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母亲虽然不信佛不吃斋,却有一副菩萨心肠,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
有几件事足以印证我对母亲的认识。
小时候常有一些安徽、河南等地的逃荒者上门乞讨。我亲眼看见过好多次。乞讨者有老有小,有男有女,自称家乡遭遇水灾,出来逃荒。那时候,尽管自己家里也穷得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下顿,填不饱肚子,但母亲心慈面善,心里总是想着别人,从来不会让乞讨者空手而去,毫不犹豫地从所剩无几的米仓米桶里,分出一杯来给他们。如果家里确实没米了,也会给他们准备一些别的粮食,如红薯、玉米、花生、豆子等,有什么就给什么。有时还会把他们客气地请进屋来吃饱饭,然后再打发一点粮食走。在对待乞讨者的态度上,父亲与母亲总是惊人一致,从无相左意见。
很多年以前,家里养了一只大母狗,母狗才下仔不久,一天上午躺在门前坪地上晒太阳,村里一泼妇从家门前经过时,不小心踩着了母狗,母狗本能地咬了泼妇裤脚一口,泼妇勃然大怒,立即抄起旁边一根粗大的木棒,恶狠狠地将母狗活活打死。母狗被打死后,几条狗仔因为失去母乳喂养,几天后也死了。我们心里很难过,颇有些愤愤不平,即使母狗有错,也罪不至死,泼妇心肠实在太歹毒!但母亲却告诉我们,狗死了不要紧,可以再喂养,狗咬了人事大,必须负责任,不但不要赔偿,还赶紧带泼妇去乡兽医站打了狂犬疫苗。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只想到别人,从来不考虑自己。
爱孩子是所有母亲的共性,也是善良的本质。母亲很爱我们,孩子七八个,从来不嫌多。尽管我们少不了淘气,顽皮,在外面惹事,给母亲添堵,母亲也很少生气打我们,总是对我们很好,至多不痛不痒骂几句,有时气急了,浑身颤抖,举起鞭子要打我们,也总是轻轻落下,生怕伤了我们。这一点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父亲对待惹事的我们,总是一点也不客气,一点也不怜惜,动不动棍棒加身,拳脚相向,从来不怕打残我们,对于父亲的严厉,我们是没少领教过的。因为母亲疼爱孩子,舍不得打我们,所以我们都不怎么怕她,母亲也拿我们没办法。母亲对孩子的爱,还表现在:饥荒年代,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省下来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还会给自己一个理由: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不吃饱穿暖怎么行!大人反正不长个了,皮厚,饿一下就过去了,冻一下没事。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一定要留到孩子们回来,才做给大家吃,一个劲地往我们碗里夹菜。
母亲对待姑嫂妯娌们就像自己的亲姐妹一样亲切和热情,谁家有什么困难,总是第一个尽己所能倾囊相助,谁家有什么好事喜事,总是第一个跑去热心帮忙。母亲从未出过远门,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是个老实巴交、没有多话的老实人,没有小肚鸡肠,没有花花肠子,不懂得圆滑世故,说话做事只凭良心。邻居们有时候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生口角,比如孩子们在一起闹别扭了,打架了,她从来不会纵容孩子,替孩子出气,总是把自家的孩子喊回去批评责罚,绝不会去泼妇骂街,和人闹个你死我活,争个你强我弱。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也会选择忍气吞声,选择化干戈为玉帛,息事宁人,从不敢多事惹事,更不敢闹事挑事。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一个时时处处替别人着想、很少考虑自己的人,一个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母亲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本能,一种天性使然,毫无掩饰做作。好人一生平安,吉人多福报。愿善良的母亲在天堂不再有病痛苦累,天天开心快乐,幸福安康永相伴。(作者系邵阳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