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济华的头像

陈济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24
分享

那片辽阔海疆

己丑年腊月初六,这天刚好是2010年元旦。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过,我从湛江就匆匆来到羊城广州。在一片晨曦中,我悄悄地融入广州这座大都市的街市人流,直奔广州伯爵酒店而去。国东贤弟安排,让我下榻在这里。就是因为我这一次广州之行,使我与陈钊和陈国东相会于广州。我觉得这纯粹是一种缘分与巧遇。因为我们三人,都同属福建莆田移民,都同属南宋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之后裔。我真的想不到,在历经数百历史沧桑之后,我们同出一门之族兄族弟,终于有机会走到一起来了。

  趁着新年这美好时光,我们畅想新一年的打算与美好祝福。我们兄弟之间,在一起融洽交流,一起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交谈着,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军事历史、风土人情,无所不谈。真乃是其情融融、其情乐乐啊。

来自广东廉江横山青水村的陈国东,戊午马年生人,虽年纪犹轻,却是在商海闯荡多年的一匹快乐而勇敢的骏马! 而且,他一直打拼在化妆品行档里,是一名行家里手。 他早年毕业于美术学院,毕业后虽曾在一家公司里搞过美术设计,但他永远没有满足自己的追求,最终干上了研发、生产和销售化妆品这一行。看上去,一副黑边眼镜架在他的脸上,使他更显风流和神彩飞扬。在过去的岁月里,国东贤弟曾与他人合作经营,成功地推出一个注册商标为“白大夫”的化妆品系列。这个“白大夫”品牌化妆品,曾经占领过中国化妆品大半有多的市场,名噪一时。仅是一年的广告量,投放就超亿元!商海峰回路转,在成功与欣喜面前,国东贤弟审时度势,另辟蹊径,创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化妆品公司——广州市汇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行投资兴建3条化妆品生产线,生产“莹姿”牌系列化妆品。现在,国东贤弟在郑州成功地召开全国订货会,产品又正式投产上市了,他要开创真正属于自己品牌的系列化妆品!在琶洲公司总部,国东贤弟向我道出了他心中真实的想法。是啊,在商海大潮中,不进则退,只有以变应变,以不变应万变,才能顺乎商海之潮流,才能永远战无不胜!

国东贤弟向我推介了陈钊贤兄。在元旦这天晚上,我与钊兄终于相会在国东贤弟的寓所里。

陈钊贤兄,生得一表斯文,长着中等的个儿,有着匀称的身材,谈吐温文尔雅,语调在平缓之中显得深沉而成熟。可以说,我与钊兄真是一见如故。钊兄两脸露出真诚笑容,双手合什向我做作捐礼状。他十分周致礼貌地说:为兄久仰大名,今日兄弟相见,实属难得!我对着钊兄,满面笑意,如迎春风,如临甘露:人生相识早来迟,迟来相识未见晚,他朝一但喜相逢,莫道相知更深长。

钊兄,来自广东著名的建筑之乡——吴川黄坡乌坭村。在建筑这个行业里,陈钊贤兄打拼了近30年。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陈钊贤兄就勇敢地从吴川吴阳那蒙村闯到广州来打拼。陈钊贤兄虽然在施工队里干,但他为人勤奋,又聪明好学,很快就在施工队里当上了施工员和技术员。他不但会放线,而且还会看图和设计,建筑行当里的活计,他样样在行,道道精通。可以说,他这些年来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饱尝了人间沧桑冷暖。

在与钊兄与国东的交谈中,又使我忆起南宋末年的一些风云岁月来。

古时的雷州半岛,由于地处南蛮,人烟稀少,所以成为历代朝庭流放被贬官员之地。在唐宋以前,当地主要土著为古百越人。到唐代,朝廷有计划地“徙闽民于合州”(唐代的合州,辖今徐闻、雷州、遂溪等县、市),开始了闽民开发雷州半岛的历史。至宋代,已开始形成一些莆田人卜居的村落。

据湛江师范学院吴建华教授在其《雷州半岛文化初探》一书中介绍——

莆田人大规模迁徒雷州半岛,是南宋末年的事。德祐二年十二月(1277年元月),莆田人南宋状元、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陈文龙归守兴化军(辖莆田、兴化、仙游三县)抗元,不屈身死。其叔陈瓒倾家财300万缗航海助张世杰军抗元,及陈文龙就义,发民兵攻复兴化军为文龙报仇,封知兴化军事,元兵复来攻,力尽被执,不降,被蒙将车裂五门,壮烈殉国。陈瓒之子若水,被张世杰召为督府架阁。

我向陈钊贤兄和国东贤弟大致勾勒出先祖自福建莆田入粤至雷州半岛栖居的历史路线图来。

陈文龙之四子梦麟,在抗元中战死沙场。不久,文龙因部将林华出卖,引元兵入宅,不幸被俘,最后不屈身死,精忠报国。梦麟之子八宣、汝楫率族人乘船同辅南宋幼帝 从福建南下广东湛江硇洲岛,后至粤东崖门,帝溺水而宋亡。八宣、汝楫率族人沿海南下,除一部分留在新会外海(今属江门市)外,有的定居海南,其余的散居于化州、吴川一带。

八宣,为文龙之孙——文龙四子梦麟之长子。

八宣,生三子:正、宝、经 (伯镇)。

陈正、陈宝、陈经(伯镇),共兄弟三人。他们从小就聪慧过人,勤奋好学,终学有所成。他们兄弟三人均官至教谕一职,故史称,陈正为大教谕,陈宝为二教谕,陈经(伯镇)为三教谕。

陈正,卜居坡头米稔村,是为米稔村之始祖也。其后裔大多聚居于吴川和坡头一带,如有的迁至吴川吴阳的那蒙村和蛤岭村,以及黄坡的平城村等。

陈宝,则迁居于廉江之乾案村,是为乾案村之始祖也。其后裔大多居住于廉江和化州一带。陈宝之后裔,再由乾案村迁至于廉江横山之青水村等。

陈经(伯镇),初为石龙县(即今化州市)教谕。陈经宦满后,在一次出游中,看好吴川东南鉴江出海口这片风水宝地,遂卜居于吴川之乾塘村,是为乾塘村之始祖也。

梳理了这样一条历史脉络之后,我们都已能明白过来。陈钊,为陈正之后裔也!陈国东,为陈宝之后裔!而余则为陈经(伯镇)之后裔也!

据粗略统计,现在八宣之后裔,已在湛江地区形成了数百条村庄,总人口超过30万人。

啊,这就是先祖长长的一段迁徙的历史!这就是先祖当年从福建沿东南沿海顺流而下的一段悲壮的漂流史!先祖是因为南宋王朝的灭亡而在雷州半岛上隐居下来的。

滔滔南海,翻滚着汹涌波涛,日夜沸腾生生不息,可是彰显了先祖那一段悲壮的历史?面对苍茫的南海,我激越的思绪飞扬在蓝色广州湾的上空,深深地思索着:南海!南海!中国的领海!海疆,海疆,中国的海疆!

滔滔的南海,疆域辽阔,物产资源丰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蓝色的国土上,千百年来,我们的先祖以智慧般的滔略,耕耘在这片神奇的蓝色国土上。

大约从汉唐时起,由于当时中国的造船业比较发达,所以中国人就向南海发展。在南海的各个岛屿上,南海至今仍有30多个岛屿上面还散落不少中国各个朝代的青花瓷、盘和碗等大量文物。

明永乐年间,郑和曾率领浩浩船队先后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国史无前例的航海历程!中国人在那时就已征服过南中国海!据《明史》郑和传载:“永乐三年(1403年)6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域,以次遍历诸国”。

据史料记载:明皇长孙朱允炆,君临天下,为巩固皇权开始削藩,燕王朱棣首当其冲。为了生存,朱棣被迫装疯买傻,饱受屈辱。郑和的结拜姐姐宋莲芯,也被奸臣所谋。朱棣在绝境中毅然率领八百壮士起兵,展开了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尤其在郑村坝一役,郑和奋勇救朱棣于危难,从此更被燕王视为心腹。

朱棣开元登基后,决心直追汉武唐宗,开创一代盛世。登基之初,他悄然改变朱元璋的禁海国策,任命是年35岁的郑和为统率大明宝船队下西洋的钦差总兵官。 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27000之众,从南京、太仓一带至福建长乐太平港扬帆出海。庞大的大明船队,从此开始长达28年的海外宣扬国威和寻求贸易的远航。

朱棣是大航海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从船队出海的第一天起,他就在陆地上指挥、控制和支持着这一伟大的航程。他下令在江浙、福建、广东、湖北一带造船,并在全国范围扩大瓷器、丝绸、茶叶等出口货物的生产。同时,借大航海之机实施永乐中兴,开始编纂《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他还微服私访,恢复生产,与民休息。徐皇后也励行节俭,并抱病亲身劝桑。从而使国家迅速实现了复兴,为下西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

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此间,郑和船队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打击在南洋地区多年为非作歹的海盗。郑和率船队与其斗智斗勇,终于肃清了南洋地区横行多年的海盗,为大明王朝打通了与南洋诸国航海通道。其间,大明宝船队访问了南洋和南亚的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古里、旧港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均推行和平外交,迅速发展和壮大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尤其与当时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南部海域地区的人民结成了亲密关系。

在我的记忆中,南海的界定范围,大约是从台湾以南,一直到马六甲海峡以北,从菲律宾以西、越南以东,到中国三亚以南这一大片海域。从西太平洋向日本、韩国、朝鲜、中国以及美国的西部,阿拉斯加,然后前出印度洋,经苏伊士运河,过地中海到欧洲,再到大西洋和欧洲,这是一条重要的航线。而南中国海在这条航线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历来为兵家所青睐的一个重要战略通道。

说到南海海疆,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段历史。上世纪的1934年初,中华民国成立一个水陆联合调查委员会,负责对南海的海疆进行划界。这个水陆联合调查委员会经过近两年调查,至1935年底,已基本调查清楚,南海有多少岛屿,在哪儿划界,它们的方位在哪里等等。随后,中华民国政府就把南海所有的岛礁进行了命名,从而划清了中国在南海所有岛礁和沙洲的边界线。

南海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石油和天然气等水下矿物资源储存甚丰,而且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使得这一片海域日益变得纷争起来。沿海诸国,对这一片海域各自的领海、大陆架和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出现了诸多争端。这种纷争,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尤显激烈。这就是沿海诸国所涉及到的领海和海疆划界问题。

时光悄悄流转而逝。历史的门槛终于跨进21世纪。在新世纪之初,中国政府已将南海海疆问题提升到一个关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的战略性问题,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必须对中国南海海疆进行测绘,重新划定海洋基点。陈钊贤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幸参与为中国南海海疆划界这一重要国防工程施工的!

这件事要从2005年的夏天说起。其时,陈钊贤兄尚供职于湛江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整天在各个建筑工地里奔忙。一日,他接到海军一名首长电话,说有一项重要国防工程需要选择一些有经验和信誉度好的施工队进行施工,问他愿不愿意承领这一施工任务?陈钊在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当下心中就不禁大喜,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了。

随后陈钊了解到他所要承接的这项国防工程,就是要将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点”字样的界碑,立于规定海滩的位置上。这块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点”字样的界碑主要作用,就是以界碑为基点,向大海外延伸12海里,以此来确定国家的领海海域。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整个海洋可划分为内水、领海、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海域。其中,领海和内水属于国家领土范围,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则组成国家管辖区域。中国主张12海里领海权,即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12海里外就不是中国领海。而专属经济区,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200海里。大陆架,为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行使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了解到这项国防工程的重要性后,陈钊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他立马与部队负责这项国防工程的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就具体进场施工事宜进行了衔接和做了周密部署。

夏天的海南岛,白天耀眼的阳光让人感到十分的刺目,毒辣辣的太阳直射地面蒸发出来的那股热浪更是让人感到难受无比!尽管海风嗖嗖,但依然是闷热逼人。陈钊就是在这样恶劣环境的高温天气下随施工部队一起进驻海岛荒滩施工现场而正式展开紧张的国防施工的。陈钊先后在海南岛鹦歌海和昌江县昌化镇的荒凉的海滩上挖井灌浆浇铸了安装了5块中国南海海疆海洋基点界碑。但他这个中的艰辛却鲜为人知!

这些用花岗岩石制作成的界碑,高1500厘米,宽860厘米,每块重达2吨多。要将这样一块沉重的花岗石从陆地搬移至海滩立桩点,因海滩松软的土质,在搬运中则无法利用现代机械设备来进行作业,只能靠土办法,运用杆杠原理,用一些粗壮的马尾松原木垫在下面,用人工扛拉来滚动这些树杆,艰难地将躺在这些原木上面的花岗石碑一步步向前推进,直至推进至规定的测量地点为止。在搬运花岗石过程中,陈钊常常与工人们一起扛抬,从不计较工作的辛劳,在烈日暴晒的海滩上接受高温的蒸烤,每天都是大汗淋漓湿透衣衫,他身上穿着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有时候,拉动原木滚动,一不小心,陈钊和工人们的手脚就很容易被滚动中的原木所压伤,那种疼痛的滋味,着实让人难受。

因为是在海滩上施工,所以要根据海水涨潮的规律来安排作业,有时遇到台风季节,还要停工等待潮水退潮。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不知耗费了多少宝贵光阴,有时,从挖井到灌桩到浇铸安装好一块花岗岩石海洋基点的界碑,往往需要长达一个多月时间,但是,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为了早日安装完成中国南海海疆海洋基点界碑,陈钊仍然很乐观地接受这种艰辛而又寂寞的等待。陈钊与工人们一起,只是在海滩的边沿搭上一些简易工棚,吃住全在这里,甚至有时还在荒滩上露宿风餐。当陈钊与工人们好不容易将将花岗岩石碑移至规定地点时,他们接着又开始了十分艰难的施工。陈钊要带领工人们在退潮后海滩露出坚硬的礁石上,要用人工敲打钢钎穿凿一个9米深的沉箱式深井,并且还要把深井里的沙泥和石块清理出来,其作业之艰苦和工程量之大,则是常人所难以想得到的!陈钊与工人们把深井挖好后,又紧接着开始日夜不停的紧张的混凝土浇铸灌桩施工,直至把桩子灌铸好,并把刻有“中国海洋基点”字样的界碑按规定的高度和标准尺寸安装固牢完毕为止,才算完成这项工程任务。每当完成一块中国海洋基点界碑的安装,每当看到在界碑上刻下的“中国海洋基点”六个鲜红而苍劲有力的大字,陈钊在心中每每就充溢起一股由衷的自豪感来!

对从事这样一项国防工程施工,陈钊有他自己的看法:这项工程的本身,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作为一名商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可以毫不足惜地牺牲其经济利益而担当起国家的道义!这就是陈钊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就是陈钊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所需要作出的奉献!

是的,在人的一生中,能有一次机会为祖国国防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种无尚的光荣!

滔滔的南海,那片辽阔的海疆,你可记下了来自中国广东吴川黄坡乌坭村的陈钊为祖国国防事业而在那里淌下的艰辛的汗水和洒下的闪光的青春足迹呢?


                                                                   写于湛江南三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