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花开花落,转眼间,又一年中秋如期而至。
中秋之夜,风清云淡,一轮明月,高悬碧空,华光如水,让人感到妩媚而不失婉约,清新而透出高雅。那诗情画意般的中秋月,一片皎洁、一抹清冷、一缕相思浸润着我的岁月,感染着我的心灵,拂去我心中的失落与惆怅。这一刻,总有一些情愫,撩着心弦,让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油然而生。正是那轮圆月,见证了我甜蜜的回忆,诉说了我不尽的情思,传递了我深切的眷恋......
独倚窗前,看清风舞弄圆月,很是逍遥而惬意。一轮明净如水的中秋月,流淌着温婉的遐思,泼洒着浅淡的水墨,向世人徐徐舒展了一轴包含盛情的画卷。月光的清辉翻过院墙洒在地面上,满地流银。一颗颗亮闪闪的星星,镶嵌在黛色的夜幕上,像熠熠生辉的宝石。树木投下影子与大地相依,微风拂来,树影斜斜地摇曳,跳起了柔美的舞蹈。苍穹中繁星点点像千万盏孔明灯,又像一眨一眨暗送秋波的明眸,熠熠生辉。掬一捧月光,放在手里,收进心里,感觉那一丝丝清凉溢满全身。品读月色,如饮一杯清茶,袅袅四溢,沁人心脾;又似一泓清泉,低吟浅唱,流入心田,让我疲惫的心得到一份安抚和慰藉。
打开历史的钩沉,发现咏月、诵月的文人墨客浩若烟海。在他们一篇篇优美凄婉的诗词曲赋中,把中秋月描述的那样鲜活动人,尤显亲切、生动,如陈年老酒散发着醉人的清香。人人皆知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行云流水一般的诗句,至今还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儿时的中秋节,在乡村中度过。记忆里的中秋月光,柔柔地洒向大地,洒向那温馨弥漫的庭院,山村、田野,好象一座座逼真的玉雕,庄严而美丽。一家人来到庭院葡萄架下,围坐在小桌旁,就着芳香的土地,赏着皎洁的月色,有滋有味地吃着月饼。母亲还给我们兄妹讲述吴刚、嫦娥、桂树和玉兔千年不老的故事。想到月儿,是那样哀伤,那样凄迷,那样的动人,让我充满了神秘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萦绕耳际的是嫦娥奔月,渴望自己是那温顺可人的玉兔。一时兴起,奔跑在碎石泥土铺就的小路上,仰望着天空的明月,在清辉里跨步心情格外高远,懵懂的我,在月光下独自尽情挥意。童年的中秋月,编织了我的憧憬和梦想。
十八岁参军,远离故乡和亲人,我记不清有多少个中秋夜,不能与亲人一起赏月。每当他乡望明月时,才明白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寄托思念、亲人的深情。有一首军旅歌曲《十五的月亮》,从1984年创作发表到至今传唱不衰,其中歌词“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成为一个时期的流行语。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情感认同,连许多海外游子也通过唱歌来寄托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天涯路远,明月寄情,宛如一湾醇香流溢的乡情酌满了晶亮的酒杯,如碧玉、似水晶,清纯剔透,勾兑着浓浓的相思和淡淡的伤感,深情而酸楚,敲击着每一位游子的心灵,沉淀和诠释千万年不眠不朽的乡情,是那样的痴情、那样的炽烈!
一轮洗净铅华的圆月以它惯有的沉静向人世间播洒着充满诗意的光辉。没有春的奔放,没有夏日的激情,处处充满着庄重和温馨。明净如水的中秋月,流淌着温婉的遐思,泼洒着浅淡的水墨,向世人徐徐舒展了一轴包含盛情的画卷。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那银白色的底线至纯至真的抒写出岁月留下的亮色,用纯洁无瑕的洁白诉说着年轮里凝聚起来的故事。它更是一个绝妙的载体,给了人们无限的寄托。
往昔恍然,又身置于月光下,仰望那轮圆月,月儿历千古不改行色,亘古不变地朗照,令我欣悦的情愫蔓延于夜空,一丝颤动震过心灵。其实,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心不同,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悬着一轮明月。不同的岁月,不同的心境,对月抒怀,感触截然不同。如今望月,少了懵懂幼稚,多了睿智成熟,流走的是岁月,收获的是经典。在赏月、品月的幽静里,与月光轻盈慢舞,与月光皎洁相映,细细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妙,感受着生活的真谛,感受着人生的百味。
我喜欢中秋月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夜未央,情浓浓。拈一缕柔情,听心语呢喃。月照长空,品你如诗,总有品不完的清韵;读你如画,总有读不尽的意趣。几多期待,几多感慨,就让我们静守中秋月的明朗,放下烦恼,去掉忧虑,怀着释然的心态,珍惜亲情、友情的温暖,感悟人生的绚丽多彩,心无旁骛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