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素侠的头像

赵素侠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8/20
分享

​浪漫之都与东方巴黎

河南西峡 赵素侠

如果说内心真实的感受,我是有些惊艳的。一位导游能这样妙语连珠舌灿莲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导游对我和鑫青睐有加,是因为我们俩个在他引导的购物点里,一人买了银茶杯,一人买了银碗。此刻我们坐在丽江古镇的画廊里。特色美食的香味轻撩着,清爽的风穿过溪流之上拂过面颊,在花团锦簇的绿色环抱中,舒缓的轻音乐余音袅袅。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静静地等待团队的成员,还真是一种享受。

导游的声音充满了磁性,带着魅惑。他到过许多国家。他的阅历让我看到了世界的不同层面。

我曾陪一位法国人莫妮在上海一周。她来自法国巴黎。她带着一只大箱子,里面全是书。还真体现了法国人“知识很重要”这句话。我带她看过许多地方,而她对上海的感觉真的让我意想不到。她说新建的经济开发区,没什么可赞颂的,那些高楼大厦跟巴黎戴芳斯区的没什么不同。倒是那些被推倒的历史建筑让人心痛。当然那些破旧的,几十年历史的老房子,也没有什么值得眷恋的。对于上海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譬如东方明珠塔,我实在不明白究竟美在哪里,好多人说它像个“生命图腾”。至于金贸大厦,我曾上去拜访过能住在这样高楼的朋友,似有晕船般的感觉。

我们用中文交流,很能理解彼此的想法。上海有许多别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被称为“魔都”,后来被称为“东方巴黎”。但是上海跟巴黎区别太大了。最明显的感觉是:上海人的热枕用在追求新的事物,法国人在寻找正在消失的历史遗迹。上海的交通堵塞令人瞠目,她有一次带着笨重的行李,想等一辆出租车,几乎花了骑自行车一半的时间才如愿以偿,而另一半的时间则耗在滚滚车流中进退两难。上海的地铁能抵达的地方太少了,你不得不求助出租或公交车。上海的地铁不仅靠站有限,而且时间安排上也有限。这对巴黎人来说,简直无法理解解。

我说法国人浪漫,所以巴黎才有“浪漫之都”的声誉。莫妮认为法国人的浪漫跟我们说的浪漫不一样。现在的法国人不会认为自己是浪漫的。法国姑娘喜欢披上洁白的婚纱到教堂举行婚礼,这并不表示宗教信仰,而是一种象征。情侣之间互送鲜花,亲人之间送鲜花,也不是浪漫,而是一种表示爱情的正常方式。上海人认为的这些浪漫,在法国人看来,只是一种过时的,有诱惑力的传统习俗,都是很普通的日常习惯。而上海商人则把“巴黎”当成香水和时尚婚纱的代名词。

上海人的手机是破坏浪漫和爱情的敌人。你谈话的时候,它粗暴地闯进来,蛮横地打断你。在法国人看来,这是一件非常失礼的事。而我在上海外滩的时候,在一家豪华饭店吃饭,有一对年青人卿卿我我。他们谈话不到五分钟,就会被手机铃声打断,他们连亲密的空间都没有,但他们谁都没想过要去关掉自己的手机。而我有客人的时候,就会关掉手机,而不是将自己变成手机的奴仆。我去看过一场现代舞的演出,表演的节目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但遗憾的是,不时响起的手机声和邻座的高谈阔论。

这种自由自在的谈论方式,对法国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在法国,艺术被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乐队演出时,观众几乎是大气都不敢出。在来上海前,我在法国参加一位著名钢琴家举办的音乐会,演出到一半,一人将塑料纸袋弄得窸窣作响,于是钢琴家愤然中断了演奏,那位观众则满脸羞愧地走出剧场。这样的情景在上海是看不到的。

上海,一幢幢摩天大厦以不同的高度和式样争奇斗艳,夜幕降临时,绚丽多彩的霓虹灯照彻夜空。但我看来,上海的魅力,在那些老百姓居住的地方,狭小的弄堂,老虎灶,有地方特色的饭店,旧家具店和菜场。它并不奢华,却生活着许多上海人。你能够闻到各种气息,能看到烧菜,煎炒,上厕所的百态人生。夏天,在巴黎,漫步在大街上的95%是游客。而在上海马路上,绝大多数是当地居民。并非是炎热将他们撵到门外,而是房子的狭陋使他们只能在街上乘凉。不管如何,做饭或解手,必须在室外。我喜欢看他们每天早晨的舞蹈,在健身器上锻炼身体。他们常常会微笑着向我致意。

上海在外国人的眼里是这样的。而我去了法国也完全变成了老外。

刚下飞机,去戴高乐机场卫生间,两边门都开着。见一边爆满,便去另一边,却被喊住。原来那是女厕,我很奇怪,怎么女厕连门都没有,还与男厕串通?我的脑袋里是大大的问号。

而在地中海的海滩,满目都是半裸的女人,毫无遮拦地躺在沙滩上日光浴,还有半裸女在打沙滩球,还有全裸的。在蒙布利埃海边,据说还有全裸村落。入门后,不伦是干什么的,随便走的,全都一丝不挂。这还真让我这老外大跌眼镜。这跟中国的文化大相径庭,我还是喜欢中国女人穿着泳装,那种若隐若现的含蓄美。这里的人把皮肤晒成古铜色为美。在中国各种防晒遮阳层出不穷。

我们认为的浪漫,可能是因为,法国还是艺术之都,漫步巴黎街头,随处可以听到优美的音乐。法国的古建筑保护的比较好。法国三面靠海洋,气候很好,家家的阳台和窗上一年四季都有花。

法国的旅游之都并非巴黎,而是尼斯。法国人爱度假,暑期非常长,大学生10月份才陆续返校。生活与工作,家庭和事业分得很开。周末找人很难的,要么不回答,要么“教授度假去了。”要么“总统都去度假了。”

普通法国人的节奏不紧不慢,出门常坐高速列车,临开车5分钟才开门,自己打孔检票,车上非常安静,安静得都不习惯。

巴黎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现代化,教堂比比皆是,里面都空荡荡的。

巴黎中世纪的建筑保存的最完好,雕塑栩栩如生,再现古希腊,古罗马的风貌。塞纳河畔,索帮附近,在夜里经常听到歌声和音乐声,不少年轻人聚会。

在法国条条大路通巴黎,在巴黎圣母院前有一块石碑,中间的铜镜上写着“通往法国的所有路以此为基点。”巴黎是法国的中心。

在导游的讲解中,我的脑袋里也装满了对“浪漫之都”巴黎的各种想法,关于上海这个有着“东方巴黎”称呼的大都市,它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它不仅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还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它有着经典时尚的购物激情和浓郁的商业气息。它有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西餐汇聚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的风味。我们眼中的上海,跟法国人眼中的上海全然不同。

这也是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观点。

关于巴黎,它的许多历史遗迹,是法兰西的骄傲,太阳王路易十四,拿破仑,戴高乐一直是法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法国各地道路名、广场名,常常是以历史名人或胜利战役为命名。俗语说,法国人每晚头枕法兰西的光荣历史入睡。这也是我们这样的外国人对它的看法。

对于自然界的美丽景观,人类的审美基本上是一致的。像法国尼斯这样一个地中海旅游圣地,被称之为著名的蓝色海岸,举世闻名。也吸引着我们。尼斯的海滩沿着天使湾一直向两边伸展出去,美丽的蓝色地中海海湾风景秀丽、迷人,干净尉蓝的海水被世人向往。

我们带着不同的信仰,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法国人继承古希腊的文明,为法兰西的历史而骄傲。我们生活在亚州大陆,为我们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