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宁波的头像

符宁波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2/01
分享

家族的第三代农民

我把父亲及以上的前辈归于第一代农民,他们属于地地道道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从出生到晚年,一直与土地打交道,也用耕耘土地所获来养家糊口,生儿育女,养育后代。 

他们的一生,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地劳作,育种、插秩、管理、收获,耕地、赶水、打药、除草,样样精通,事事躬亲,最终换来家人的一日三餐,不富裕,或许在年成不好的时候还会忍饥挨饿。

第二代农民就是和我一样,通过读书、参军或者打工、做生意离开了农村,或者在城市里安营扎寨,或者在城市与农村之间飘泊,每年像候鸟一样的飞来飞去,没有固定在农村耕耘土地,但会也继承了父辈或者前辈的种田技术技艺,只是不甚精通,略作培训就能成为种田能手。

第二代农民年龄渐大,打工的也终究会返回农村,但估计也不会种田了,大致会种一点菜供自己吃,而且许多农村已经进行了土地流转,集中和大规模种植附加值高的作物,同时随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这一代农民终将失业,只能在家养老、照顾家人了。

真正的第二代农民,应该是那些没有出去打工的人,或者中途因很多原因又返回农村了的,主要是为了照顾家。我的小学同学中有一批这样的人,他们通过土地流转,也成为了种粮大户,目前应该是农村的主力军。或者是种自己的几亩田,平时空闲打零工、做点生意,日子过得不好也不坏。 

第三代农民从出生开始,要么跟随父母在城市里生活学习,要么在老家跟祖父母在一起,但都是横草不沾、竖草不拿的主,不说不会干农活了,就连五谷也不分,成为了生在农村的城里人。 

我同辈亲戚家的下一代,大致都是这种现象。尤其大学扩招之后,大部分孩子都考出去了,但户口仍留在农村,或者还有一部分孩子没有长大,仍在上学读书,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从来没有干过农活,不知道怎么干,也没有教他们怎么干。不像我们第二代农民,虽然不种田,但样样事都会干。 

前几年回乡下走亲戚,恰好是农忙季节,碰到我尚健在姨父在田里忙碌,接近七十岁年纪,我专门找他聊了聊。姨父生了二女一男,儿子儿媳及女儿女媳均在广东打工,第二代没有一个人从事农业,第三代要么参加了工作,要么还在读书,也没有一个会从事农业,全家只有姨父一人种了几亩薄田,也没有种水稻。同时,姨父告诉我,他年纪大,已经干不动了,明年就不准备栽田,种一点蔬菜,种红薯养猪。 

姨父告诉我,村里的情况,基本上跟他家里差不多,住在村里的也大都是老人小孩,五十岁以下的劳力几乎很少见,而且村里的红白喜事也是如他年纪一般的人帮忙做事。这一点,他讲的也是实话,因为之前伯父过世,就是姨父他们忙里忙外的。 

我自己家的两个叔叔是在农村里属于比较年轻的,大叔一家没有出去打工,但他的儿子大学毕业留在城里,孙子孙女也在城里读书,估计第三代是不会回乡种田的,而且我堂弟也根本不会种田,没有办法教他们。小叔叔俩口子一直在外打工,女儿出嫁了,也在大城市里上班,儿子还没有毕业,也从小就不会种田,估计跟农民也沾不上边。 

叔伯兄弟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们的下一代应该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会离开农村去打工,会读书的也在拼命地读书,不会读书的也早做了打工的准备,只等到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便会踏上打工的道路。 

夫人家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现在种田种地的都是老人家,年轻的差不多走光了,个别留下的也在乡镇企业上班,农活也极少做。 

其他地方也是大同小异,朋友们有时候聊天,聊过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交流过农村农业的出路,也就是父辈之后的农村会怎么样? 

我是比较乐观的。相信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农村人口会减少,农民也不需要那么多,一台机器顶几十个人的工作,种田是不会有问题的,那些第三代农民将是农村的骄骄者,为振兴乡村的主力军,是回乡创业者。 

至于那些出生在农村,又不在农村干活的人,将何去何从,我还没有认真想过,是不是会农村有套房、城里也有套房,现在说起来尚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