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很多重活,如耕田耙地都由牛来完成,因此养牛至关重要,而是否具有养牛的资格,除了要有没有合适的人和场地之外,还要看养牛的人勤不勤快,有没有责任心。
我养牛, 因为年龄较小,求人求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得到资格,但生产队长担心我会被牛欺负,只让我养了一头不到一岁的小黄牛。
刚开始养牛,第一步是了解牛的脾气。从原牛主手中接过牛绳,他就将注意事项告诉给我,于是我知道了牛的性子,也就不会无缘无故地惹它生气,尽量顺着它的性子,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我胆子小,为人谨慎,在得知牛会用角挤人,或者用头撞人,就远远地牵着牛绳,不敢隔得太近。走路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也很少走在牛的前面,都是跟在牛的身后慢慢地走,直到后面其他人告诉我治牛脾气,用力地揪着牛鼻子的绝招后,胆子大了一些,也慢慢地敢和牛亲近,有时候还能抚摸拥抱。
养牛的关键,是要让牛吃得饱吃得好。牛是通人性的,虽然有对牛弹琴的说法,但它的确知道你对它好不好,关不关心它。如多找草嫩的地方,阳光不烈的地方,把牛身上和牛栏弄干净一些,有蚊子时帮它赶走,它就会很满意,也就不会对你发脾气,但你时不时地用鞭子抽它打它,还让它饿肚子,没有给它一个干净的环境,它也就不会让你舒心和愉快,时而不时顶你一下,如果怒气冲天的话,可能会伤害到你。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牛的眼睛、毛发,看出它的状态好不好。如果它的眼睛炯炯有神,它一定是吃得好睡得好,如果干涩枯萎,甚至满眼眼屎,一定是出了问题。牛的毛发,干净有色泽、闪闪发亮,摸起来很柔软,说明牛养得不错,反之则不够好。
养牛是一个技术活,有的人天生会养牛,牛养得膘肥体壮,清清爽爽,而有的人怎么都养不好,养的牛瘦骨嶙峋,精神萎靡。我在养牛的过程中,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验,牛是越来越强壮,脾气也温顺了不少。
不同的牛,有不同的养法,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养法。
春夏季节,小草青青,是放养牛的最好季节,而且太阳不烈,气候宜人,放牛的人会聚在一块,把牛赶到草多的地方。
每天清早或者刚吃过中午饭,养牛娃牵着牛绳,拿着镰刀就出发了。沿着小河沟、田埂、山坡,一路的走下去,边吃边走,然后到了草多的地方,将牛绳套在树桩上或者把绳索上的钉子打进土里,用镰刀割一些草,给牛儿加餐。直到牛儿吃饱了,然后慢慢地牵着它回家,路过小河沟时,又让它喝饱水,之后便将它拴在牛栏里面。
秋冬季节,草木枯黄,牛只能圈养在牛栏里,尽时地给它喂一些打湿了的枯草和菜子饼,太阳出来了,再带它出来晒太阳,烧一些热水给它喝。
农忙季节,牛儿最辛苦,往往会起早贪黑,不停的干活,那么,牵着牛儿慢悠悠地找草吃,肯定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只有很早就起床,趁着牛儿出工前,割回来一担青草,让它吃饱了好干活。一天到晚,大概要割三次以上的草,在牛儿休息的时候,抓紧喂饱它。
我养了几年牛,把小黄牛养成了老黄牛,让我懂得了很多,而且很多都与俗语有关。如牛喜欢吃嫩草,正应合了那一句"老牛吃嫩草",又如"老牛伏骥,志在千里",牛能够忍辱负重,不是到迫不得已,它绝对不会偷懒不干活,既使在炎炎夏日,也会努力地耕田耙地。还有马无夜草不肥,要起牛儿养得好,多割点草给它晚上吃,那就对了。
当然也养出感情,舍不得打,看不得它受冻挨饿,所以我总是早早地出门,晚晚的才回家,还会割几把牛草,给牛加餐。我们家的牛栏,经常清理,而且还要保持通风,冬天还会给它垫一层厚厚的草,让牛儿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
与牛相处久了,牛也会渐通人性,人的很多话和动作,牛看得懂,也知道该做什么,如一声嘘,它就知道要走了;招一下手,它就向你走来;拍一下牛脖子,它会把身子低下来,让你骑上去。
小学毕业以后,我上初中,不得不放弃养牛,但我却又舍不得让别人去养,除了担心别人不会善待它外,还担心牛儿到了别人家会不习惯。每到周末放学回家,我总会到它的新家去看它,或是在路上碰到它,便会与它呆在一起,交流感情,我能够感觉得到它也忘不了我。
很多年以后,农业机械化普及,已经不再使用牛耕田,养牛的人也越来越少,甚是已经基本上没有了。
虽然如此,但我会经常想起这一段养牛的经历,想想如何去关爱人类的伙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