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宫宝涵的头像

宫宝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03
分享

乡村腊月

乡村腊月

日子过得飞快,一眨眼,又到了一年的尾声。腊月来了,走进了城市,走进了乡村。腊月,是一个多情的月份,每当我踏雪挂霜,走进这个特殊月份的时候,心中总不免多出一些期待、兴奋与感慨。从小在乡村长大的我,18岁参军入伍到部队,转业后又入住城市,一直认为,不管你走到哪儿,要想寻找最纯正的腊月底蕴,非到乡村莫属。

进入乡村腊月,湛蓝的天空总是盘旋着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浓厚的喜庆气息,一条小路、一座房屋、一坎山坡,一片洼地,一棵树木,一株枯草都能绽放出腊月激情、腊月的芳香。正如鲁迅先生《祝福》中所说的那样:“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是天空中也现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童年的乡村腊月,是那么古朴、那么绵醇、那样诱人,给人带来的是期待、是梦幻,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一迈入这腊月的门槛,平静的乡村便开始沸腾起来,有了节日的气象。最开心的是孩子们。我与伙伴们便在村里成群结队地疯玩。“娃娃娃娃你别闹,进了腊月就放炮,男娃女娃嘴别馋,杀了猪后就过年。”在这稚嫩的童谣里,迎接过年大幕就拉开了。辛苦劳作一年的农民,平时压在箱底舍不得花用的血汗钱,这时也要拿出来花一番。再穷苦的人家也要购买过年的物品,除食品之外,还有鞭炮、对联、年画和灯笼,更要为孩子备些礼物,哪怕是一件新衣、几颗糖球,也会圆了一个乡下孩子一年的梦想。

宰猪,是乡村腊月的一个亮点。在普通农家,每年能宰上一头年猪是一家人“运程”好坏的象征。“年猪”,据说是专门用于过年食用的猪。这头猪在快进入腊月的时候就开始“贴”食,即喂精饲料,用最短的时间把猪喂得膘肥体壮。这时候的猪好像已经感觉到它的厄运的降临,行动缓慢,斯斯文文,少了往日的潇洒和活泼。到了宰杀期临近,能看到猪的眼槽里流出的一股泪水,看起来真的有点凄楚,可是,就是因为它的奉献,装点着人们年的氛围。每当看到大锅里烀猪肉,我站在锅台边,紧紧地盯着锅,闻着那飘出的香气,不知不觉地唾液流出。母亲在旁边看了,便会掀开锅盖,用筷子扎出一小块肉给我,顾不上烫嘴狠狠地咬下去,满嘴留香。

那时乡村人生活困难,平时豆腐很少吃的。进入腊月,不管平时多么节省,家家都要做一道豆腐,整个腊月菜谱,煎炒烹炸都离不开豆腐。那时做豆腐的工具是石磨。石磨,现在农村很少见了。就是两块直径一米左右,约20公分厚的圆石摞在一起,放在一个比较牢固的架子上,上面的一块中间有一个圆的孔,边儿上对称着插着两条木柄,也叫推把,下面的石磨边上有一孔,把黄豆和着水从上面石磨中间的孔放进去,推动推把转动圆石,白花花的豆浆便从下面石磨的孔里流出来了。然后把豆浆放在大铁锅里煮开,用卤水点成豆腐脑,再把豆腐脑舀入“豆腐箱”,压一块重物,豆腐就做成了。后来村里有了电,很快又有了电磨,也就告别了用石磨做豆腐的历史。但是每次见到豆腐上桌,还是会想起过去腊月做豆腐的忙碌场景,更会想起四处飘荡的豆腐香味。

转眼就到了腊八节,从那时开始,登上了“过年”的第一个台阶。这一天,母亲必定会早早地起床,把精心备下的大米、小米、豆子、核桃、栗子、花生等放在铁锅里用小火慢慢的煮。当锅里冒出的白气,伴随着“啪啪”和“咕嘟咕嘟”的有节奏的响声时,我与妹妹总喜欢围拥在母亲的身边,或用冻得发红的小鼻子嗅嗅随着粥的热气弥漫过来的香味,瞬间蠢蠢欲动的口水流到嘴边。舀一口含在嘴里,清香瞬间溢满舌尖,吞下去,只觉得有一种暖。母亲熬的腊八粥它已经深深地溶入了我的生命之中。

腊月像是一辆从远方驶来的列车,风驰电掣,直奔年关。到了腊月二十左右,集市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都是置办年货的人。所有铺面里都布满春节的商品,琳琅满目的年货给市场穿上了年的新装。男人们买烟酒,购置年货礼品;女人们选衣服挑鞋袜,急匆匆不亦乐乎;孩子们买玩具、购花炮,手舞足蹈。集市上的喧闹声、叫嚷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声音的海洋。给乡村腊月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与生机。

不时,乡村道上过来一支娶亲的队伍。由农用机动三轮组成的娶亲车队,披红戴花,满载着嫁妆,排成长长的一溜儿,既排排场又热热闹闹,一点儿也不比城里人结婚的场面逊色。蓝天白云下,唢呐声声,一张张笑脸阳光般灿烂。后来才知道,腊月是婚嫁高峰,一进入腊月,每天都是好日子,村里隔三岔五,娶媳妇的,嫁闺女的,迎来送往,娶媳迎亲,好不热闹,成为乡村一道最热闹、最亮靓丽的风景线。

乡村东头老槐树下,总是不约而同地聚集着很多人,他们看似平淡地聊着天,其实心里都暗涌着一份焦灼的思盼,父思儿、母盼子、妇望郎、夫念妻;羞涩的姑娘则怯生生地站在远处,使劲揪着辫梢,深情地眺望着渐渐模糊的小路,焦急地期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眼看日落西山,突然,有人说,来了!只见影影绰绰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正是村上外出打工归来的年轻小伙肩扛手提大包小包回来了。前来接应的亲人们不管他们是满载而归,还是行囊空空,只要平平安安回家过个团圆年比什么都好。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灶王爷上天。相传灶神专管人间厨房烟火,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回报人间的生活情况。在这一天晚上,家里的女人要把厨房里的锅台、灶堂打扫洗刷得干干净净,在灶头上点起“青龙过江”的灯,彻夜不灭。把糖、果、瓜子等食品盛于盘中,为灶神饯行。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这些流传在世间的习俗,把喜迎过年欢快忙碌的景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到了腊月十五,母亲就开始忙活蒸年糕了。首先挑选上好的黍谷,母亲用簸萁、箩将杂质和干瘪的黍谷一遍遍地剔除干净,再用石碾子脱去康,然后把黍米在水里浸泡一整夜,晾干后在石碾子上碾成粉,掺入煮熟的枣或红小豆,和成粉团,捏成窝头形状,在笼屉上铺一层槲叶,将做好的生年糕放置在笼屉上蒸。蒸年糕用的是大铁锅,烧的是木柴,蒸出的年糕既有黍米和枣的香甜,夹杂着木柴的香味,那种复合的味道和现在从超市里买的年糕大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体味和想象的。那时蒸年糕要蒸好多,既用来馈赠亲友,还要储存起来慢慢吃。

二十五那天大扫除,全家老少齐上阵。等把院内院外,犄角旮旯打扫干净了,又跟着大人的屁股后面清扫屋内,擦桌子抹凳子,土炕换上新炕席,又买来的年画贴在墙上。院子屋里的活忙碌完后,母亲端过来一盆浆糊,父亲便领着我们挨个儿门口贴春联,对联一贴完,过年的喜庆劲儿马上就出来了。整个院子透着新气,换上了新装。父亲的脸上也见到了久违的笑摸样,笑呵呵围着院子来回踱步,美滋滋地欣赏、满眼的欣荣。

与母亲一起贴窗花,到至今我记忆犹新。将旧窗纸换了,打好面浆,重新糊上白纸,再在一个个小格子里,贴上一对对五颜六色的窗花。真不知道民间艺人们是怎样放下锄头,用那样粗糙的手,剪出这样神形毕肖的花鸟虫鱼来的。那种巧妙,真是让人看不厌、爱不够。特别是那一只点缀在白菜上的蝈蝈,从它那悠闲的姿态,使人仿佛听到了它的高声歌唱,为画面增添了音乐旋律,有了动感和灵气,它是整幅窗花的灵魂所在与点睛之处。蝈蝈为画面增添了活力,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寓意着人们安逸的生活,与祥和的气氛。一幅幅窗花就是这样地带着蓬勃的春的气息,开遍千家万户的窗口,点亮人们心中对美好日子的向往和希冀。

腊月的日历一页页的撕去,除夕的日子也就一天天的临近。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让银装素裹的乡村更加欢乐和祥和,大红的春联在瑞雪的映衬下红红火火格外醒目!乡村里开始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两响炮、闪光雷、大地红、烟花,孩子们你追我赶地放着叫着跳着笑着,炮声叫声笑声汇成一片,炸响了萧条的乡村,缤纷了寂静的夜空,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硝烟味。随着这硝烟味越来越浓,年也越来越近了。

腊月三十过大年,我像出了笼的小鸟,穿上母亲做的新衣,无拘无束地在房前屋后疯跑着。父亲买来的鞭炮舍不得成挂的燃放,把它拆散一个个地点燃,每一声响都是那样地悦耳动听。当看见父亲去门口将一挂鞭炮悬挂在一根竹竿上点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才知道时过中午,要吃团年饭了。一顿团年饭,便是过大年的主题曲。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炖菜、炒菜、凉菜样样都有,当然,那盘红烧鲤鱼是不能少的,因为“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年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骨肉亲情的快乐。 

到了晚上,也就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夜,母亲将花生拌着沙子在铁锅里炒,随着铁铲的搅动,受热的花生在跳动中发出哗哗的响声。这时母亲口中便念念有词:“腊月三十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其中苹果少不了,叫作“平平安安”。最令人欢乐的是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钢镚儿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到了子夜,各家的鞭炮都要拿出去燃放,把年夜衬托得异常热闹。我与小伙伴们早已约好,打着灯笼,一起出去观赏。大街上,胡同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我们追逐着、比试着,看看谁的灯笼最美,谁的灯笼最亮。

难忘的年夜总是过得很快。天亮了,人们开始相互拜年,整个乡村又在年的气氛中沸腾起来。在乡村,拜年可谓是整个节日期间最富年味的民俗活动了。乡村拜年,与时下所说的拜年是大不相同的。现在拜年无非就是见面时互相问候一声,讨个吉利罢了,而在乡村拜年却要讲究得多,也庄重得多。首先要给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们拜年,这时长辈们给孙子儿女们分压岁钱。然后跟在父亲后边去给长辈亲属们逐一拜年,最后是给村子里左邻右舍所有熟悉的人拜年。这样一趟下来,虽然很累,但我的兜里却塞得满满的,从压岁钱到糖果、饼干,真是应有尽有。天气虽冷,但我心里是热乎乎的。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村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断地给腊月注入更多的新内容。如今的乡村腊月,有些场面和氛围已渐渐离我们远了。腊月淡了,年味也淡了,是耶!非耶!不好妄下结论。我倒觉得这一切全在于一种心态,一种感悟,一种追求。

现在所流行的微信拜年,非常便捷,可免除走访亲友劳顿之苦;闭路电视近百个频道任你选,令你眼花缭乱,不知看哪个好,特别是大年三十春节晚会给人们文化生活增添了亮点;更令人惊奇的是,全家老少、亲朋好友走出家门,到酒店吃团年饭,个别有条件的家庭还去外地旅游观光,欣赏人文景色,既愉悦心情,开阔眼界,又丰富了知识。似乎人们都知道,进入腊月不在是仅仅吃好喝好玩好,而是融入更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变成在民俗基础上的精神盛宴……

乡村腊月,是民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古往今来,源远流长,如百年陈酒,窖香浓郁,醉人肺腑,品不完,尝不够;乡村腊月,来得风火火,走得急匆匆,留给人们多少温馨的回忆,多少美妙的憧憬;乡村腊月,充满了温馨、祥和、喜庆、吉祥,也孕育着来年的希望。正是有了它,乡村人才年年过得有滋有味,魅力无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