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占正帮的头像

占正帮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5/15
分享

原创长篇小说《山乡明珠》连载之第九十四章连载

                第九十四章

 

       刘学清回到房间,摊开稿纸,他今天要撰写一篇有关美术教学的文章,题目都想好了,《少儿美术创作初探》。

来金凤乡中心小学十九个月了,刘学清指导孩子们创作了几百幅书画作品,他感到心中有很多话要说,他想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与广大同道一起来探讨少儿美术创作这个话题,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过去的日子像放电影似的出现在刘学清的脑海里,关于少儿美术创作这个话题,刘学清要写的东西太多了,回顾这十九个月来与孩子们一起共同走过的学习路程,刘学清感到既温馨又甜蜜。

少儿美术创作,是少年儿童在平日积累的写生、素描、速写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从而像写作文的孩子一样,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文学艺术创作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老师要帮助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寻找素材,给孩子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灵感的,老师就是要激发出孩子们的创作灵感。

每一个孩子都在社会中生活,特别是他们熟悉的校园生活,生活中那些真善美的东西,生活中那些好人好事,都是值得孩子们去挖掘和创作的。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眼睛,捕捉到了生活中美的东西,再通过自己的想象,逐步形成了创作的主题,从而有了表现的强烈欲望,到时候你不要他(她)创作都不行了,老师这时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当孩子们的草图画出来以后,你可以适当地给他们参谋参谋,提出一些带指导性的看法,但老师绝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想法,做老师的要学会激将法,把孩子们的创作激情激发出来,孩子们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出来了,就会产生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

这十九个月来孩子们的好些作品都是在刘学清的激励下创作出来的,他只是在关键的地方给孩子们把了关,但问题仍然由孩子们自己来解决。

       授人以鱼,绝对比不上授人以渔,只有让孩子们学会了捕鱼的技巧,独立掌握了创作的本领,放开手脚让孩子们干,孩子们才不会产生依赖老师的想法。

为什么有的孩子总不能独立把一件作品创作好,为什么有的孩子离开老师的指导时就会寸步难行?

想到这一切,刘学清文思如泉涌,他在稿纸上奋笔疾书起来,写文章也好,搞美术创作也好,灵感来了是挡也挡不住的,只要把自己的理念搞清楚了,只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只要认识的水平提高了,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吴春凤、张林、吴宇星、张娜、龙群、李勇、贺艳、彭冬华等孩子们,初来书画兴趣小组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创作,现在他们已经能离开老师独立进行创作了。

       刘学清把这十九个月来指导孩子们进行创作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形成了条分缕析,他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把《少儿美术创作探讨》这篇论文写好了,他把写好的论文放到写字台的抽屉里,准备过几天再修改一下,这也是他写文章历来的习惯。

下午,书画兴趣小组的活动课是佳群弟带班,刘学清思念佳群,他悄悄地来到了书画教室外面听佳群给孩子们讲课。

书画教室里安静极了,由于教室隔音效果好,刘学清在外面根本听不到什么,他低着头绕着书画教室走了一圈,好在孩子们都在专心听佳群老师讲课,并没有发现窗外有人,刘学清从佳群讲话的口型中想猜出点什么,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他只好悄悄地离开了。

刘学清打算回到房间的床上去躺一会儿,这时多面手胡清白老师正在快步地向他走来,刘学清连忙加快脚步迎了上去,多面手喘着粗气对他说道:“学清兄,你来客人了,客人正在你房间里呢?”

刘学清听了多面手说的话,拉着多面手的手就朝自己的房间跑去,离房门口还有好几米远,刘学清就看到了房间里一个久违的身影,是他,是他,刘学清激动起来,原来是他的哑巴徒弟欧阳晓春来了,也许真的有心灵感应,哑巴在这一刻也回过头来,他冲出房间与迎上来的刘学清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师徒二人都泪流满面了,刘学清抬起头来,仔细地打量着哑巴徒弟,欧阳晓春也真情地看着师傅,刘学清伸出右手为欧阳晓春拭去脸上的泪水,哑巴徒弟也伸出右手为师傅拭去脸上的泪水,他俩就这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多面手胡清白在旁边提醒刘学清道:”学清兄,别站着了,还不把客人让进房间里面去。“

刘学清回过神来,拉着欧阳晓春的手走进了房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