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放牛和扯猪草是我的主要工作,尤其是周末与假期,必定是早早的出门,晚晚的回家,而回家的信号就是看家中的炊烟。
当我们在山上,远远地看到偏屋顶上的烟囱开始冒烟,便知道母亲开始点火做饭,而屋顶的瓦片上冒出一圈圈的白烟或者水汽,那是母亲在炒菜,于是我会抓紧背上竹篓,牵着牛儿回家,等到瓦片上的烟气消失,锅里应该正在焖饭,马上就要可以吃饭了。
这个时候,母亲的喊叫声也差不多响起来了:儿子,回来吃饭了。若是久久没人应,母亲一定很焦急,又担心我是不是摔在沟沟里,伤了骨头,爬不起来了。
我恰巧到了屋前的小河沟,正在给牛儿喝水,而母亲此时也是看不到我的,如果我不答应她的话,她一定是伤心失望,所以我第一时间回她的话:回来了,回来了,在河沟里给牛喝水呢?
夜幕将要降临的时候,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往家里赶,夕阳照在身上,拖着长长的影子,母亲也早已回家准备晚饭。因为晚上不用煮饭炒菜,热一热早上的剩饭剩菜,几分钟就可以了,母亲会在门前眺望,看见牛背上的我后,立马进屋生火,炊烟也就马上升起,在微风的吹拂下袅袅升起,形成一幅绝美的图画。
这样的烟火往往与诗意并存,给人以宁静,也给人以深思。历史上,有不少的诗画,生动形象地描绘这人间的烟火,感念家的温暖。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仿佛让人看到儿时妈妈站在村口呼喊儿女回家吃饭的场景,背后的袅袅炊烟就像妈妈的手拂过面庞,温暖又温柔。
"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罗古木昏"。宋代·孙觌《吴门道中二首.其二》,描写了另一幅乡村炊烟的场景,翠绿的竹林中升起了袅袅炊烟,才知晓竹林深处有一个小村庄,走近才发现村里人家的门因下雨早早关闭。这时从竹林中传出阵阵鸟叫,可是偌大的竹林中却发现不了鸟儿的位置,只见到长长的藤萝和黄昏中的古木。
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而且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开火车的时候,天天都能看到沿线村庄或者山寨里升起来的袅袅炊烟,它们给了我非常直接的感官冲击,仿佛让我闻到鱼米的清香,看到家人团圆时的兴高采烈。
当雨后清晨的炊烟从山寨里升起,新鲜的空气,干净的天空,还有雄鸡仰头高歌,是欢欣鼓舞的喜悦之情在山水之中流动,让我情不自禁想起儿时放牛归来的急切,想起我从远方回归家乡时的激动。
当夜幕降临前,各家各户点火做饭升起来的炊烟,夕阳的残辉照在屋顶上,伴随鸡鸭牛羊归屋的吵闹声,心里更是归心似箭,也体会到游子盼归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希望自己把车开好,平平安安地把旅客送回家,快一些早一点让他们端上热气腾腾的饭碗。
当雪后的天空,那一缕缕的轻烟升起,纯净又美妙,似乎还有一丝冷冷清清,寂静和孤独,别有一种情绪和意境,恨不能把它画下来,恨我囊中羞涩,文不达意,不能把这份美描绘出来。
当节日的清晨,一缕阳光照耀之下的山村飘出一孔青烟,我从它的身边经过,也会让我浮想联翩,虽然不能归家,但让我感到了家的温馨。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都给了我不同的感受,但别人家的炊烟终究抵不过自家的。每次回故乡,看到高速路边的炊烟袅袅,思家之情尤其强盛,尤其浓郁。
走在乡间小路上,看到母亲倚在门口张望,甜蜜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屋顶的炊烟升起,小鸡即将归笼,小狗窝在屋檐下,做工的人也陆续地回到家中,村子便热闹起来,这一直是千百年下来的烟火气模样,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也时而出现在甜美的梦中,出现在诗的王国,出现在画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