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胥佑良的头像

胥佑良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9/07
分享

当代边塞诗歌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 ――云南边塞诗歌赏析

边关战地,军歌嘹亮,英雄辈出,因此,最能表达战地的语言,是诗歌。

戍边卫国,建立军功的英雄边关,成了边塞,成了战地,成了特殊时期提炼国家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地方。战地,是血与火胶熔的地方。因此,战地,注定是血肉之躯带着高尚的灵魂献身的地方。

本文论述的重点,云南当代边塞诗歌,也就是当年戍边卫国的老山诗歌。

戍边卫国,自卫还击,当年的边塞老山战地成了最艰苦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最需要我们的战士挺身而出、冲锋陷阵,获取胜利、保全国家利益的地方。于是,伴随出膛的子弹和炮弹和正义的力量,产生的老山诗歌,就像阵地上高高飘扬的红旗,代表着时代思想的典范,展现在大家面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语)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的英雄,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的先锋。戍边卫国的英雄儿女怀着《老山精神》中“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决心和信心,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老山诗歌,有的是手持钢枪身处战火中的军人创作的;有的人深入前线战火中的作家诗人创作的;有的是怀念和铭记前方战地事迹而创作的……这些诗歌都蕴藏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内涵,是从炮火硝烟中沉淀下来的金子,是和平时代的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并不会因为和平年代生活中的风花雪月的诗歌、小愁小绪的诗歌、生活碎片的诗歌、生活中偶遇的小感动小哲理诗歌等等的充斥而变色变味,老山诗歌经受住了血与火考验,值得细心赏析和品味:

一、云南当代边塞诗歌,继承传统边塞诗歌特性,表达现实中国坚贞不屈的拼搏精神

我们记忆深刻而熟悉的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英雄具有时代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来说,某个时代产生的英雄,经过时间的检验后,却具有永恒性和不朽性。

有英雄就有赞美诗,有英烈就有壮歌,满怀爱国情怀的老山诗歌,镶嵌着像钢铁长城一样的老山精神,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具有代代相传的生命力。

我们传统的边塞诗歌如:《从军行》《出塞》《关山月》《塞下曲》《燕歌行》等,有的重在抒写边塞风光,边疆民族风情的奇情壮景,有的重在抒发边关将士在艰辛的边地生活中,建军功立壮志及其思念祖国想念家乡的健康情怀,它们是中华文学的宝贵财富。老山诗歌在历史文化的宝库中,延伸了传统边塞诗歌的历程,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更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老山诗歌,饱含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在保卫祖国边关的情感中,闪现高尚的灵魂,并用这种思想情怀来指挥自己的行为,落实自己的行动,他们的情感来源于对祖国人民的爱,来源于对祖国大地的爱。如王建川烈士生前写给母亲的战地诗《寄给妈妈的日记》:

……放心吧妈妈,

我已经懂得了“战士”的含义,

当还击侵略者的炮声震撼大地,

妈妈,请你不要把孩儿惦记,

不付出代价怎能得到胜利?

战士的决心早已溶进枪膛里,

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

再见吧妈妈,

……

王建川烈士生于边疆,入伍后,一直坚持写日记,他准备凯旋归来后,把日记本和军功章一起寄回家,作为献给母亲的礼物。在1984年4月28日的自卫还击收复老山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19岁,携身的日记本被鲜血浸染。

为了祖国母亲,解放军战士王建川和广大的战友们“懂得了战士的含义”,为了祖国的安宁,面对残忍的侵略者,必须坚定胜利的信心,“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这种信心就是在祖国母亲的关爱中成长起来的。

老山诗歌有一种从未改变精神,以汉字的方式传达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如毕永军的《老山诗》:

经过无数次悲壮的孕育

经过无数次痛苦的剖腹

老山在战争的阵痛中

终于分娩了你

老——山——诗——

你从屈原的《离骚》里走来

你从岳飞的《满江红》里走来

你从范仲淹的《岳阳楼》里走来

你从圆明园的烈火中走来

……在枪炮的吵嚷里

那被炮火锤炼了

千遍万遍的诗骨

耸立着

向生活注释着人生的真谛

……

这就是云南当代边塞诗歌精神,老山精神,也是具体的中国精神。云南当代边塞诗歌诗歌在我们历史天空里,“并以你自己溶于血色的生命向沉睡的灵魂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英雄豪杰人物的品质,去顽强拼搏,去战胜一切困难,去鞠躬尽瘁。“血性要在苦累中培育和检验!”“掉皮掉肉不掉铁血品格!”在和平的幸福年代,读懂了老山诗歌,能够更加自觉地传承老山精神。

二、云南当代边塞诗歌言志,直抒胸臆,言简意赅,不加修饰,充满鼓舞性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的“言志”,表面看似简单直白,其实当代边塞诗歌的创作是高难度的,需要战士和作家诗人对历史和现实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作者对历史和现实充满激情,满怀信心地投入创作,而且所言之志,是行动的表白,也是指导军人行动的指南针。如秦新昌的《真诚的爱》: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我愿把青春献出

当祖国受到外来侵略时

我就勇敢地和敌人拼搏

当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

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用生命和热血保卫祖国和人民

中国军人在诗行中的“志”,是“用生命和热血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志,看似直白朴素,它承担着的份量却十分重大,这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行动,以志促行,言必行,行必果,战士们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构筑中华民族的力量,代表着云南当代边塞诗歌的精华,这也是中国民族站起来,强起来需要的言与行。

在李正红的《假若我在战斗中牺牲》:我“决不为自己短暂的一生后悔/也不在乎有没有美丽的姑娘/在我的坟前献上一束玫瑰/只要用鲜血换来了边陲的安宁/我就与祖国大地一起熠熠生辉”中,这种永别式的告白,最能激起青春的斗志,“我”的牺牲,“换来了边陲的安宁”,即使没有暂时的“一束玫瑰”,与“与祖国大地一起熠熠生辉”的,何止千万束玫瑰。

史光柱创作的《请战血书》:

宁可前进一步死

也不后退半步生

宁可死在山顶

也不死在山脚

精短的诗句,明白无误地表达着中国军人的心声,点燃了战士们的激情,提振我们的战斗精神,诗句以直白的艺术性来感染我们。其中之“志”,就是中国精神。

吴传玖创作的《南疆,永恒的雕塑》:

南疆

屹立着千百座大山

一座大山

一尊永恒的雕塑

血肉的精灵

血火的生平

用不朽镌刻历史的感情

有的战士在战斗中,化作了祖国的山脉,化作了祖国的铜铁长城,“从而让生命/获得了永恒”《题于烈士陵园》(晨枫)。我们在“永恒的雕塑”中,得到了审美教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潜移默化。

三、云南当代边塞诗歌,写实性,形象性,歌咏与赞美并行,凝聚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以歌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思想为主题,以“高尚的作品鼓舞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民族强盛的生命力,带给人们的是巨大的能够战胜一切的精神力量。

郑蜀炎的《猫耳洞吉它》:

且把横戈马上的英姿

溶进这柔拨的轻弹里

梦幻与诗的羽翼

引来阵阵抒情的笑语

啊,老山猫耳洞里的吉它

长征路上的竹笛

同一腔军人的热血

后代的歌连着前辈的曲

……

诗人以写实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写出的现实中或想象中曾经存在过的某些事物。作者赋予“吉它”美好的形象,“老山猫耳洞里的吉它”,就如“同一腔军人的热血/后代的歌连着前辈的曲”充实着边关生活,关注着中国军人的胸怀与抱负,拓展着战士们生存和发展的信念。

“梦幻与诗的羽翼/引来阵阵抒情的笑语”写出了一个民族敢于沉思历史,勇于面对现实,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在不该沉默的时候决不会软弱,同时也能在躁动中保持平静下来,镇静下来,安心下来,坚强起来。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的感情世界总是广博而深厚,作家诗人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时时要理清善恶,美丑和真伪。他们经常避免浮薄之情,避免浮薄纤柔之情,在真挚、深沉的感情中孕育的诗篇。

已故诗人柏天明在《老山行》中,以“和平发展乾坤朗,稳定腾飞岁月稠”的历史高度,“迈步轻盈上老山”,在诗人情感世界里中,历史是清醒而沉重的。人类有着许多“学英雄,建丰功,保护家园”的历史,可人类更需要的是“艳阳天,百花鲜”和“人间笑语欢”的历史。诗人在“细看欣赏猫耳洞,遐思构想梦魂篇”的真挚情感里,凭着一双明晰的眼睛,期盼着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写实的诗,有时候也是诗人实现情感的表达,是诗人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方式。战斗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很多时候就表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感情的牵挂。因此,在写实的诗中,诗人笔下常常涉及亲情、友情和乡情,把现实和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

袁微在《红苔藓》中直抒胸臆,老山主峰为何生长着“妖艳的生命”的战斗豪情,抒发出“因为我们浇灌她的,不是水,而是血”的言志之作,表现了边关将士与人民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和英雄主义的情怀。同样,袁微在《致张大权》中,诗人以“亿万华夏儿女为证”的美好心灵,证明着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你不曾离去,更不会孤独”,以主权与尊严的深刻含义证明,“你活在正义中,你活在史册里”,表现了一个民族为正义而牺牲为和平而献身的无私精神。

王建芬在《年轮的展示》(组诗)中通过象征或暗示的方法,以“写意”达到“言志”的目的。赋予《崖》钢铁长城一样的生命力,“在最险恶的天边”,你为何如此沉静,因为“太多的磨难”,让你在冷静中没有麻木,而是更有爱心与同情心,让你永远以自主的姿态站立,决不会“腾空而去”。在《悲》中不悲,因为有“历史的血,滴在你身上”,“不灭的碑文”坚持“扬起你的额头,耸起你的高度”,让你的“庄严和不屈”,成为永远的不倒的丰碑。通过抒情主人公对崖和碑等意象的创造,生动而含蓄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意志和对和平的理解之情。诗人“写意”的诗,也就是写实的诗,在诗质上更富情韵,也更耐人寻味。

中国军人、作家诗人们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老山写实诗,诗人们以绮丽的想象和联想,借景抒情,将内心的主观感受渗透到笔下的景物上,情景交融的诗句,使现实生活都带上了诗人特定的色彩。如徐福祥的《猫耳洞的诗》:

我们的家很小很小

它坐落在老山前沿的一角

低矮狭窄

出人要弯腰

四壁有水晶帘垂挂着

装着的是山泉干粮

决没有悲伤和苦恼

欢笑伴着我们席地而卧

我们的家虽然很小很小

可里面装着伟大的祖国

通过在战地的猫耳洞中,对镇守边关进行生动传神又积极向上的表达,“我们的家虽然很小很小”,坚守的战士们“决没有悲伤和苦恼”,因为小小的猫耳洞“可里面装着伟大的祖国”,寸土必争,寸土必守,我们幸福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云南当代边塞诗歌也旨在推动健康的高尚的社会意识传播,引领和鼓舞战士们、人民群众积极热爱生活,热爱社会,从而在各族人民中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局面。

四、云南当代边塞诗歌热爱现实生活,崇尚军人美德,勇于面对牺牲,努力在现实世界中追求荣誉、建立功勋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颂扬着中国军人勇敢、执著、智慧、无私奉献、爱的力量等等品德,也让大家看到一个个普通人成为优秀的解放军战士的成长过程,在歌颂中国军人英勇善战的同时,表现了动人心魄的心灵之美,表现出来战士们蓬勃的朝气和乐观健康的思想。如郑明创作的《边防战士礼赞》:

这里没有鳞次栉比的厂房

这里没有繁华喧闹的街市

只有紧握钢枪的忠诚卫士

泰山般屹立在白云萦绕的哨位

多少个繁星迷人的深夜

我们在哨位上聆听母亲甜蜜的鼾声

多少个美丽霞光的早晨

辉映着他们巡逻归来的雄姿

啊,多像一尊尊雕塑的铜像

筑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

再狡猾的狗熊和野狼

全都逃不过他们警惕的眼睛

战士们充满信心,“再狡猾的狗熊和野狼/全都逃不过他们警惕的眼睛”,诗歌中没有强调个别英雄人物的功绩,“只有紧握钢枪的忠诚卫士/泰山般屹立在白云萦绕的哨位”,“多少个美丽霞光的早晨/辉映着他们巡逻归来的雄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战火中,中国军人在表现出的共同品质是刚毅顽强,是对国土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同时,歌颂戍边卫国的战士们的崇高荣誉感。

欧之德创作的《遗书》:

没有关于财产的分配字句

战士本来就不富有

没有悲戚的死前别语

那不属于战士的范畴

他,一个年轻的士兵

留下的是一份还有着错别字的遗书

如果一当(旦)战死疆场

请把我直立着埋在扣林山麓

而且,还请帮我戴上钢盔

扎好腰带,打好绑腿

死了也要全付(副)武装站在前线

把祖国大门牢牢把守

啊,谁能权衡得出这遗书的分量

我想,它一定托得起山川河流

如果把日月星辰铸成军功章

应该先挂在这永不倒的战士胸口

“遗书”中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战士,自然流露的是那种勇敢的情绪,那种“心底无私天下宽”的个性,更加使得他显得有血有肉,更符合真实生活中的英雄形象。《遗书》中的战士被刻画得极富有人情味,面对国家利益,面对入侵者的子弹炮弹,他们中绝没有人会苟且偷生,就是牺牲于疆场上,他们也没有“没有悲戚的死前别语”,而是怀着崇高的中国军人的荣誉感和祖国人民的忠诚,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勇气,“请把我直立着埋在扣林山麓/而且,还请帮我戴上钢盔/扎好腰带,打好绑腿/死了也要全付(副)武装站在前线/把祖国大门牢牢把守”,“这遗书的分量/我想,它一定托得起山川河流”,突出了战士们不畏入侵者,坚强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貌。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也重视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些诗作往往笔墨酣畅地描绘种种自然风光,把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心境、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如张永权创作的《黎明,倒下了一名战士》:

黎明

尖利的枪声

夺去了他的生命

他倒在高地的哨位

热血

染红了十八岁的年轮

主峰上

有一轮血红的太阳

正在徐徐上升

此时

这山峰高了许多

连灰的雾

白的云

也只能在山腰缠身

山尖上

站着一只雄鷹

也许是因为他

峰峦才增加了重量

阵地才增加了高度

他没有立功

因为冷枪打死的士兵

很难评价他的历程

日记本里

也没有闪光的星星

但全班的战士都哭了

连骂过他的班长

也用泪水洗了一回脸

他的血和泪水一起

渗进红色的山岩

人们都说老山的石头

变得更硬了

此诗对黎明枪声的冷静叙述是伤感的,黎明的到来,高地上正在呈现一幅幅自然美景,景色如画,生机盎然的—切,正在战士的眼前呈现,等待着朝阳沐浴,可是,入侵者的冷枪射出了残酷的子弹,“夺去了他的生命/他倒在高地的哨位/热血/染红了十八岁的年轮”,十八岁,正是一轮鲜红的正在徐徐上升太阳,却在入侵者的偷袭中倒下了。

战士的身躯倒下了,他的灵魂却升起来了,因为他的牺牲,“峰峦才增加了重量/阵地才增加了高度”,虽然没有立功,但他十八岁的生命却化作了高峰上的雄鹰,“渗进红色的山岩/人们都说老山的石头变得更硬了”,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以自然景将人物情烘托得更加壮烈,使作品富有艺术情味和魅力。

这名十八岁的战士没有成为高挂夜空中的孤独亮星,而是在忠诚、牺牲、永生交织的诗人心中融合为一,达到物化与真、善、美之间的高度统一,唤起华民族间的动人的真情实感,让牺牲的价值达到永恒。

五、云南当代边塞诗歌在浴血奋战中,坚忍不拔,坚定必胜的信念,形成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是展现丰富的民族气节的诗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长期激励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杨忠翔创作的《致英灵》:

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

你勇猛地冲杀

带着胜利的微笑

你倒下了……

年轻的生命

是一首不朽的诗

安息吧,烈士

人民永远记起你们

今天在烈士墓前

我掬一捧南疆红土

播下心爱的花种

待到春风吹醒大地

烈士英魂

将化成烂漫的含笑花

此诗展示了“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带着胜利的微笑”“勇猛地冲杀”的英雄气概,“化成烂漫的含笑花”,这也是我们所崇尚的英雄,“年轻的生命/是一首不朽的诗”,“烈士英魂”超越了对客观真实或真理的绝对信任,表达出真与美的智慧,不断地焕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我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快乐和美好。

赏析云南当代边塞老山诗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老山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因为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需要民族气节,民族气节就是一种时代精神。如刘福波创作的《希望之光》:

硝烟刚刚散去

呐喊还在回荡

出征前你那铮铮誓言

还在战友们的耳畔回响……

坚贞不屈的民族脊梁在这里耸起

共和国自豪的一页历史

凝固在这红色的土壤

每一个走人陵墓的人都感到心灵震颤

每一个站在碑前的人都会净化思想

我们在这里采撷了

人间最美的花朵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

民族的希望之光

此诗充满鼓舞性、形象性、艺术性,表达战士的超值的生命力,提振我们的奋斗精神,让我们在激情之后看到希望。“坚贞不屈的民族脊梁在这里耸起”就是“出征前你那铮铮誓言”感染着我们,“每一个走入陵墓的人都感到心灵震颤/每一个站在碑前的人都会净化思想”,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实和扩展了中国精神的思想内容,“心灵震颤”是民族精神根脉在震颤,“人间最美的花朵/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之光”,这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蕴藏的爱国主义与中华文化,支撑起中国精神,并且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写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谱写着中华文化新的时代篇章。

如林浪平创作的《老山精神万岁》(组诗)中,《4月28日,到老山去》:“……到老山去/寻一个时代的印记/会有多种版本/演绎着/一个相同的故事/从民族的血管流出/又被民族的梦想/汲取……”

到老山,“寻一个时代的印记”就是寻找中国文化的细节,这样的细节从“从民族的血管流出/又被民族的梦想/汲取”,就是支撑起了中国精神。

在《老山作战纪念馆》中:

步人老山作战纪念馆

行程十年

看金戈铁马

英勇善战

看全国人民的目光

以及镌刻在

焦土上的诗行

黎明苍翠繁茂的蕉叶

沐浴着血与火的洗礼

黄昏在高高的山岗上

中国军人

雄伟的形象

屹立起

中华民族的脊梁

英雄前花一丛一丛

盛开在眼前

老山兰一朵一朵

飘浮着馨香

在每一面展墙上

都熔炼着

这种伟大的精神

忠于信仰的灵魂

……

求证现实中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元素,“步入老山作战纪念馆/行程十年/看金戈铁马”,老山一脉,地球上的一片中国热土,就在那里屹立,如真金不怕火,老山的一个时代,已经存放在纪念馆,纪念的是中国立场,“看全国人民的目光/以及镌刻在/焦土上的诗行”体现出宏阔视野和文化气象,目光在寻找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焦土上的诗行”使中华文化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发出强音,即“中国军人/雄伟的形象/屹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是中国精神的根基,这是中国文化的土壤,“在每一面展墙上/都熔炼着/这种伟大的精神/忠于信仰的灵魂”,我们的信仰“熔炼着伟大的精神”,即伟大的中国精神。

在《瞭望塔》中:

老山顶上

一座高耸的

钢铁瞭望塔

是祖国的守护神

肩挎钢枪的战士

以及一轮

桔黄色的太阳

冉冉升起

让这个崭新的黎明

格外的诗意……

瞭望塔

面对流泻的云海

繁茂的山林

充盈的空气

揽一片辉煌的目光

老山瞭望塔

不是一帧

如此简单的风景

它是战士心中

一座忠诚的丰碑

在圣洁的蓝天下

永远燃烧着

精神的光芒

上瞭望塔,瞭望什么?不仅仅是硝烟弥漫而多变的世界,更多是“祖国的守护神/肩挎钢枪的战士”瞭望“一轮桔黄色的太阳/冉冉升起”,“面对流泻的云海/繁茂的山林/充盈的空气/揽一片辉煌的目光”,我们也是瞭望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我们追求着世界的和平,但世界总是难得和平,我们仅仅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国,但“一座忠诚的丰碑/在圣洁的蓝天下/永远燃烧着/精神的光芒”,我们的瞭望是忠诚的,我们的瞭望是圣洁的,我们的瞭望是光辉的,我们的瞭望是和平的,因此,我们的瞭望“燃烧着精神的光芒”,世界和谐的光芒。我们瞭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时代精神的一部分,我们瞭望凝聚着中国精神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引领世界时代发展的文明方向。而“不是一帧/如此简单的风景”。

云南当代边塞诗歌告诉我们,和平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人人都应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要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和平才能共享发展的成果。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我们不忘老山诗歌,就是牢记守护和平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优秀的云南当代边塞诗歌众多,本文对云南当代边塞诗歌——老山诗歌的赏析只是管中窥豹,从老山诗歌到老山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精神的风格气派,凝结着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需要更加深入的关注和解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