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宁波的头像

符宁波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7/25
分享

杂记四章

我有一点喜欢随时记的习惯,时常喜欢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年纪大了以后,想起一些往事,逼着自己写下来。

有时候看见一些事,也会在脑海中思考,结果越是思考,越是停不下来,于是随时记录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1

                     征文获奖

参加单位"书香机关"读书征文比赛获得二等奖,领导要我做一个发言,我唯恐讲不好,想极力地推掉,但还是被领导逼着接下了下周讲话的任务。

之后,我心里想了很多,还是比较纠结,总感觉这个讲话比写一篇文章难多了,文章写不好,我可以反复修改,但话讲不好,会立马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像我征文题目"为什么要读书"这种说理性散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众口难调,讲不好会误导别人的思维。

于是我决定先分享文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再谈一下感想,回答"为什么要读书"这个命题,把话题做适当的引申。

实际上,千言万语,我觉得都是废话,为什么要读书,真的需要我讲个道理吗?我觉得不需要,读书的重要性自古就有,应该每一个人都知道,只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在做不同的选择?

我选择读书,由当初的环境和父母所迫,到后来的自发自律,是因为读书改变了我,影响了我。尤其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就如现在,我读书的目的是追求快乐,不是让自己忧郁发愁,从而逐渐影响了我的世界观,譬如对工作,我肯定是开开心心地去干,不管困难多大,都会保持一份快乐,因为我知道,你忧愁忧郁改变不了结局,还不如愉快地去做事。礕如改变,该来的总会要来的,我与其操心它,还不如愉悦地接受,尽可能地调整好心态。

在红网"向未来出发"征文中获优胜奖,本身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心里面并没有获奖的念头,属于"既来之、则安之"状态,不喜不忧,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我知道,筹办一次大型的征文比赛活动,很累很难,需要准备和从事很多工作,对参与征文者来说,也是费心费力,认真选材,认真写作,才有可能打动评委,展现才华。我的文章有2篇,其中一篇"湖南人的早餐,没有一碗米粉搞不掂的",纯属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吃早餐过程中与夫人开玩笑,然后匆匆忙忙写完的。

在红网佳作天地发表后,有不少老师给我提了中肯的建议,我也一一记在心上,然后回过头来细读文章,不足的地方很明显,也很好,心里便愈发觉得惭愧,感觉自己草率了,不应该写那么多没有用的废话来煽情,也觉得对不起读者。

在我差不多快忘了这件事的时候,意外得知获了奖,这应该是佳作天地老师给我的鼓励,心里面还是很高兴的,于是趁着这份高兴劲,又仔细阅读了文章,读起来的感觉又不一样,这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

我问了问自己,获奖的感觉如何?

第一是遗憾与幸运。大凡获了奖的,都希望获得更高等级的奖,我也不例外,文人也是俗人嘛,都喜欢好的东西,都好面子,毕竟一个优胜奖,不好出门吹嘘,只能自己在心里高兴,但与没有获奖的人相比,我是幸运的,一份付出,有一份收获,真爽啊。

第二是成长与包容。加入红网佳作天地这个大家庭,从一无所知的小白,到首次征文获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看了不少好文章,学了不少有用的技巧,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长了不少见识,要感谢这个大家庭。成长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收获是包容,因为只有包容,你才能看到别人的努力和宽广。为文者,狭隘是走不远的,不去看见别人的长处,轻一点会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固步自封,重一点会影响整个氛围,弄得郁郁寡欢,十分糟糕。

第三是未来与希望。牢骚过甚易断肠,往前看,沿正确的方向走,才有未来和希望。我们在佳作天地这块土壤里,种下了种子,栽下了苗,科学正确施肥,就会开花结果,就会有大丰收。大家一起努力吧,希望大家下一次能更进一步,写好文章,讲好故事,感动和感染越来越多的人,振兴佳作天地,为社会做贡献。

谢谢!再次感谢评委老师给予我奖励。

2

说说人工智能

当我看到2024年作文题中出现人工智能这几个字,突然想起高考作文押题的事情,也就在前几天吧,我不清楚是夫人说过今年的高考题可能与人工智能有关,还是我在其他自媒体平台看见过,反正可以肯定是有人押中了。

其实,每年都有老师押中考题,今年自然不例外,而且很多情况下大都是回应热点和关切。我记得儿子那一年的高考,他们学校是押中了的,所以他一出考场,就是说不出的兴奋。 

今年的作文题与人工智能有关,也并不奇怪,也不会让人惊讶。人工智能是不是家喻户晓,我不敢肯定,但年轻人应该是很熟悉的,恐怕有些地方的小学生也会。

我在读大学时,好像已经开了人工智能课,但课本很薄,没有几页纸,也大致地讲了一些基本常识与概念,讲了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方向,算是告诉你什么叫人工智能吧,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后来,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一位去读研同学就是学的这个专业,毕业后在著名的科技企业上班,成为真正有大贡献之人。

小孩的本科读的是计算机,研究生改行读人工智能,算是我最接近的一个搞人工智能的人,也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人工智能知识,让我脱了盲,但还是一个白丁。假如我像青山文客一样喜欢学习,也许会不一样吧。

我一个同学在钢铁企业工作,他们已经上了智能化矿山系统,我打听到他们与国内知名的科技企业合作,走智能化道路,工作效率和替代危险性工作率都很高,实现了效率和安全双赢。

平常,也了解到人工智能的应用非常广泛,工业、医疗卫生、矿山、航海等等都有,甚至应用到了下棋。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是可见的,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应用就越高级,也越多,而机器人保姆,机器人扫地,只是非常普通的一种。我从电视里看到的智能家居,那就不是一般的水平了,还有我们根本就看不到、想不到的,就更加不是一般的水平了。

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人担心会彻底取代人,会担心人类会长生不老,会担心机器人会奴役人类。

我的思维,尚不足以判断这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到底会不会发生?但我知道,人类总会有办法解决这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这么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反过来会影响人类进步,而人类的进步又会提升人工智能的发展。 

这是进化论,也是辩证法。

其实,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我们能不能用人工智能猜每年的高考题?如果真的能,我想我会不再学习了,彻底躺平呗。 

还有一件事情比较闹心,我经常碰到有人拿A1测量诗词,而且还敬奉为真理,容不得别人反对。有人提出一点意见,马上就说这是人工智能检测过的。我也会偶尔写段文章或诗词,用人工智能评价一下,但结果我并不满意,总觉得它只讲好话、漂亮话,一点都不实在,让我无语,也不放心。 

家里的小孩,毕竟是搞人工智能研究的,像这种话,我还不敢跟他讲,生怕动摇他的信心。其实,我知道这方面的人工智能还不成熟,所以它就不够准确,但一旦成熟了,就非常了得,它不仅会指出你的缺点,还会让你改进,让你不得不服。

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

最后,还有一个想法。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广泛应用,我们会不会过份的依赖它呢?若是,可能就麻烦了。

3

风靡全国的“掼蛋”

掼蛋,是近来流行起来的一个新名词。我听说,从北方,经河北河南,过武广,到天涯海角,都在打掼蛋。

告诉我这个名词的人,并不会玩,同行的朋友之中有一个人玩过一次,当我问他有什么规则时,他也说不清楚,只说是升级和跑得快的融合体。

我听了之后,脑壳里面仍是一头雾水,既不知掼蛋为何物,也不知道它到底怎么玩。不过,很快就见识到了打掼蛋,也就很清楚了具体的打法。

说实话,我认为并不难。大凡是游戏,基本上都是那几个套路,几个出牌的方式,然后大的压小的,千篇一律。掼蛋,也没有创造多少不同,结合了升级和打对家、升那一级的红色的牌可以替代任何牌,单张、双对及以上比其他数的牌大(大小王除外),5个顺子可以出,若是同花顺,比四个炸都大,出牌不能超过六张。

我学了很久,也没有发现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就是两幅扑克的一种玩法吧,规矩也就这么多。举例说名一下,让大家容易掌握。 

一,说说出牌的张数。规则是,可以是单张、也可以是对,也可以出三张、四张、五张和六张,但不能超过6张牌,所以顺子只能是5张,连对只能是三连对,连三的也只能2个,且不能带牌。

出对的话,可以出一对,也可以三连对,即六张,不能超过三对,不能出连两对的,如2233,就不能出,只能一次一次的出。 

出三张,只能是同一个数字,如三个2,三个4,三个2可以带一对,也可以不带,两个连着的三个,也可以出,但不能带牌了,也不可以超6张牌。 

4张牌,也只能是同一个数,如4张5,4个是炸弹,三个也可以加一个级位的红色牌,凑成一个炸弹,可以炸除同花顺以外的牌。

5个牌,稍微复杂一点,分三种情况:5个相连的牌是顺子,可以以大压小,如45678(不同花色),可以压34567;若是同花色的5张相连的牌(中间缺一张时,可以用打某级的红色牌代替),叫同花顺,比4个牌的炸弹还要大;然后就是5个相同牌组成的炸弹,比4个相同牌组成的炸弹要大。 

6张牌,也有三种情况。三过对,连着两个三个的,六个相同数字的牌,如223344、666777、888888。 

二、要的起,可以要,也可以不要,没有非要不可的限制,所以破坏力并不大。先出后出,也没有太大的影响,隐藏实力,突如其来放大招,都有可能成功。

三、还剩10张牌时,要报数。这个时候,要小心谨慎,防止偷机,尤其只剩下5张、6张牌时。 

四、第一个出完的,如果不是庄家,就换庄了,要升一级,若对家也不是最后一名,可以升二级,如出对家是一和二位出完的,升三级。 

五、最后出完的,要给最先出完的一家贡最大的牌,打级的红桃不贡,如打8,红桃8不能贡。 

六、对家之间要合作,怎么出牌,怎么卡对方,牌怎么安排,是要顺子,还是要炸弹,都有讲究,这要思考判断,有一定水平,但也不是很高,出于有利的原则就可以了。

最后一点,决定胜负的关键,还是要有实力,大牌多,连对多,炸弹多,同花顺多,就占了绝对的优势,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吧。有一条,一定要争取第一个出完牌的,这是争取了主动,夺了别人的庄,或者保住了自己的庄。

真正考验水平的,应该是牌差不多的时候,半斤对八两,针尖对麦芒,这个时候才显示出智慧的重要。

打掼蛋的人,似乎兴趣很高,迫不及待的样子,磨拳擦掌的神情,我就感到很好笑,心里面就在想,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大概是新生事物,很多人是图一时的新鲜,在经过不断地熟悉,技术不断提高之后,估计兴趣也不会那么高。 

另外,也是为了混时候,打牌比打麻将方便,工具也简单,可随身携带,场地要求也不高,一张桌子和四个凳子,就可以干了。

我看到的几个人,应该也在初学阶段,研究得不是很多,所以大家都饶有兴趣,打的也是温开水,波澜不惊,平淡无奇,我观看几个回合后,也是了无兴趣,直接走开,去干别的事情去了。

让我没有想到的,在我住的酒店,我看到刚放下行李,正在办理入驻手续的游客,应该是年轻的学生,竟然在大堂的角落处干起了掼蛋。这个影响力也太大了吧,我有些怀疑人生。 

我以前也会玩一些游戏,打麻将、玩升级、跑得快,有时候也会抓紧时间玩那么一小会儿,但在酒店大堂里玩,是做不出来的,而且自从动过手术之后,便不再接触它们,把有限的时间都用在走路上去了。

打牌不带彩,还玩得那么有劲,我没有想明白是什么原因,于是去问那些玩掼蛋的朋友。其中有一个人的解释:这是H城传来的玩意,稀罕着呢? 

喔,原来如此,但我觉得也不一定正确。

想起自己人生过程中,曾经玩过的很多玩法,大多数是为了打发时间,极少的情况才带一点彩头,也有非常上瘾的时候。无论是当初的那些“经济半小时”,还是彻夜奋战的时候,和现在的他们,又有什么两样。

大凡一种新的游戏诞生,总会带来一阵风,应该维持不了多久的热度。

4

大学同学

我们就读的大学,是系统内排名前几的大学,当年考上去都不容易,百分之几的本科率,比如今的985不得差,而且我们的母校,如今就是靠中间的985,可以想象每一个人都不算差。

作为九十年代初期大学生,毕业时已接近九十年代末期,快三十年了,所以混得好不好,都已基本上成为了定局? 

现状都不差

先说一下毕业后的去向。

当年成绩都好的2位同学,考上了国内前五名校研究生,后来一个去了漂亮国读博,并留在了漂亮国,这个人读书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上QH读研,所以上大学就开始准备考研,也如愿以偿,但目前不知道混得如何,想来应该不会差。另一个名校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国内最好的科技公司,一直干到现在,据说他的带的人都是九校联盟的博士,硕士是进不了他的试验室的,名校的也不行。

另外有10来个不甘于现状的人,在上班之后,拿起书本再读书,而且都读了名校的博士或硕士。读博的,有三四个,后来进了高校,教书育人;读硕的,大都进了高收入行业,工作轻松,生活愉快,年纪看起来很年轻,与我们基层工作的人相比,至少显年轻十岁,个别人还像一个高中生,与当年在大学时没什么两样,也真是奇了怪了,没有办法解释。

毕业即进厂(校)和科研单位的同学,考研的较少,也没有跳槽,但都凭着自己的努力,在科技与教学领域,算是讲得起话,挺得起胸,生活比较稳定,工作也专注某一领域,成为行业翘楚,是幸福指数较高的一类人。进厂的人,有部分长驻国外,见了世面,也享受了待遇;从事企业管理的,也有升了上来的,稳稳的C级干部,也有机会天南地北的跑,参加这个会,那个会的,见这个专家,会那个大拿的,地位自然不差。

然后一部分人进了私企,好坏难说,个人际遇和努力不一样,成就也就不一样。干得最好的,在一线城市拥有几套房,而且还特别惜命,没有不良爱好,把身体搞得棒棒哒,国际国内的马拉松跑了不少。这个人,看起来年轻,精力充沛。有经济头脑的,敢闯敢干,丰衣足食,子女也养了不少。好像没有自己开厂的,所以少了几个亿万富翁。

系统内的人,时运不佳,碰上了无数次改革,命运各不相同。大地方的基本上有上升,运气好,能力强的,也是单位正副职,在基层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拿到地方上去,也是一言九鼎之人,妥妥的七八品。小地方上班,单位并来撤去,上去难,下去容易,每撤并一次,运气不好就会后退一步,退到后面也就无路可退,关键还要东奔西跑,但至少也是管理人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不算太坏。

对了,我们班同学人品都不错,家庭和睦幸福,子女教育也还行,没有一个违法违纪的。

努力就有改变

想来,我们是行业大学,毕业基本上进了体制,但后来继续呆在行业的,不足一半,另一半人要么毕业进了学校(工厂)和科研所,要么就出去闯荡和考研,改变了命运。

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给了很多人机会,对于追求进步的人来讲,抓住机会,就赢得未来。粗略地分析总结一下,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混得好的,永远是两类人,即读书和不读书的。一类是在校不读书的,什么事都可以做,就是不读书,毕业后,凭着不满足的一股劲,干得风生水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另一类,就是认真读书的,一毕业就上研究生,当时属于风毛麟角的人才,不成功都不行。

二、大家都是聪明人,努力就有回报。不管是基层出身,还是求学上升的,努力加运气好,大都可以干出一番成就,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不会太差。

三、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还是比较吃香的,加上又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走出去了的,也不会吃亏,赚钱的不少。

同学关系很好

班上组织了两个十周年聚会,来的不多,第一次刚好一半,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一点,但也没来齐,现在又要第三次聚会了,不知道来不来得齐。

据我所知,应该有三个人是来不了了,其中两个还是本人的室友,他们一个去了漂亮国,一个去了天国,都来不了,另一个人,从毕业就失去了联系,估计也找不到。

从同学关系来讲,因为我们都是五湖四海来的,三十五个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只有少数几个省没有同学。大家工作地点不一样,相互之间没有厉害冲突,加上同学中势利的人几乎没有,所以并没有什么矛盾。比如我,就与大家的关系不错,虽然久不联系,但见面依然亲如兄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