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华涤心
流华涤心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题记
透亮的秋香色静卧在一盏啜香之中,好似静默思索的老者,又带着少女般的甜蜜情思。它的清香,自我年幼之时,便伴我长大。
我自幼生活在祖父母与太祖母膝下,便理所应当地“沿袭”了南方人喜品茶之好。于我眼中,它是我生命中的知己,若是一日无茶相伴,便觉损失了些许美好。而这一切,便在遥远的清晨中一声声呼唤里,与我结下不解之缘。
在普宁的一个小山坳里,储存着我一个朦胧的记忆,那年我三岁,正值荷月这个美好的初夏。清晨,当门前葱茏的龙眼树中发出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时,我准时地醒来了。在潮湿的青石路上漫步,曲径通幽处,嗅着“空山新雨后”的气息。晨光微洒在我身上,也在青石路上留下了斑驳碎阳,使我沉静在醉人的欢歌之中。
“孩子,你来吃茶吗?”太祖母淳厚温和的乡音自一侧柴扉处传来。我同样热情地应了,蹦跳着跨过苍老的门槛,只见太祖母已在窗边,泡好了一壶茶。太祖母看着我,邀我坐下,慈祥的面容与笑在缭绕的茶雾中荡漾着。
我二人,一壶清茶,伴着鸟鸣品着苦涩甘甜,共享着这静谧的清晨,亦无尘世的喧嚣。
十年之后,我仍在窗边,享着一盏清茶。对太祖母的思念随着童真远去,对于茶的喜爱,却是愈加浓厚。我喜多放茶叶,喜它泡久之后的苦香,另我陶醉其中,也喜它苦涩之后,余绕在唇齿间的甘洌。我通读茶经,茶之种类谙熟于心,识茶之别也知个凤毛麟角。但那书中无法诉说的茶之“道心”却也如飘渺云雾,再难寻找。
直到那一次,老子的三千言我背了又背,才使我重新端起茶盏,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一场多么美妙的味觉过渡!虽互相排斥,却相接得顺其自然。“酒阑更喜茶团苦,梦断偏宜瑞脑香。”苦尽甘来,是茶中一场美妙的讴歌,也是一场坚持的理由。苦尽甘来,古今多少人不忘的信念?
佛说世间万物万般皆苦,却未曾料到世间万般,苦饴各半。有太多人在苦中挣扎放弃,却不曾想过其后那另一半的甘甜。犹如饮进的茶水,有人含了一半便无法忍受,有人却去静心去品,等待那苦后甘甜。这后者才是茶之道,生之道。
人生于世的确又不称意之苦,但去静心坚持体悟,才能从中享出甘甜之乐。“不品流华意中境,何知甘自苦中来?”流华涤心,茶之一道,便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