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健的头像

张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09
分享

浮生忆童年

合肥的七八月间的天气一直都是相当炎热的,八十年代每个暑假,张不伦频频奔走于南门小学和自己的学校之间,每日下了车回家必是一身臭汗。

而金小宝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学校没有给他们年级安排任何补课,但遗憾的是市里的奥数学校还是要定期开课的。 

看着两个儿子隔三岔五早出晚归,大汗淋漓,张爸爸和张妈妈着实心疼。于是一 狠心,将家中不多的积蓄倾囊而出,买了一台日本东芝牌的冰箱。

平日里但凡买菜都要讨价还价半天的张爸爸和张妈妈,之所以一下就选择价格昂贵的东芝冰箱的原因,张不伦后来觉得可能还是与那时候电视中的那句广告词:“TOSHIBA TOSHIBA 新一代的东芝!”有关。不管白天晚上,反反复复狂轰乱炸。听得耳朵根都生了老茧的张不伦和他的小伙伴们常常张嘴就来:“道西洼,道西洼,新时代的东芝!”所以张不伦后来一直认为大道至简,不管多烂多俗的广告语,只要肯下力气通过媒体喊上一千遍一万遍,怎么它都会成为经典。推而广之,任何一句话都是如此,“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俗不俗,俗!但你去问问,当时的全国人民谁不知道这句话?

当然,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购买冰箱,不但要有足够的钱,还需要凭票购买。刘叔叔跑去市里好几次,托了不少人从五金公司的指标里帮张爸爸搞到了票。张爸爸张妈妈又凑了1300多元,终于定下了一台小两门的东芝冰箱。

在没有物流和配送的年代里,张爸爸喊了隔壁车队的李叔叔帮忙,开着车直奔百货大楼,又请了几个叔叔等在职工宿舍楼下,等着拉冰箱的货车一到,几个人小心翼翼左挪右腾,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才把这台来之不易的东芝冰箱放进了五楼家中。

那天午饭时分,一向好客并且酒量不错的张爸爸破天荒没有多喝,敬了一圈来帮忙的朋友们后就偃旗息鼓,任凭各位叔叔们怎么劝都不再端杯。待到客人散去,张爸爸立刻兴致勃勃地拿出了冰箱说明书,仔细地试制起了各种冰砖、冰棒、冰水还有牛奶冰糕等等一系列冰冻冷饮食品的做法,连晚饭都是随便对付了几口,又埋头致力于他的研究去了。自那天起,张不伦兄弟在暑假里过了一阵相当惬意的日子,从学校补课一到家,迎接他们的不是冰凉的绿豆汤,就是冰水,冰棒,一口下去,晶晶亮透心凉,浑身舒爽。

午饭后,客厅地上提前用水拖了一遍,铺上个凉席,对着转着头呼呼作响还带着热风的电扇,兄弟俩很快睡去。

待得下午一觉睡醒,往往梦中已被热出了一声汗,兄弟俩迷迷糊糊准备开始写暑假作业时,张妈妈早已从冰箱里掏出了早已冰好的西瓜,放在兄弟俩面前。兄弟俩拿着勺子,三五勺下去,顿时眉开眼笑,精神抖擞,热与困意烟消云散。

有了冰箱这个神器,一段时间,张不伦兄弟的人缘出奇地好了起来,和及时雨宋江都有的一比。下午时分,来找他们的小朋友三三俩俩,络绎不绝。而一见有小客人上门,好客的张妈妈必定将冰箱里的冷饮取出,热情招待。只是小朋友们找来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颇为让张妈妈摸不着头脑。

有来问暑假作业的;

有来借课外书的;

有来和兄弟俩聊聊暑假和学校的趣事的;有来找兄弟俩下棋打牌的;

有拎个兔子上门想和兄弟俩探讨一下小动物的喂养方法;

结果一日某位大神兴冲冲上门,扛着气枪,说等吃完冷饮休息一会,就约着兄弟俩上死人山那打斑鸠去。

死人山是离厂区两三里外紧靠铁道边的一座小孤山,三面环水,附近村庄几代人的祖坟都在那,山上古树参天,绿荫蔽日,却是阴气逼人,白天一个人进去都感觉后背发凉瘆得慌。

有次还发生了起惨剧,厂里正在上小学的六个小女孩,在某个暑假的一天相约一起去死人山边上的水塘游泳,结果可能是岸堤坡度太陡,女孩子们手拉手准备往塘里走的时候,第一个孩子没站稳,一下就滑进了两人多深的水里,结果,一个拽一个,全部都下去了。

等家长和厂里大人们闻讯赶到,一个没抢救过来,拿厂里的大客车往殡仪馆送的时候,车厢里直挺挺躺了一排,现场惨不忍睹,见者无不落泪。

因此一听死人山,转身正从冰箱往外拿冷饮的张妈妈手一哆嗦,当时冰棒雪糕就全砸地上了。

而后杏目圆瞪,恶狠狠盯着兄弟俩:“不许去,你们作业都写完了吗?今晚把课外作业也写了!”而后盯着那位大神:“你也回去吧,他们作业都还没写完呢!你也回家赶紧把作业写写,省得一开学老师又要找你爸妈!”

张不伦兄弟一前一后把大神推出了家门,大神不情不愿地离去了,其实张不伦兄弟俩心里更窝火,知道什么叫交友不慎,什么叫猪一样地队友了吧?你哪怕说去钓个龙虾什么地呢,这下好了,加上张妈妈布置的课外作业,晚上的《姿三四郎》是彻底看不成了。

好像,今天晚上,姿三四郎应该要用他最得意的柔道绝招“三澜狂路”单挑门马党了啊!兄弟俩接下来的时间变得比兔子还乖,还主动帮妈妈分担了不少家务。

当然,张妈妈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在兄弟俩发誓赌咒绝对从来一贯没有一丝去死人山玩耍的想法,那个大神的提议此次来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后,张妈妈终于给兄弟俩减了一半作业,一通紧张操作后,终于在电视剧开演前端坐于电视机前,如愿以偿。

那段时间,庄园兄弟俩倒是每天必来的,没有理由,只是为来而来,在一起聊天,下棋,打牌,开电视。

庄园的弟弟江子牙那时还小,比金小宝差了几岁,坐不住的性格,脾气还有点犟,动不动就倒地撒泼耍赖,一点没继承父母清华高级知识分子基因,庄园也拿他没办法,于是只好求教张不伦,张不伦也没好办法,只好盯着金小宝。

结果一天金小宝直接把江子牙带进了自己房间,门一叉,不知怎么教育的,出来后的姜子牙居然肯安安静静看书了。

当然,庄园兄弟如此信任张不伦兄弟,里面是有原因的。

事情还得从前一段时间的某天说起,那天张爸爸调休,扛着自制的虾网想出门去一趟,看能不能挑点虾子回来给两个儿子改善伙食。

走到厂级干部住的将军楼附近,就看见前面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骑着个车,或许是路不熟,歪歪扭扭间车龙头没扶稳,连人带车一下就掉进了将军楼和道路之间的大排水渠里。

那个排水渠是当年厂里按照战备标准修的,一人半多高,平常倒是没水,只是太深了,并且沟修得有点陡,几近直角,很不容易爬上来,因此张不伦他们一般玩耍都会避开那个地方。

一看情况不对,张爸爸立刻三步并两步冲到沟边上,只见老头连人带车一起躺在沟底,看上去摔得不轻,已经是昏迷了过去。

张爸爸把虾网往路边一扔,纵身跳到沟里,在陆续赶来的几个工友的帮助下,把老人托了上来,然后从食堂借了个三轮车,火急火燎地拉着老头直奔厂职工医院而去。

好在送得及时,老头去了医院在急诊室被救了回来,悠悠醒转之际,看着床边的张爸爸,好像想起什么,拉着手双眼含泪,嘴中嗫喏,只是摔得太重了,谁也听不清他在说的是什么。等伤者家属闻讯失火落魄风风火火赶到医院,一见面,还都认识,是厂总工程师庄无纠和他爱人江镜如。

老人家是庄无纠的岳父,庄园的外公。应该是想两个外孙了,便孤身一人来到了合肥,刚到厂里才不过两三天的光景,人老了,眼神不好加上路又不熟,结果飞来横祸。庄无纠夫妇对着张爸爸千恩万谢,再三表示救命之恩回头一定要重谢,不过张爸爸扭头就走,转身回了家里,吃饭的时候和张妈妈提起了这件事。

张妈妈是个热心之人,总觉得对方两口子都不是本地人,也没什么亲戚朋友可以搭把手帮个忙,于是家中烧菜的时候就特意多烧一些,特别是一些汤汤水水适合老年人康复期间食用的,做好了就用保温瓶装着,骑上自行车给老人家送去,一来二去,倒也帮庄家减轻了不少不少负担,很是感激不尽。

庄园外公出院后,庄无纠夫妇几次拎着礼物上门感谢,都被张爸爸和张妈妈执意拒绝。从此庄家对张家家风颇有几分敬佩,而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庄妈妈和张妈妈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因为庄妈妈自小就对两个孩子期望很大,因此管教的也比较严。

每次庄家兄弟一说出去玩,庄妈妈立马很警觉:“上哪去?”

一说是和张家兄弟在一起,庄妈妈风轻云淡:“去吧去吧,在一起好好和人家学习啊!”

尽管因此为庄园背了不少黑锅,张不伦倒也无所谓,因为从好几年前幼儿园小伙伴许志辉分别的那次,他的感情世界里感觉就是每一个能在一起的朋友都是缘分,可是,这个缘分,好像不是可以按人的想法来控制的。

其实张不伦自小一直感觉庄园就是个不快乐的人,从江淮厂小学到市里小学,尽管玩耍起来很快乐,但是经常一个人发呆。

暑假的一天,庄园和张不伦在工厂围墙后面的鱼塘埂上坐着,看着粼粼波光和时隐时现的鱼影,庄园突然问张不伦:“你说,我万一考不上四十五中重点班怎么办?”

张不伦很不以为然:“考不上就考不上呗,全市不才招四十几个人吗?其他班应该也还好吧?”

庄园叹了气:“妈妈说,上不了重点班,我以后就进不了一中,那肯定是考不上清华的,爸爸妈妈和我说,上不了清华,以后就不会管我了……”

“等等,等等,为什么非得让你上清华?我爸爸和我说上海交大也是不错的大学啊,还有,好大学多着呢……”张不伦都觉得庄爸爸庄妈妈的要求简直是不可理喻。

“你不知道,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我们家还有好多亲戚,都是清华的,他们从小就跟我说要上就上清华!”

这个,听起来仿佛是个不容反驳得很强大的理由啊!在一个庞大的清华家族面前,张不伦不由也叹了口气,望着这个可怜的小伙伴,一时无言以对。

他拍拍庄园的肩膀,两个人呆呆看着水面,一个下午因为这个沉重的话题没再说过一句话。

几年后的高考,庄园未能如愿以偿地考入清华,去了浙江大学,庄爸爸庄妈妈气愤异常,果然兑现了他们的诺言,除了正常的开支费用,几年里很少理睬庄园,一直到这个苦命的孩子考上了浙大的研究生,情况才略有改观。

那又是好几年后的事情了,一次张不伦去杭州出差,特意跑去浙大看望正在读研的庄园,儿时兄弟见面,拥抱过后,相当兴奋,跑在学校的后山上,相谈甚欢。

忽然就有同学找上山来,边走边喊:“庄园,快回寝室,你爸来了。”

此时的庄爸爸已经辞职去了厦门,成为一名汽车工业公司的高管了。还是前些年瘦瘦高高的样子,站在寝室门口,环顾左右,两个眼睛看起人来总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看到张不伦,庄爸爸很是意外,哈哈笑了,一步上前。拉着张不伦的手,问了一堆近些日子里关于汽车厂的人和事,张不伦恭敬一一作答,庄园在一旁基本插不上话。过了好大一会,终于有个建议被他爸痛快地采纳了:“爸,我们该吃饭了吧?”

庄爸爸很爽快地一挥手:“走,我带你们去大江南!”

那是位于闹市区的一家老店,第一次去杭州的张不伦很幸运地尝到了东坡肉,西湖醋鱼,叫花鸡等等名菜,三个人包厢里,庄爸爸不时往张不伦碗里夹菜,让张不伦看着碗里小山一样地菜肴颇有些发愁。

那天,庄爸爸和两个孩子聊了很多事情,起初气氛相当融洽,可是后来不知一个什么话题引起的,竟让庄爸爸面色严肃起来,狠狠瞪着庄园:“你三姑婆前几天回国了,说起了你,要不是因为你那年不争气,没考好,你现在早应该在国外,他们就可以帮你申请绿卡了!你说呢?”

庄园唯唯称是。

张不伦看着庄园衣服上的红色研究生校徽,刚喝进嘴的啤酒差点没一口喷出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