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朝林的头像

张朝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18
分享

小村

      张朝林

小村很小。村头打只碗,村尾就听到“哗啦”声。

小村很美。这种美是现代文明和古朴风情结合的美。这小村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仿欧式的小洋楼一字摆开,屋面琉璃瓦,外走廊,大阳台,画龙雕凤,洋溢着现代气息。说他古朴,院前是瓜棚、菜畦,瓜棚下吊满了绿绿的丝瓜、黄灿灿的金瓜,竹板钉成的鸡笼放在瓜棚边上。菜畦里,三五行葱、七八排韭菜绿得可人,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瓜棚前头是一片荷塘,四周用花栏杆围住。密密的荷叶,随风荡漾出碧浪;荷花点点,映日别样红艳;清风佛来,满村清香。荷塘前是月河堤,堤的两边是垂柳。随风轻舞的垂柳守望着那条终年奔流不息月河。

小村很安详。背依“挂榜山”手携“清水潭”早晨,挂榜山轻云缭绕,清水潭白鹭翩跹,太阳一照,整个小村就红了起来,安详的小村,恬静的如一位刚刚沐浴的少女,安静、美丽、高雅。

中午了,瓜棚下的老人,坐在凳子上,或是悠闲地咂巴着烟袋、或是摇头晃脑地听着收音机,不时地抿一口茶,看一看碧绿的荷塘。放出来的鸡栖息在围栏上,它们羽毛蓬松,有的把一只腿缩进翅下,远远看去像一朵朵盛开在围栏上的菊花,仿佛在和塘中盛开的荷花媲美,那些鸭子们,噗噗腾腾钻进荷塘里,吓飞了塘里的“秧鸡子”和野鸭,朝着月河的上游和下游逃去。村后秀丽、巍峨的“挂傍山”深处是著名的“佛音寺”,一浪一浪的老人延公路悠闲地朝挂傍山走去,在那个祥云缭绕的地方去锻炼、吸氧、拜佛。

一位逃学的孩子让爷爷发现了,扯根柳条在后面抽,边抽边嚷嚷:“谁叫你逃学,谁叫你逃学。国家贴钱让你们上学,还吃上营养的午餐,还不好好学?想走你老子升子大的字不识一斗的老路,看我不打死你?”打又舍不得用劲打,只是轻轻地抽。孩子哭哭啼啼朝学校那边奔。

柳荫下的几个两三岁的小孩,在玩挖沙沙,楼房阳台上缝缝补补的奶奶不时抬起头来,看过来、看过来,笑眯眯地欣赏着孙儿们的玩耍,时不时丢过来一句叮咛:“别惹祸,不许朝月河里去。”

不知那只多情的公鸡,扯起嗓子满怀深情地唱了几声,一时间,整个围栏上的鸡都精神抖擞起来,打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把河边的几只水鸟惹的飞了起来。

  “热馒头,热馒头!”“蒸面,蒸面!”

   一位馒头商贩蹬着电动三轮车,把吆喝声驮进了村。

   文明富裕的小村不甘落后,男人们都纷纷到镇上或城里打工去了,把小村留给了老人、妇女和“留守孩子”,把日子也留给了老人,在生活上老人们不太讲究,因此,馒头和蒸面的商贩瞅上了几会,做起了红红火火的馒头和蒸面的生意来,走村窜户上门服务。

   老人们提着篮子,领着孩子,把商贩团团围住,几只狗钻不进人群,急的摇着尾巴在外面团团转。接着,老人们在自己的园子里拔几根葱、掐几条豇豆、摘几颗茄子、揪几只西红柿、拽两把青辣子,也会把日子烹调的五彩缤纷,香气四溢,等待着孙子放学回来吃饭。

  黄昏,村后斜岭坡上放牧的老人,赶着夕阳回家了,鞭子舞的“叭叭叭”作响,羊的咩咩声、牛的哞哞声、牧铃铛铛声,一起赶进村。妇女们把从承包地里收获的喜悦和那甜甜的流行歌声担进村,把迎在村口的哭哭啼啼的撒娇儿抱回村——小村活鲜了、喧闹了,活鲜的小村是一盆刚刚发酵好的甜酒,醇香而甘美。

  月亮爬上山岭,把白亮亮的银粉泼进了村子。月光下的荷塘,分外妖娆:荷叶浸泡在乳汁里,朦胧中透出浅绿,在微风下轻轻摇曳。此时的荷花,如同披着白纱的少女,羞羞答答流露出淡淡的红晕。藏在荷叶下的水鸟,不时把脆脆的声音弄出来,走进了小村的洋楼里。妇女们顾不上看电视,抓起堆在墙角里的脏衣裳就朝村前的月河边奔去,河边绣满了洗衣的村嫂。月光照在月河上,波光粼粼。有时村嫂们也跳进河里洗澡,把一天的疲惫泡开,让河水轻柔地搓洗,冲走。偶尔,村嫂们在一起调戏,把嘻嘻哈哈的打闹声和那相互追逐的尖叫声掷的很远很远,惊飞了柳林中过夜的鸟们。

  夜静。小村打鼾。路灯闪烁,照耀着小村一个金色的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