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明瑞的头像

郭明瑞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7
分享

福州是座福城

                                       

文/郭明瑞

去福州前,曾拜读过辞赋作家陈章汉先生的《闽都赋》。陈也是研究福州文化的资深专家,他的赋文神游八极,辞采绚烂,不妨摘录其开头一段与君把玩共赏:

八闽雄都,神州名府。北枕莲花,南控五虎。右擎翠旗,坐标石鼓。拥三山入怀中,抚二塔于膝下。挈西湖而邀闽水,踞六鳌以望双龙。卧野环山,无数春声秋色;派江吻海,不尽汐落潮生。城内河道纵横,宜商宜旅;郭外港流吞吐,可运可渔。灵山秀水,形胜东南。有福之州,斯之谓也。

福建的别称为闽,省会福州。陈先生是福州土著,他称福州是“有福之州”,在外人看来,难免有自吹自擂之嫌。但你真正见识了福州这个城市,方知这并不是王婆卖瓜。福州的确是一座福城。

在福州市走动几天,至少留下两个深刻印象,一是福州一眼望去都是高大丰茂的榕树,二是福州保存了相对完整的文化古迹。

福州市三面环山,满目葱茏;一面临海,视野辽阔;闽江穿城而过,如碧绿丝带串缀着两岸“明珠”。

福州也称榕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史载,北宋太守张伯玉主政古福州时倡导“编户植榕”,一时间,官民倾巢而动,掀起栽植榕树热潮。几年功夫,这座城池就“满城绿荫,暑不张盖”了,“榕城”之美称大约来源于此。

榕树是一种高大的热带乔木,四季常绿,冠幅广展,既可以作为观赏树木,又可在酷暑季节遮阴纳凉。张太守为了改善福州的气候条件,用行政力量发动官民植榕,让城池绿树成荫,温润舒适,民众出行就不用打伞,也不再受暑热之苦,这实在是造福桑梓之举。

福州市区的行道大多以榕树为主。榕树根系发达,地表上暴出若干“气根”,相互扭结;老一点的榕树,往往有一排排根须从气根上溢出、垂挂,煞是好看。榕树枝繁叶茂,罩笼着街道上空,形成天然的凉棚,为街道穿梭的人群和车流创造阴凉舒适的环境。

榕树是福州的一道耀目的景观,大街小巷有榕树,山上有榕树,公园里也站着一排排、一棵棵榕树。福州森林公园有一棵千年榕树,据说为张伯玉亲手栽植。树高20多米,树干胸围8米多,占地2亩,冠幅1300平方米,可纳千人于树下,为福州第一大榕。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福州一直坚守着植榕绿化的传统,从北宋太守张伯玉“编户植榕”算起,到现在也有一千多年了吧,这一千多年来,福州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经过一代一代的持续努力,建成了现在的绿色之都。

福州森林公园为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面积近860公顷。当然,公园内并非全是榕树,它基本是热带地区树木种类多样化的集成,被称为“福州之肺”。散步于林间小道,听鸟语,闻花香,身心怡然。福州也不过800万人口,却享用着林海一样的绿色资源,似乎太过于奢侈了,但这是福州的创造,福州的福气。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名城,这样漫长的岁月积累,必然隐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福州文物古迹众多,保存又相对完好,比如三坊七巷,这个美丽的古街几乎晾晒出福州千余年来灿烂的文化。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至今完整保留着古老坊巷格局,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现存古民居约270座。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集聚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千百年来,仅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就达一百多位,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清末洋务运动重臣沈葆桢、思想启蒙家严复、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辛亥革命英烈林觉民等均在此居住和生活过,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节点大多与三坊七巷人物有直接关系;这里也是一代才女谢冰心和林徽因的故居。

在这样的古街行走,你不得不放慢脚步,一丝儿的轻狂都是对她的亵渎;你必须学会聆听,那些砖瓦、石凳、柴门、回廊、甚至斑驳的苔痕都在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回荡着一个城市续接千古的文化气韵。

三坊七巷孵化了古街、船政、建筑、茶饮、书院等诸多文化品种,浓缩了福州千年文化精华。一个城市能够如此完整地保护和培植这样一笔庞大的文化遗产,难能可贵啊!

这大可以印证“有福之州”并非虚言了。

福州是座福城。

我的儿子工作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城市,他是有福的。

祝福福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