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健的头像

赵健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3/19
分享

那片消失的密林

我老家村西南,有一片树林。树不高却长的密实,人若进去,活动身子都费力。每每刮起西南风,树林会呜呜作响,尤其到了冬季,干枝枯叶被风梳刮,发出怪哨似的声音,更宿半夜听起来,让人心里发瘆,胆小的孩子会拿被包住头……

而村里有帮半桩小子,就喜欢过冬天,他们就有了弄钱的地儿,正是这片树林。

树林里有数不请的黄鼠狼。问起老人,他们也说不清这些"黄仙姑“的来龙去脉……

刚解放没几年,国家底子薄,老百姓的日子也是捉襟见肘。这当儿,村里传进福音,说上级发了号召,让老百姓踊跃捕捉黄鼠狼,挣外国人的银子,各个土产店要大量收购,让村里人的腰包有点油盐酱醋钱。这事一传开,喜了一大帮半桩小子,他们欢天喜地,东奔西跑,拜师学艺,准备大干一场。并编了一套鼓动士气的顺口溜:黄大仙你别冤,俺要靠你去换钱,想娶媳妇两手空,炕凉饭冷光棍汉。

这顺口溜真起作用,小子们恨不得立马拱进树林,捞金抱银。不过,也有的中途打了退堂鼓,挨了爹娘的家法,甚至打的皮开肉绽,还得跪地听斥;"兔崽子,打黄仙伤天害理,它是仙,能把你小子大御八块,喂狗!"这家法如此硬气,谁不哆嗦。

这帮小子有个头头,弟兄三个,排行老三。自小调皮大胆,天大的事也不在乎。六岁那年,和他娘在院里猪窝盖上乘凉,又蹦又跳,还不过瘾,说他娘:“娘,我跳下去吧!"娘还没来得及骂一句,他果真纵身跃下,"扑通"一声,惊得那半大公猪一个窜跳飞出

圈墙,他娘当场昏了过去。

名声大振。也就有了绰号:三不死。

这个"三不死"的事业似乎满顺利,小伙计们也沾光,一个个衣装整齐,还叼着一角伍分钱一盒的香烟,显摆的挺精神。毎每见着那个挨家法的小子,“三不死"总要数落几句:"你爹娘是吃饱了撑的,黄大仙好吗?吃鸡叼鸭,十几斤的大鹅都怕它。最后怎么样,还大御八块?俺一根头发都不少!"完了,扬长而去,嘴里还哼两口吕剧:"马大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

看到这小子的人,大都会鼻子一吭:"小样儿!"

这年初冬,乡里送进村里一个女人,四十多岁的样子,一身黑色的素装,头戴一顶同衣服一色的平顶圆帽,白白净净,一脸善和之气。村里有把子岁数的人,一眼就认出是出家的尼姑。

"三不死"这帮小哥们,不知道这是何人打扮,只觉得俊的咽吐沫。这群小光棍紧随其后,呜哇乱喊:"俺媳妇,俺媳妇……"陪同的村干部怒吼:"兔崽子们,敲死你,快滚!"

这尼姑是自愿还俗的,国家有政策,凡无家可归者,无论和尚或尼姑,都由寺庙所在地政府安排,要让这些人有房住,有饭吃,安居乐业。却村干部陪着在村里转个遍,也没有尼姑点头的地儿。没办法,村长领尼姑来到了村西南那片树林,尼姑的眼睛猛然间亮了,合双手于胸:"阿弥陀佛"。村干部朦朦眬眬的看着尼姑:"师傅,你觉得这儿咋样?"尼姑脸上闪过一絲笑容:"施主,树有根,草长心,为善者之本也。"村干部那能听懂,心中并没觉出自在,暗暗嘀咕:"都还俗了,还是忘不了那一套!"

这时候,尼姑不再支声。村干部看出她面有难色,早猜透八分:"就在树林边找块平地,为你建三间茅草房,冬暖夏凉,怎样?"尼姑笑出一对酒窝,连连"阿弥陀佛"……一阵轻风拂过,树林唰唰作响,尽管已是初冬时节,这声音听起来却使人感到温馨舒心……

后来的事情急转直下,树林被蒙上了一层神密而又令人不解的迷雾……

尼姑的到来,使"三不死"越来越不好受。茅草房建成了,可在"三不死"看来,它不是房子,而是一座布满枪眼的碉堡。尼姑也御了道服,换上了凡装,最耀眼的是她头上的那顶军帽,红五星留下的痕迹清清亮亮。"三不死"也知道这帽子是政府发的,女人的头发长起来需要不少日子。可就是看着它,心里说不出的发怵。

尼姑的到来,树林好似增设了流动哨兵,早晚两个时辰,这个尼姑哨兵风雨不误,围树林一周,每一步都走的结结实实……。“三不死"心里也在找壮胆的理由,‘’这活儿是上级允许的,俺怕你尼姑个球!"

开始几天,这帮小子钻树林尼姑并无多大的知觉,只当“捉猫猫",却只见进,不见出。尼姑决定弄个水落石出。

小子们又来了,先看房里的灯,通明瓦亮,与咋日无异。于是,开始行动,一个个爭先恐后往林里钻……。"三不死"也不是孬种,狡猾狡猾的。他在林边上按排了"暗哨",待到时间差不多了,"暗哨"瞅见房里灯灭,快马来报:"头儿,熄火了!"这下子,"三不死"裁了!

小子们刚拱出树林,突然传出沉闷而厚重,似乎是某一个遥远世界传过来的声音:“尔等一一留一一步一一"胆大的"三不死"猛然间蒙了,拔腿就逃,没出三五步,尼姑却巳站到了他的前面。"三不死"自知遇上克星,不跑了:"师傅,俺这是干正事,你干啥泥?"尼姑不急不忙:‘’干正事?为了钱财,残害无辜生灵,天道难容!""三不死"毫不示弱:‘’你个尼姑管得着吗?有理咱到上面论去!"

"好吧,咱们一起去乡上。“尼姑边说边逐个把"猎物"点数了:"共十三只,一只不少全带上!"

无巧不成书。这件事情,弄得乡长也下不了台,县里前几天确实下过通知,限今停止捕杀黄鼠狼,说巳被列为保护动物,有再犯者,追究法律责任。"三不死"一听,这回可真惊的半死,法律责任一一手铐、脚镣,吃糟喝汤,再关上三年两载,可真打定光棍了。

最后,乡长承担了责任,令不到位,疏于职守。好言好语将尼姑送出大门。一路上,"三不死"侥幸的眉飞色舞起来,又喊起吕剧:"没作官的想作官,谁知道作官这样难……"

他是冲乡长唱的。

本故事,如果村里的老人来讲,一定很长,很长……。不过,“三不死"不能不讲,他的命运留下一个值得深思的人性话题。

从乡里回村,"三不死"确实规矩老实了好些时间。古人云:邪不归正。这小子有一个没有完成的目标一一逮住树林里那只最大,毛皮最亮的黄鼠狼。时间越久心里越痒。这天夜里,他终于按捺不住带上心‘’夾剪‘’、网扣,全副武装,要干它最后一次,选择了最佳时间,魂一样的拱了树林。夜,像摒住了呼吸,无声无息……

忽然,尼姑睡梦中听到树林里传来竭斯底里的惨叫声!尼姑毕竟是修练之人,凭她敏锐的意识,即感林中有大事,从声音中,她也辩出是"三不死"。穿好衣服,顾不得树深林密,两手扒拉着往里走,林中漆黑一片,听声音也难以寻觅方位。于是,她停住了脚步,用手扶住树干,深深吸进一口气,张开嘴,瞬间,天外之音般的歌声从她喉咙中飞飘出来,风动树摆,此唱彼和,小桥流水般的节律。不知时间多长,前面有了响动,步履艰难的"三不死"来了,黄鼠狼也来了,嘴上咬一件铁家伙,该就是“三不死"捕杀黄鼠狼的“夾剪",尼姑没有理睬那小子,蹲下身去,摸摸黄鼠狼的头,她一定是含着眼泪:"孩子,你救人了。"接着,又低下头亲吻"孩子"的小脑袋,口中呐呐着什么……

"三不死"哭了,掏心挖肺般的嚎啕大哭,边哭边喊:"师傅,俺有罪,天打五雷轰啊!"

原来,是"三不死"中魔似的迷路在树林中,转来转去,眼前似乎是金星布阵,一片杀气,心惊肉跳一脚下去,正好被自已设计的"夾剪"稳稳卡进了脚脖……

村里的老少爷们拍手称快一天意|

打那以后,人们经常看到有个柱着拐杖的看山人……

初稿于2020.3.17

改定于2020.3.18

威海九峰山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