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宫宝涵的头像

宫宝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23
分享

骆驼草

骆驼草

1969年初,我参军入伍到新疆马兰基地,曾与战友们多次进入罗布泊执行核试验任务。每次走进那广袤的沙漠戈壁,犹如进入了原始荒野,满目苍凉,很难寻觅生命的迹象,却能看到与内地不同的一种植物,展示着独特风格和倔强,一簇一簇的绵延向远方,它就是骆驼草!

骆驼草,顾名思义,它是骆驼最爱食用的植物,又名骆驼刺。它看上去高不过一米,一棵棵、一丛丛、一片片,迎风而立。它们的生存能力极强,不畏风沙,不怕干旱,不惧盐碱。给荒芜的戈壁滩带来一抹绿色的生机。人们都称它们是沙漠上的“勇士”、救命草。

走近跟前慢慢地观赏,骆驼草就象一件天造地设的神奇画作。它的枝茎上长着很多刺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绿叶上有无数的细毛衣针般的长刺,根部呈褐黄色,梢头几乎都是嫩绿色,生机勃勃;一片片黄豆般大小的卵形叶片,或墨绿色,或嫩绿色,或鹅黄色,密密匝匝地包围着茎杆。此外,它的枝丫间还吐露出无数的小花朵,有红的、粉的、黄的,虽没有馨香,却也透着娇羞的美丽。

凝望这一株株骆驼草,让我反复揣度:它身处生命的禁地,却表现出一种傲然不可侵犯的尊严。狂风也好,烈日也好,干旱也好,飞沙走石也好,都耐何不了它。用手攥住一颗裸露在外面的骆驼草根茎,想试一试它根系的承载力量,但任凭我使出浑身的力气,它竟然纹丝不动。原来骆驼草以顽强的毅力,将自己的根盘亘交错,悠悠迂回,深深植入地下一米、两米、五米、十米、二十米……直到与地下的湿气相接,直到与沙滩的血脉相通。

眺望远处,那些绿绿的都是骆驼草,枯黄的也是骆驼草。枯黄是因为干旱缺水,但它们并没有死去,它们的根系深深地扎在沙石的下面,只要有一点点水分,就会马上转为绿色。骆驼草,是戈壁滩上的奇迹,是荒漠中的骄子。它们以粗犷、倔强、坚韧的个性,一种不息、不死、不灭的精神,向人类诠释着生命中蕴涵的一种壮烈、一份坚韧、一腔豪迈……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为完成核试验任务,部队驻扎在鸟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平静的夜,突然狂风四起,空中的哨声忽大忽小、忽远忽近,风沙把门窗敲打得叮咚作响,似乎要把整个帐篷吞吃掉。突然发现帐篷的一角坍塌,我们几个人手拉手跑到外面查看,大风卷着泥沙根本睁不开眼,到跟前才知道原来固定帐篷的绳子已断。待天亮风停后,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门前的沙石清理干净。抬头一望,只见周围到处一片狼籍,唯有那骆驼草却依然挺立着,它的杆,它的枝,还有它的刺,正蓬勃向上,好像准备迎接新的考验。

当年的军营是我梦升起的地方,是我锻炼成长的地方,我的青春之歌在这里唱响,我的青春之梦在这里绽放!从我走进戈壁滩那一天起,我的视线就一直攀缘在那一株株骆驼草上。它们在恶劣艰苦中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没有杨柳青,没有松柏长,我们生长在无际的大漠上。原有多高,我们生长多高;水有多深,我们根扎多长。我们就是那骆驼草,忠诚守护着可爱的家园!”这一首军旅歌曲的优美旋律时常在我耳边回荡......

我军旅生涯18年,常以骆驼草为伴,度过我一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正是这狂风吹不倒,砂砾埋不掉,酷暑袭不蔫,严寒冻不死,干涸旱不枯。在大漠戈壁,骆驼草,以一种不息、不死、不灭的精神,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不屈与顽强。这是骆驼草精神,也是立足艰苦环境不言苦,无怨无悔,默默坚守的军人精神。

在罗布泊进行核试验,我身为防化兵,曾有十几次近距离核试验现场,参加各种类型的核试验安全防护工作。为了完成任务,不怕苦、不怕累,早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那时只有一个念头,完成上级组织分配的任务,为中国核试验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最大的心愿!

50年前的蘑菇云已经飘散,我国政府为了推动核裁军,郑重向全世界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暂停核试验。但核试验基地的官兵们创造的光辉业绩,冲锋不止的精神状态永远不会忘记。每当想起当年我也曾为中国核试验成功做过奉献时,心中总是涌起一份骄傲和自豪。现在我虽然离开军营,但那份难忘的经历早已融入了我的生命,定格在我的心灵深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