨恨之心吗?姚老针对这个问题,拿出家乡的一句土话——“家鸡打得堂前转,野鸡不打一翅飞!”作为回答。最终,他于1981年12月,再次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名光荣的党员。

姚雪垠,1910年10月10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姚营寨、一户破落的地主家庭,原名姚冠三,字汉英。九岁时家中房屋被土匪烧毁,在父亲带领下逃到县城避难租居。11岁后,方才在教会办的高等小学读书三年。14岁时到信阳中学读书不到半年,因军阀混战被迫停学。几经周折,他从兵荒马乱的信阳逃了出来,路上遭遇土匪,被押作“肉票”,在土匪窝里度过了100多天的土匪生涯(那段生活,为他创作李自成南征北战,奠定了一定基础)。

1929年,姚雪垠步入19岁。他不甘心就此一生碌碌无为,依然决然地从邓县,跑到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找寻求学之路。在距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班(相当于高中)开考,只有三个多月时间里,只上过三年小学、初中不到一期的他,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对英文、代数、几何等所考科目,夜以继日地进行刻苦自学。在经过“饥饿与苦斗的春天”之后,终于考上了河大法学院预科班。谁知“好运”不长,1931年暑假,他又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学校当局以“思想错误,言行荒谬”开除学籍,结束了他不足两年的大学学习,只身逃往北平。

在狂风暴雨之夜,逃到北平的姚雪垠,举目无亲。从此,他成了即失学又业的流浪青年。可他并不气馁,以无比坚强的意志,靠进图书馆,进行顽强地自学。每天从早上开馆到晚上闭馆,他都在那里贪婪地阅读马列理论、哲学、历史、文学等书籍。

1931年冬,在北平苦撑半年多的姚雪垠,不得不返回河南老家谋生。经再三托人寻找,好不容易才第二年春天和秋天,先后在豫北淇县楚旺中学、信阳义光女子中学,分别担任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师。教书可以维持生活,但影响了他的自学。具有强烈事业心的他不甘心现状,不顾已有孩子(1931年5月在开封学习时,已组建了理想的家庭)的家庭困难,经常孤孤单单地,到开封龙亭湖畔的河南省图书馆,读书求知。在那里,他先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阅读了许多文学和史学方面的著作。在那里,他第一次读到了,有关李自成三次进攻开封的相关记载。

1934年春,为了求学,他把全家由开封迁回邓县老家,第二次只身前往北平。现实却促使他放弃了做学者的梦想,靠卖稿为生,走上了艰难的文学写作道路。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罪恶的枪声,打破了姚雪垠的原定计划。文学创作及学术研究,不得不暂时搁浅。开始积极投身全民抗战洪流,置身于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河南、山东、安徽、重庆、四川等地,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期间,在日寇狂轰乱炸中,他跑到郊外躲避空袭:敌机一来,赶快卷起稿纸、躲进麦地或胡豆地里。敌机刚一飞去,拍一拍身上的泥土,就趴在矮凳上,两手悬空赶写起来。身上出满了天花,浑身发烧。为躲飞机轰炸,每天朝野外跑,结果

发热受风。送到医院,医生就把他安排在停尸间,差一点送命。

就这样,一张张带着硝烟和泥土气味的稿子,不断从他的手中飞往重庆。读者才在《读书月报》上,接连不断地看到他那,具有美感又有积极意义的抗战小说——《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等。

1943年1月,姚雪垠经过千辛万苦,赶到了当时的大后方重庆,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界统一战线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创作研究部副部长。期间,得到了周恩来副主席的较大关注和大力支持。

然而,正当他意气风发大有作为之时,却遭到了“姚雪垠是国民党特务”的重大诬陷。尽管党组织对此事十分严谨,但听风就是雨的文艺界少数人,即乘机添油加醋大肆造谣,使他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这件在政治上,给他意外打击的事情,虽然得到了最终澄清。但他的却因此(因受诬陷,许多报刊对他的作品,停止了宣传和刊登)经济拮据,生活难以维持。因而,他不得不离开重庆,去到四川三台的国立东北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

上海解放后,他担任大夏大学(1924年因学潮,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三百余名师生,在上海发起建立的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代理文学院院长。他热爱大学生涯,且把文史讲得荡气回肠。这样下去可以很好生活,但他不甘心事业平平。于是,他断然放弃高薪教学,于1951年秋,由上海回到故乡河南。

1953年夏天,中南作家协会分会成立,他即由河南调到武汉中南作协。然而,放弃历史长篇,而写出的内地轻工业三代工人生活的作品——《白杨树》,依然被地方某些领导指责为“不积极为工农兵写短小作品”、“不愿为群众雪中送炭!”使其用无数心血、准备向祖国和人民献礼的一部,二十多万字的手稿化为灰烬。致使一位正直、有成就的大作家,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在五年多的时间内,使他完全处于苦闷之中。除了少量报告文学杂感等,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作品闻世。

1957年6月开始,全国反右派激烈开展。不到年底,他就因在《惠泉吃差记》、《卢沟桥赞礼》文章中,对文艺问题提出可贵批评意见,而戴上了压死人的“极右派”帽子,并开始监督劳动。

姚雪垠被错划“极右派”之后,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痛苦异常。期间又有许多“右派”上吊自杀、投江自尽的消息传来,致使他终日以泪洗面。但最后,他坚信自己对党从无二心,并下决心振作精神,战胜痛苦,并最终找出了一条,为党和人民继续贡献的新路――撰写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他在偷偷酝酿巨著《李自成》之时,反复念诵《和氏》。以卞和苦献连城璧为榜样,面对猛烈的批斗百折不挠,毅然决然开始了秘密创作。他在受批斗之后,被“囚禁”在院子的大门边,房门因没有插销而无法关严。每当听到有脚步声,他都心惊肉跳。就这样,从1957年10月到1958年8月,炎夏汗流浃背、寒冬手脚僵硬,在提心吊胆、十分孤寂中,分秒必争。在没有资料又不能同他人探讨的境况下,以极其顽强的毅力,写出了四十多万字的《李自成》第一卷,和二卷一部分草稿。

1958年8月下旬,姚雪垠被下放到武汉郊区农场“监督劳动”。第一年被分在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场,第二年以改造不老实转到种植蔬菜为主的农场。期间,每当从事轻微或简单的重复劳动时,他就一边干活一边进行构思。到了中午或晚上,带着疲劳,将田间和路上的构思写到日记本上。

后来,夜晚用手电照明写记时被监管发现,被激烈的批斗,并被取消记“日记”的权利。并且不再让他留在大田劳动,而是去挑砖头、挖泥塘等,接受高强度的改造。繁重的体力劳作可以剥夺他想、写的时间,但在工余、在路上,在中午、在晚上,他照样在思想上构思,并充分利用每月四天的休假时间,拼命地把构思写出来。

长时间的超负荷运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急性关节炎,连走路都十分困难。但他却希望从此两腿残废,好有相应的时间专心写作。“不管生前有没有出版的机会,我一定尽力将此书写成,由后人交给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文学事业有所贡献”,这就是他当时的肺腑之言。

1963年8月,姚雪垠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几移其稿,耗费六年时间,四十二万多字的《李自成》第一卷终于出版,并引起了祖国大江南北少有的轰动。

1964年,阶级斗争又起且愈刮愈猛。姚雪垠成了老右派,《李自成》成了大毒草,他再次被送到湖北“五.七干校”进行惩罚性劳动。在那里,他利用每天放猪、放牛的间隙,充实修改《李自成》第二卷。遇上刮风下雨,便提着一盏马灯躲在牛棚里写。晚上回到集体宿舍,在别人入睡以后,他爬起来点上油灯,趴在床上写。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自从《李自成》第一卷,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后,姚雪垠就一直处于非常担心害怕的精神状态之中。就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向姚雪垠伸出了救助之手:发出了保护姚雪垠和《李自成》的“最高指示”。在那个动乱年代,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起了关键作用,既保护了《李自成》,也保护了姚雪垠。如果不是这样,姚雪垠想写《李自成》第二卷,以及之后各卷的宿愿,早已化为泡影,付之东流了。

1973年春天,姚雪垠被武汉市委从“五七”干校,正式调回市文化局创评室,并明确指示,要姚雪垠不搞杂事,专门创作《李自成》。但县官不如现管,有人还是不断地让他做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占用了他好多时间。直到了1975年的国庆前夕,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才完成了《李自成》第二卷的初稿。

“时间不饶人啊,我已经65岁了,这样下去出书的前途一定不堪设想!我将如何是好?”正当姚雪垠苦恼万分、无计可施的时候,《李自成》第一卷编辑江晓天到武汉出差,建议他再次给毛主席写封信,请求老人家再一次伸出援助之手。这封信几经转展,被时任第一副总理邓小平转呈毛主席。毛主席立即用粗铅笔,在报告上批道:“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这样姚雪垠才得以脱身,从武汉来到北京,专心致志地写《李自成》。

1975年11月下旬,姚雪垠到京第二天开始,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李自成》第二卷的创作中去了。他每天凌晨三时左右起床,一直写作到中午。1976年地震那天,别人是在梦中被震醒的,而姚老已伏案写作多时了。在震情吃紧、大地震颤的情况下,他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人行道的简易防震棚里,坐在小马扎上,不顾闷热和危险,一直夜以继日,直到把第二卷全部改定。

进人80岁高龄以后,他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唯恐全书写不完随他百年而去。因此,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写作。1997年初春,因写作过于紧张和劳累,而突发中风倒在书桌旁。“我要起来写,写不完对不起读者。”住进医院仍然顽强地起床写作。后来,由于他突患中风,不得不根据提纲以说代写,由其助手根据录音整理成篇。

“假若我写到九十多岁,或将近百岁,忽然医生告诉我说:活不多久,不能再写作了。我不是想着我这一生曾经为祖国和人民写过了多少作品,而会在心中惋惜地说:可惜呀,我还有一些写作计划不能完成了!”这是他在病床上,对大家说的内心话。

1999年4月29日,我们的文坛飞将姚雪银大师,以永不衰退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使《李自成》全书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却带着《杜甫传》、《天京悲剧》、《大江流日夜》等创作宏愿,无限遗憾地匆匆远行了。

姚雪银同志,在长达7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逾千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时评、杂文、论文、剧本等。其中,他在1957年错划右派的艰难逆境中开始创作,历时42年完成的,5卷、12册、320多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以宏大的规模、壮阔的气势,反映了宽广的社会历史生活,再现了明末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人物性格鲜明,具有深远的悲剧内蕴。把当代我国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他这些成就的得来,除了他个人的顽强拼搏,还在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的大力支持,在于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有力的保障。为此,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的姚雪银同志,到了年逾古稀之年,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文学大师姚雪银,一位生长于困苦家庭与荒乱年代、小学至高中断断续续只读五年半、长期失学没有荒废、百日土匪生活没有浑噩、20多年“右派”没有击垮,在饥饿与疾病猛袭时、在敌机狂轰乱炸下、在猛烈地批斗和高强度体劳动,及至强烈的地震中……靠着顽强和毅力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已远远超出了他一生所做的数千万文字的价值。他这种拼搏精神、对党坚贞不渝的精神,更是我等学习的榜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