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朝林的头像

张朝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3/21
分享

父亲的创造和发明

                            张朝林

七十年代,我家生活最为困难的时期,二弟、三弟相继来到这个家,苦日子雪上加霜。

父亲是村里的民办教师,每月村上给记上24个工、4元钱,这点微薄的收入根本养不了家,瘦弱的母亲拼起命来挣工分,却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我们五张小嘴,到时候就喊着要吃、要喝的,冬天还要喊着要穿的(夏天里,我们三兄弟只穿上一条巴掌大的裤头,可以省下衣服的)愁坏了父母。

那时候,农村里的精神生活极为贫乏,除了听听有线广播,就没有啥娱乐的了。谁家大厦落成、娶媳妇、做满月、祝寿这样的庆典活动最诱人的,那就是敲锣鼓、放鞭炮、送“挂对”——乡亲们每人凑个几毛钱的份子,买几鞭喜炮、一副挂对,敲着锣鼓、唱着花鼓,给主人庆贺,当着众人的面,将“挂对”挂在主人的神坛上,顿时,红红火火的挂对、漂漂亮亮的中堂,让主人家蓬荜生辉。主人乐得合不拢嘴,一边给大伙点烟,一边不停地说:“让乡亲们破费了。”然后,摆上薄席淡酒,热情款待大家。若是谁家搞庆贺,没有谁给送上那副红红火火的“挂对”,主人的脸上是无光彩的,在村子里是抬不起头的,主人就会检讨自己,在村子里热心表现自己,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争取下一场给他家庆贺时,也有一幅红红火火的“挂对”送上。

父亲瞅准了做“挂对”这个商机。

父亲和母亲一合计,母亲大力支持。那时候,镇上有一个姓张的画家,人称“张画家”,是做“挂对”的能手,畅销镇内镇外,父亲就让母亲以买“挂对”的名义偷学手艺,母亲是一个善良、好客、乐于助人的人,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敬重她,“张画家”早就知道了母亲的“大名”,对我的母亲敬重有加,“张画家”把做“挂对”的基本方法告诉了母亲,关键的环节——打浆糊的秘密没有告诉母亲,这是人家的商机,母亲理解。

说干就干。父亲拿出几个月的积蓄,购买了做“挂对”的一切材料,让母亲打了一盆浆糊,准备开工。

我深深地记得父亲、母亲第一次做“挂对”的情景:我给张灯,在豆大的油灯下,一脸神圣的父亲,神情专注地做“挂对”,母亲是父亲的助手,她一脸的笑容——那是我最爱看的一朵不凋谢的花呀!今夜开得如此灿烂。父亲让母亲拿什么,母亲脆脆地应一声:“好唻!”随机,母亲轻风般将东西拿了过来,神圣地递给父亲。完成了几道程序后,父亲吹起了口哨,少言寡语的父亲,这可是我第一次听他开心地吹起了口哨,他把希望和快乐都吹出来了。最后一道程序是最关键的,父亲小心翼翼地摊开牛皮纸,轻轻地落到涂满浆糊的红蜡纸上,用一个厚厚的海绵块,均匀地压过,贴在木板上,让它自然干。微弱的油灯下,我,父亲,母亲静静地立在挂对前,静静地欣赏这幅杰作,摇晃不定的灯光把我们的影子也摇的忽肥忽瘦。之后母亲特意炒了几个菜,烫上一壶红苕酒,不会喝酒的母亲也陪着父亲喝上几盅,一边喝酒一边畅想着美好前程。

那一夜,我不知道我的父亲母亲是否做了美梦,反正我是做了——我腾飞起来,穿过绿茵茵的森林,绕过白白的云雾,飞过一个碧绿的湖泊,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去。

“坏了!坏了!!坏了!!!”是父亲的惊叫声。

我爬起来,看到了垂头丧气的父亲,蹲在墙角里,抽闷烟。

母亲呆呆地看着木板上的“挂对”

那是一副怎样的“挂对”呀?皱皱巴巴的,像一张老人的脸,到处都鼓起了泡,裂开了缝,这样丑陋的“挂对”,谁敢要?这一元多钱的成本,就这样泡汤了。

父亲还在抽闷烟,我看到泪水在父亲的眼眶里打转转。母亲走过去,拍拍父亲的肩膀说:“失败不要紧,我们重新来。”

父亲这才起身,抚摸他的作品。之后,走来走去,边走边问自己,为什么会起泡?为什么会起皱?为什么会裂缝?走了好几个来回,父亲突然对母亲说:“起泡、起皱,是不是浆糊稠了?赶快打一盆稀的浆糊,今晚重新实验。”

第二天一早,我们迫不及待的看父亲的第二幅作品。父亲说,起泡、起皱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裂纹依然存在。打眼一看,这幅“挂对”平整多了,细看,满身的裂纹,宛如挂在上面的一道道闪电,破坏了整体的美观。

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这次父亲没有沮丧,只是走来走去,绞尽脑汁想问题:这裂纹是怎么回事?这浆糊的性格也像黄土地一样刚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父亲走堂屋里走来走去,“为什么”在屋子里荡来荡去。

父亲的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参与其中——爸爸,刚刚打好的浆糊,性格像火一样爆裂,想办法降降它的火。

对!就是要降降它的火性子,我知道用啥办法了,让浆糊发酵,降降它的火性子。

父亲反复实验,终于找到了发酵浆糊的规律——从此,我家的“挂对”成功了。

父亲的智慧和创造力,是艰苦的生活逼出来的。是啊,二次世界大战,逼出了许多国家突然间发明了新式武器,中国也被逼的发明了石头土地雷,炸的鬼子们魂飞魄散;冷战时期,美国逼迫中国,短短的时间,逼出来了“两弹一星”,使中国走进了大国的行列。逼,才有发展;逼,才有创新;世界是在逼中前进和发展的。

在逼迫中,父亲发明了“自制印版”——他请在五里中学教书的韩正楷老师,写了许多付对联,制成印版,提高了印发功效。他还发明了“卷沙棒子”“烫金技术”“花鸟字”等,使我家的“挂对”既美观,又省事,畅销村内村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