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倪旭生的头像

倪旭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11
分享

《三个和尚》的启示

某日晚饭后,突然想起要听甘萍的《三个和尚》。立马上网搜索。十一岁的儿子赶紧凑了过来,他很快就被电脑屏幕上那充满童趣的画面、优美的歌声所吸引。从此后,他也时不时地哼唱几句《三个和尚》,也成了甘萍的“铁杆粉丝”。

《三个和尚》的歌词,说浅显也浅显,它直白得如同一杯白开水;说深奥,还真是深奥,一般人真难以透彻它的内涵。“一个和尚挑呀么挑水喝”。如果他一天到晚不挑水,他非渴死不可;“两个和尚抬呀么抬水喝”——绝对公平、公正,每人出一半的力气,每人喝半桶的水。“AA制”就是好!谁也不吃亏,谁也讨不到什么大便宜;“三人和尚没水喝,没呀没水喝”。这里面的学问就大了去了,任何高人休想一句两句就能把它阐述清楚。

让我们接着往下唱。“为什么呀和尚越来越多,为什么呀和尚越来越懒惰 ?!”“对呀,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呀,奥秘就在这里:“大和尚说,挑水,我挑的最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来得最早,干的活也许确实最多,是该歇歇了;“二和尚说,新来的应该多干活”。说得也没错呀,你一个新兵蛋子不干,难道叫我老兵干?你小子也忒张狂了吧!“小和尚说,我年幼,身体太单薄”。嗨,他说的也是蛮有道理的。“爱老护幼”嘛,自古就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不能在咱手里坏了这规矩呀!——弄不好还落得个虐待未成年人的骂名,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白胡子的长老说,我年老不口渴”。是的,我老了,早看破红尘,也动不了了,你们爱咋地就咋地吧。“从此以后呀,和尚都不抬水喝,不挑水的日子还是一样过,谁也不用奇怪,也别问为什么呀,几千年的奥妙,谁也不会说破,几千年的奥妙,谁也不会说破……”

庙里的和尚多,念起经来,声音自然大,这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和尚多了,喝的水也相应要多起来,吃的饭也多,而且还容易滋生攀比之心,容易起猜疑,容易起内讧。人再多,念起经来心不齐,不能保持一个调子,不能发出同一种声音,那么,再多的和尚也是枉然。

由此看来,庙里住持(方丈)们的担子的确不轻,责任重大且常常吃力不讨好——既要研究如何充分调动起每个和尚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做到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把每个和尚派发到最能发挥出他长处和优势的岗位上去,使其能够产生最大的工作激情,创造出最佳工作业绩来,唯有如此,整座庙的各项工作才能动起来、活起来,才能显现出勃勃生机。

可见,庙不在大小,和尚不在多少,关键是看他们会不会念经,想不想念经。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