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亲讲奶奶和舅爷爷的往事,我惊呆了,不敢相信奶奶能够走几百里的路去看她的哥哥,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
在此之前,我走得最远的路,不过二三十里,已经觉得很了不起,而且还就此向很多人炫耀,表扬自己能够吃苦耐劳。后来,听夫人的姑妈讲她读书走的路,差不多将近百里,觉得自己有些惭愧。在听了奶奶走过的路之后,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想象。
原本,舅爷爷和奶奶家住得并不远,相距十来里,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修水库,舅爷爷一家被迫移民岳阳华容,一个叫钱粮湖的地方,从此两家人天隔一方。
奶奶和舅爷爷的父母死得早,七八岁舅爷爷和小三岁的奶奶,兄妹俩相依为命,孤苦伶仃,苦日子也过得艰难,因此感情很深。
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也没有电话,想念亲人时没有办法相见,也听不到彼此的声音,奶奶常常是以泪洗面,也因此思念成疾,很长时间才有好转。
能联系的方式只有写信,有紧急情况时拍电报报平安。如果长时间收不到舅爷爷的信,奶奶心里会担心,于是会让别人替她写信,问问是不是有什么事,而舅爷爷收到信后,怕奶奶担心,在回信的时候,先拍一封电报报平安。
到了冬天,农活忙完了,在春节前或者春节后,奶奶便带着其中的某个孩子,背上一块山里的腊肉,花一天一晚的时间,从澧县的山区走到津市的小渡口,然后在第二天早晨上轮船,晚上到益阳的南县上岸,在船码头的凳子上将就一晚,第三天再走一天的路,终于抵达华容钱粮湖。
舅爷爷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一定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奶奶,把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从小相依为命的兄妹,自然是无话不谈,抓住一切时间呆在一起,也不提什么时候走,但终究过了一段时间,奶奶虽然心中不舍,还是决然的收好行李,准备回家。
舅爷爷尽量留奶奶,包括他的儿女也是尽力地挽留他们的姑姑,所以走的时候会掉下很多眼泪。
舅爷爷心痛奶奶,每次都会送很远很远,不管奶奶催他多少次,他都是坚持着,挑着他送给奶奶的礼物,走上一天一夜的路,把奶奶送上船后才依依不舍的转过身。
舅爷爷要比奶奶家富裕,每一次都会送很多礼物。钱粮湖是农场,粮食多,用粮食做的食品种类也很丰富,有很多是我们山里人根本没有见过的,筛子般大小的糍粑,大概有二三十斤,奶奶挑着它们,常常磨破肩上的皮,幸好舅爷爷送她挑了一半的路程。
回到家,奶奶仍然继续沉吟于幸福当中,会常常对她的孩子及邻居们讲舅爷爷家的好。从她的言语中,大家知道了舅爷爷当了干部,儿女都不错,学习勤奋努力,今后一定会争光,出人头地。
这是奶奶的骄傲,也是对娘家人的爱,是血脉亲情。后来,父亲结了婚,有了我,在我懵懵懂懂的岁月里,便听到了更好的消息。奶奶没事的时候,想起她的娘家人,也会和我讲她的侄儿侄女的优秀,鼓励我好好学习,不能让她娘家人甩我们太远,为她争点气。
奶奶没有去舅爷爷家时,舅爷爷便会想办法来奶奶家,他到走的路和奶奶走的路是一样的,时间也是三天三夜,只是方向不一样,肩上的重量不一样。那个时候,肩挑手提,考验人的不只是亲情,更是体力,所以在身体不佳的时候,奶奶和舅爷爷心里会更着急,早一点走,晚一点回,也有过。
有一次,舅爷爷来看奶奶,旅途的辛苦让他生病了,奶奶看到他的哥哥受苦的样子,心里格外难受,留舅爷爷在家里养病,无微不至的照顾,好了以后也不让他离开,只到来年开春,农季到来之后,才让舅爷爷回钱粮湖,而且她把舅爷爷送到小渡口,直到上船,才一步三回头,噙着泪水回家。
这一次,舅爷爷和奶奶照了一张合影,奶奶把它放大后,装在玻璃镜框内,摆在床头,时时刻刻看着它。
也许是奶奶和舅爷爷俩人商量好了,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年年走动了。奶奶最后一次去舅爷爷家,大概四十来岁,我还没有出生,她是抱着我大叔叔去的,这个时间距奶奶去世有40年。
后来,两家的联系是舅爷爷和奶奶的后人走的,我的父亲应该经常去,带着姑姑和叔叔们都去过。舅爷爷的儿女也常来看他们的姑姑,我记事后,知道大伯二伯三伯和姑姑们都来过。
如今,我的父亲也早就过了古稀之年,但他没有忘记他最亲的亲人,他多次跟我讲,要我陪他去看看他的哥哥妹妹,我答应了,并与二伯的儿子取得了联系。
其实,我早就想去了。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很好奇,想看看奶奶和舅爷爷会经历过什么样的苦难,用多大的毅力走完的路。我将沿着奶奶和舅爷爷走过的路,看看她们用双脚丈量的土地。
我想,这应该是亲情之旅,奋斗之旅,希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