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文科的头像

朱文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3/09
分享

那些弦歌不绝的书院

唐代书院从《全唐诗》中考证有11所,从地方史志中有17所。清代,耒水流域有70多所书院。岁月斗转星移,如今这些书院不复存在,我们只能透过残存的瓦片或者泥土,寻找那些弦歌不绝的背影。

湘南四季分明,温差大,湿度大,雨水多,房屋强调依山傍水,坐北朝南,通风采光。书院建筑亦如此,地址选择风景优雅的郊野,山环水绕,朴素大气,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讲堂、书斋、后花园,布置有序,从匾额、楹联到植物,呼应文雅的气质。

杜陵书院建于唐哀帝天佑四年(907),比岳麓书院还早几十年。耒阳知县朱昂感念杜甫,在耒水河畔的杜甫墓前建杜陵书院,为四合院封山式,有房子10余间,分为讲学、藏书和供礼三部分建筑,各祭文碑刻环刻于石栏上。杜陵书院先后培养出12个进士。抗战时期,耒阳成为临时省会,薛岳多次在此办公,苦苦思索保卫长沙之策。他的天炉战术,成为日寇的克星。如今,杜陵书院只剩下孤零零的杜甫墓,一块残缺的石碑,让人倍感惘然。

选山水名胜之地为院址,这是兴建书院的共同特点。资兴县的焦氏书院地处耒水上游,村庄山水环抱,石歧蟠伏左右,“状若龙虎注江,诸峰列峙于后,而塘西三峰特耸于前,中峰尤高,望之犹笔架然。”焦氏书院始建于何时,焦姓族谱无考。据旧志记载:“元季毁于兵”。可见,元代就有了书院。明洪武初,族人在旧址上重新修建焦氏书院,面对三座山峰,取名“文峰书院”。承文峰之灵气,培养了众多饱学之士。永乐戊戌(1418),焦起良考取进士,担任户科都给事中(正七品),“温雅而文,久居近侍,蔼然著声绩于时”。焦起良之子焦从周为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任福建瓯宁知县。焦氏父子继登甲第,成为文峰书院的佳话。

桂东县乌石寨金台书院的遗址,草丛中还看得到屋基。书院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跑道在半山腰,从跑道往山岭上行几步,便到了操场,往上走就是书院。村中退休的何老师告诉我,金台书院全是土木结构,墙体为干打垒,盖着小青瓦,书院大门外有两根木柱。进大门处有两个石门墩。大门进去,靠西是校长室,靠东是教导主任的住房。挨近天井是宽敞的大厅。后进为大成殿,正房供奉有孔夫子像,东西两侧是两排长长的廊屋。西边是书院的读书室、厕所和低年级学生教室,东边的是高年级学生的教室、宿舍和厨房。书院四周筑有围墙,植有梨、梧桐等树木。几任山长(院长)是陈泰然、何承德、方传学,先生有黄守规、何志良、王明玉。那时有田租作为办学经费,学生不交学费。初小课程有国文,算术,图画,音乐,高小增加了历史、地理两门功课。科学家王光前在金台书院读完小学。

唐代的书院,基本由富室、学者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到了北宋,改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民办书院一度衰落。

历代统治者认为,岭南一带的人,野蛮未开化,把南越地区视为未教化之地,而教化之始,则是兴办社学。元代统治者歧视汉人,推崇蒙古文化,抵制汉文化,不重视科举,但重视书院的教化作用。全国修复唐宋旧书院112所,新建书院296所。统治者将书院等视为官学,书院山长定为学官,颁布法令保护书院和庙学,是书院官学化的开始。他们将书院和理学推广到北方地区,缩短了南北文化的差距。明代,王阳明上任赣州巡抚后,推行《南赣乡约》,要求道、府、县官员必须严格筛选教师,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他认为:“民风不善,由于教化未明”。在这样的背景下,书院开始多起来,耕读之风甚炽,人文蔚起。

我曾到汝城桂枝岭濂溪书院参观。刚进大门,便听到清脆的读书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原来,这是孩子们在朗诵《太极图说》。宋代,汝城县名桂阳,周敦颐担任县令五年,创县学、兴水利,发展农业,政绩显著。其理学思想也是在这一时期孕育。为纪念周敦颐,宋嘉定十五年(1222),知县周思诚建书院于桂枝岭,置学田40余亩,以奉祀并名“濂溪”。宋、元之际,书院废。明正德间,邑人捐资请知县陈德本重建。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余兆先增建讲堂、学舍。清顺治八年(1651)毁,十五年后,知县黄应庚重建,以僧守之,遂供佛像。又十年,知县盛民誉筑庵于旁,迁去佛像,扩建讲堂、斋舍,可容生徒百余人。光绪末年,书院改为濂溪高小。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站在书院高处,凭栏远眺,见耒水呈S型曲贯,以水分土,现阴阳两半。S形南边地势较高,为阳;北边地势较低,为阴,构成一幅天然太极图。《汝城县志·艺文志》载:“周子凿池种莲,著《爱莲说》”、“周子著《拙赋》”。周敦颐创建理学之后,汝城文运昌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出状元1人、进士39人。这当中有:状元朱经贯、左中大夫朱辂、两广总督朱英、监察御史范辂,工部尚书曾鉴、翰林院何庆元。一个偏远小县,涌现如此多的杰出才俊,真是难得。理学思想的浸润,还使汝城出现了罕见的 “监察御史世家”。宋代,朱辂曾任监使,邵叶曾任监议。明代,朱英与朱守孚父子、朱海与朱守恕父子、范渊与范辂叔侄,还有范永銮、朱炳如等众多监察御史。这些从汝城走出去的官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明代书院分两类:一种考课式书院,重授课、考试,同于官学;另一种是讲会式书院,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在此互相讲会、问难、论辩。后者多为统治者所禁毁。在这种情况下,书院沉沉浮浮,四起四落。成化、弘治后,书院逐渐兴复。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以书院倡邪学为由,下令毁掉私创书院。到嘉靖末年,内阁首辅徐阶提倡书院讲学,书院方才得以恢复。崇祯帝即位后,除恢复历朝历代原有300多所书院外,新建书院1699所,全国书院接近2000所。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马宣调任耒阳知县,在庞公祠内建学宫,受到郡守蔡汝楠赏识。因为蔡汝楠号白石,学宫就叫白石书院。巧合的是,汝城县也有个白石书院,层楼垒阁,若隐若现宁丛林之中。院内曲径宛转,幽雅清静,风轻鸟呜。此书院曾培育出4个进士:朱海、朱英、朱守孚、朱守恕。新中国开国上将朱良才,幼时曾在白石书院读书,少年时遇到朱德率部发动湘南起义,便赶到耒阳投奔朱德,成为军部秘书。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安仁知县谢之藩创建南湫书院,后毁掉了。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知县谭崇易重建,改名“宜溪”。置外舍为考棚,内舍为诸生藏修之所,“规模宏敞,堂阶肃然”。嘉庆间制订条规,规定每年招童生正课12名、附课20名;诸生各立功课簿1本,将清晨、午间、灯下功课逐一开入。每日上堂讲书,每月官课2次,馆课4次;每课“四书”文1篇,诗1首,间出经文、经解、策论,每篇约300余字。课卷发下后,弟子转相阅看,落后者阅前列之卷,前列者阅落后之卷。又订有《经费章程》,规定掌故束修、生徒膏火,及门夫斋夫工食银之数。

今天资兴一中的前身是建于明朝的汉宁书院。天启年间,兴宁知县汪梦尹建文昌书院,明末废。清康熙八年(1669),知县耿念劬重建,并捐俸择师,以授俊秀子弟。此后五十年,书院先迁至县学东,后迁建于城西北隅,有大门、敬业堂、魁星堂、文昌楼四进。另辟射圃、射亭、关帝祠(武庙)。聘“端士”郭启悊为山长,前来参观的很多。后来,知县罗绅扩建斋舍10间,改前半部为考棚,可容纳五六百人。嘉庆十五年(1810),教谕孙铤、山长段鹤园扩建考棚,加号舍60间。自后多有修葺,兴学不断。

明永乐间,宜章县邑人邝玺在玉溪河畔创建养正书院。清乾隆年间,邑人吴德汉迁建于城南水口山,有讲堂、文昌楼等,能容纳生徒八九十人。后来,知县卫际可认为规模太少,改桄榔山景星观为书院,更名“养正”,有敬业堂和果行、育德二斋。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县邵绶名重修。咸丰年间,乡绅蒋启贵增修讲堂,题名“讲易山房”。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旧址今为宜章县一中,书院遗迹荡然无存。

古代书院发展史上,乡贤发挥了推动作用。乡贤都是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的人物,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构成,明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掌控了特权。乡绅不等于乡贤。乡绅中有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者,称之为善绅;有胡作非为、武断乡里、欺压百姓、敲诈劫掠者,称为劣绅。当然,即使是善绅,对于施善举动,也有着不愿为外人道的远谋深算,无非是借此提高自身及家族的威望。不排除有少数善绅的乐善好施,完全不为个人与家族利益、全心全意为了乡村发展。这种乡绅贤达,我姑且命名为贤绅。研究古代书院,就会发现,自南宋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大多数书院都是善绅、贤绅捐资兴建的。

南宋绍定四年(1231),资兴县程水河畔七里柏树村曹氏家族,为培育家族人才,兴建了观澜书院。书院的创立者,就是进士出身、官至巴州刺史的贤绅曹行锡。书院面对回龙峰,左有天平仙寺钟声缭梁,右前方有笔架山和七宝山相拱,后有青松翠竹相拥,前有醽醁泉潭,两侧有河流缨带左右,又名酃醁泉书院。在历代科举考试中,观澜书院出了1个状元、6个进士。尤其是元成宗时大放异彩,11年间出了3个进士,状元曹一本官至二品,同科的堂兄弟曹一筵,也金榜题名,得二甲传胪,官至翰林学士。同期稍后,曹一本之弟曹一鉴也高中进士,曾任知州、户部郎中。兄弟联袂登皇榜。清代,张之洞为观澜书院题写对联:“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行;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

南宋咸淳九年(1273),资兴贤绅袁文敷在石山创建辰冈书院,为袁氏宗族书院。书院设义庄以供费用,设堂长掌教学,设掌庄管理经费。明洪武三十年(1397),族人给事袁克俊迁建于辰冈山阴,各家积极捐钱,增置田产,作为教学修葺之资。书院人才辈出,袁氏一门出了九位进士,其中袁玘官至刑部郎中,以清节著称,被后人称做“清郎中”。 人们相传,科考前若辰冈岭发出鼓声,则试者必中,加上辰冈岭古木苍天,风景秀丽,因而被纳为资兴旧八景之一“辰冈应征”。辰冈书院历经元明二朝数百年风雨沧桑,到清嘉庆间,终于圮废。同治二年(1863),资兴知县万时建书院于辰冈书院故址,取名“程水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程水书院为程水高等小学堂。1951年改称辰冈高小,文革时期拆除。

桂东县有所培英书院,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部分乡贤合建。书院规模宏敞,内有学舍22间,角门、大门、讲堂、含辉阁(祀文昌帝君)、倚山阁、临江楼、光霁亭、爱莲池、花园,一应俱全。乡绅郭义贤等人捐田租200石,作为先生的报报酬。道光五年(1825),乡贤拿出修燕崖桥的余资,将培英迁建于沙田清平市北石冈山。同治间,培英书院废。

雍正二年(1724),徐德泰赴任耒阳县令,乘船过耒洲渡,抵铜锣洲,发现青麓山青麓山似一葫芦,在葫芦瓶颈的岸上、凌云塔的右边,相距里许是文昌宫。文昌宫与凌云塔之间有块空地,险而夷,高而坦。徐德泰看后,心想张应星建塔以植一邑之风水,我何不办书院以振一邑人文?于是,他找到县绅黄定周、李三侯、谢彝重、梁子凤捐资建书院。他们主其事、购木石,纠工匠,备材料,向全县乡绅募捐学租田2243担,有田租669石,解决教书人员的薪俸。青麓书院培养出举人21人,恩赐举人4人,进士12人。1928年青麓书院焚于战火。1939年,湖南省政府播迁耒阳,在青麓书院、文昌阁两处旧址创办精忠学校,直到五年后省政府迁出。

耒阳官府大力支持民间乡贤力量办学,陆续建成四所书院。一是紫云书院,嘉定二十年(1815),小水铺乡贤曾宏中、曾玉川、谭宪榜、萧文发等人发起,在县南黄冈铺创办紫云书院。二是义兴书院,清嘉庆二十年(1815),县西十里洞,乡贤蒋占魁、谢龙章、郭翼之等人,创办义兴书院。三是仰高书院,同治五年(1866),上架乡绅陈耀芳出资,捐田租两百石,在上架桥创建仰高书院。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改为上架中学,笔者曾在这里就读过。四是淝江书院,光绪初年,村民在淝江与耒水交汇处的洲上,兴建淝江书院。史载,从1724年到1901年的177年中,耒阳县共考取举人18人,进士12人。

我曾到过淝江口寻找书院遗迹。当地贤绅资柏丞,五十岁回到家乡淝江口,兴建了淝江书院。王闿运写有《资柏丞先生家传》。书院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兴旺时有房四十多间,水田六七十亩。厚重的大门顶,有二龙戏珠,与两边码头石狮相呼应,寓为淝江入耒河口为龙口,淝江书院乃龙珠。书院旁边的石壁,被人称为状元壁。陈简青十六岁时求学于淝江书院,师从资笃生先生。王闿运曾赞誉简青的作文为“美女绣花”,誉其文采秀丽。陈简青后来也成为乡贤,毕生致力于办学,创办广湘中学。民国银行家资耀华先生,曾在淝江书院启蒙,后来从淝江口搭小船,东渡扶桑,留学日本,终成金融界泰斗。

清代官民两种力量共同努力,创建兴复书院5836所,基本普及城乡,打破宋元以来所谓天下四大书院的局限。朝廷颁布优惠政策,集中地方人力、财力与学术人才资源等优势,在各省省会建设好一到二所重点书院,使其成为一省的文化、学术、教育中心。新的形势下,各县知县也特别重视书院的建设,坚持官办与民办结合的发展之路。

书院的生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儒童,就是初级班。他们通过在书院学习,准备获取秀才。另一部分是已考中秀才的生员,相当于高级班。他们在书院通过深造,准备参加乡试,夺取举人。永兴县金陵书院就类似初级班,而安陵书院类似高级班。清雍正九年(1731),永兴知县刘崚生创建书院于按察司街,取名安陵书院。乾隆初,知县侯国正迁建于梧桐山凤凰宫左,此后再迁至县署东宋濂溪书院故址。知县李荣陛三迁至布政司街,前建考棚,后为书院,祀文昌,集诸生肄业其中。自乾隆十年开始,书院置学田129亩,年收租谷以供馆师束修、聘金、生童膏火及月课、酒席、纸笔之费。其址今为永兴一中操场,院舍无存,仅遗石狮置于校门前。永兴这座青山绿水的城市,竟有湖南书院、安陵书院、金陵书院、石屏书院、濂溪书院、紫泉书院、松山书院、石屏书院、三洲书院、文峰书院、梅轩书院、文塔书院、北泉书院,多达十多所。

书院的负责人叫山长,由知县(县令)或者选聘地方名儒、学者充任。还设副山长,也是本县有名的宿儒,学识渊博,协助山长工作。书院里的学长、讲师、教习、经师、监院、门子等一应人员,均有山长聘用。书院学额,少则二三十名,多则四五十名,经考试择优录用,免收学费。由于修业没有年限,生员要读到考中秀才、举人为止。因此,生员中,年长者有三四十岁,年幼者只有十几岁。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籍、八股制艺,学生要熟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郴州知州刘世喜建东山书院,三年建成,有大门、朝门、讲堂、饭堂及斋房40间。书院聘请“江南名士”狄西岩主讲。其设教,“忠告善诱,严肃整齐”,“一时担簦景从者,不但本州文人,即各属有志之士,亦皆于于而来,无不心悦诚服”。嘉庆间,捐置银钱、田亩者不断。嘉庆二十五年(1820),又并入濂溪、景贤、白莲三书院田租205.6石,以资生童膏火,规定每年二月初三祭文昌后起学,十一月初三散学,馆师束修、薪水、聘金、节仪等银269两、米7.2石,生童月给膏火银3两,看司、更夫工食银各6两,门役月给米3斗,菜钱150文。

清道光三年(1823),嘉禾知县鄢翔捐俸倡建珠泉书院,规定每年招正副课生员15名,正副课童生30名,补课10名;每月官课1次,馆课5次,正课连考3次列三等者降为副课,副课连考3次列一等者升正课;聘“人品学问优崇者”为山长,“按期讲贯经史”。后来,知县达麟兴增建珠泉亭。知县哀慧业、陈仲国相继增置田亩,聘请山长费用有了可靠保障。先后主讲者有善化吴绂荣、临武黄云汉、桂阳邓丙明、祁阳李馥、县人廖如遂等,“皆重品节”,“笃学尚志,以励士习”。今为嘉禾县一中,书院建筑尚存前厅、珠泉亭等16间。

清朝乾隆年间,清泉县建有岳屏书院,知县陈三恪创建。戊戌维新时期,曾改课新学,以应改革形势。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岳屏书院可视为解读清泉县的历史密码。据清编《湖南通志》记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把衡阳县以“路当要冲事繁难治”为由分东南之境置清泉县,西北为衡阳县。清泉县就是今天的衡南县,因境内有清泉山,为酃湖水之源,以此山名取清泉县。史载,清泉县贡生蒋文璋的儿子蒋一璁考中进士,致仕回乡后,与贡生蒋文诱、蒋一现捐银六百两,捐田租以为膏火,创修东洲书院。乾隆三十九年,他又与知县陈三恪取东州书院、白沙书院之材,建成岳屏书院,士林感颂。

清光绪十年(1884),桂阳县邑人、兵部侍郎陈士杰带头捐资,在大凑山南麓建成龙潭书院(今为桂阳一中)。书院有讲堂、大花厅、至圣殿、文昌祠、奎星楼、斋舍等。书院订立学约12条,章程19条,规定招生“按捐定额,凡一团一族有捐钱至八百串以上者,永定课额一名”,“另设公课四名,通州人士皆得与考”;肄业生由知州甄别录取送院,每三年甄别1次。时山长为“湘中夙学”文纬,其学重训诂,“朝夕与诸生网罗旧帙,驰骋百家,以求各有心得而后已,暇则涉猎徘偶、声律之学,以备选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书院改为中学堂,民国改名省立第十四联合中学。

书院是历史的缩影,见证了风云变幻。书院的兴盛与衰废,折射古代文化教育的变迁和社会激荡变化。耒水之滨那些弦歌不绝的书院,早已随着岁月风雨而消失,它们留下的历史印痕,宛如璀璨的星辰划过湖湘文化的高空,留给后人无穷的追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