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凤祥的头像

郭凤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07
分享

外婆是个接生婆


 “要是老孙太太还活着该多好哇! ”这是村子里的人常说的一句话。

我的外婆是个心灵手巧,又很善良的人。因为外婆一生共生养过六个孩子,尽管五个因病夭折,但是外婆居然学会了接生。在我们那个小村子里像我这么大的人基本上都是她给接生的。

左邻右舍的婶婶姨娘们领着孩子走在街上,一见到我的外婆就会对孩子说:

“记住了,这就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刚出生的时候,要不是你孙奶奶你的小命就没了,这天底下也就不会有你这么个淘小子!记住了,长大要知道孝敬孙奶奶呀!”

那个比我稍大一点的孩子会说:“孙奶奶,我长大了给你打酒喝,给你养老送终!”

孩子的妈妈嗔怪道:“傻孩子,什么养老送终?多不吉利……像你孙奶奶这么好的大恩人是会长命百岁的!”

“乖乖,这孩子真聪明!”外婆爱抚地用手抚摸着孩子胖乎乎的小脸蛋。

那时候,在小伙伴面前,我也很神气和自豪。我知道他们都是我的外婆给接生的,他们的命是外婆给的。小伙伴们对我也很尊重,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从来没有人敢欺负我,甚至孩子之间闹矛盾了,还会找我给评理断官司。

“走,找小宝去,看他怎么说!”

“小宝说啦,以大欺小不算英雄好汉!”

不光如此,比如说上山采山菜、采野果什么的,小伙伴们都让着我,帮着我……

可是,作为姥姥的小外孙的我也有诸多的委屈和难言之隐。

我的外公很早以前就去世了,外婆孤身一个人在乡下生活。后来,父母就把我送给外婆抚养。

那个时候,我在外婆身边生活,远离父母,而且,外婆又是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太,其实日子是蛮辛苦的。她给人家接生完全是出于一种义务,根本不计报酬。况且,那个时候,乡下的人们都很贫穷,生病时,是没条件上医院看医生的,只能凭着自身的免疫力,能抵抗住就多活几年,抵抗不住病魔,就直接去见了阎王。

那个时候,妇女们生孩子也是完全凭着自身的能力。偶尔能听说谁谁的“屋里的”上河沿洗几件衣服,半道上,孩子就生出来了……

能够顺产的,再加上有接生婆的接产,几乎没有大碍,不影响生命;不能够顺产的,就只能把小命完全交给接生婆了——在那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姥姥就成了产妇和婴儿的救星。

大雪纷飞的夜晚,我家的茅草屋外响起急促剧烈的砸门声:

“孙大娘!孙大娘!大事不好了,我媳妇要生了,求你快去看看吧!”

结果,外婆的动作稍微慢了一些,因为她还得把我安顿好,才能离开,外边的人已经急得不耐烦了。

“求求你啦,孙大娘,你就是我们家的救星,我下辈子当牛做马也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咣当”窸窸窣窣的一阵挡门的声音之后,姥姥随着来人匆匆离去。

在破门四处漏风,只得用一些破布遮挡着的屋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外面,北风呼叫,传来一阵狗叫,我知道外婆已经到达了接生地点了。

我一个人躲在漆黑的屋子里,听着外面的风声和被严寒冻裂的冰面墙体等物发出来的呻吟声。盼望着狗叫,盼望着外婆的小脚踏在雪地上发出的咔吱咔吱的声响。可是,始终也没有等到狗叫和雪地上的脚步声。我就在苦苦的期待中,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从此,一听到有人来找外婆去接生就像要下油锅一样面临极度的恐惧。

非但如此,不知道是从小伙伴们那里还是其它什么地方听到一种说法,那就是吃了月子饭就会不长胡子,成为炕头的汉子没出息等等。

有的时候,我一个人待在家里实在憋闷得慌,就不得不跟随外婆去接生的人家。因为担心去了人家会给吃荷包蛋或红糖水冲鸡蛋、小米粥等月子饭,吃了就会不长胡子并且长大以后成为炕头汉子,所以就不敢进人家的屋。任人家百般热情地往屋里生拉硬拽,我都死活不进屋,就一个人在外面站着。

有一次,下大雪,我在外面足足站了四个小时,那家的产妇才把孩子生出来。听到孩子清脆的第一声啼哭划破了夜幕,我已经变成了一个雪人。

“可怜的孩子,冻死我家宝宝了!姥娘以后再也不给人家接生了!”外婆紧紧地把连冻带饿的我搂在怀里。我的泪水已经在胸前结成了冰碴。

姥姥终于没有履行她的承诺,在随后的日子里,只要是村子里的乡邻们求她去接生,她依然拖着病弱的身体,艰难地挪动着裹脚义无反顾地走向风里雨里。

直到外婆因为得了不治之症,从此一病不起,到另外一个世界安静地休息去了,她才与接生彻底告别。

好多年以后,村子里的乡亲们还时常念叨着:“要是老孙太太还活着该多好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