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千两百多年前,诗人杜甫因安史之乱阻隔在异地他乡,音信不通,思乡情切,月下沉吟写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情深意切的月夜悲歌。
汪曾祺先生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适逢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身居都市高层楼房的我,既有些兴奋,又有些失落。
盼望着明月高悬,坐在窗前品尝时兴的瓜果梨桃,包装精美的月饼,正要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却独独没有看见月亮?
房间很大,屋子很多,找了好几个靠窗的位置,才在东边的卧室里看到了月亮。
月亮高挂在灰蓝色的天幕上,可以望见有几片云缓缓移动。而在月光之下,是城市的万家灯火,就像是天上的星辰一样布满人间。可是,却没有天空那样的清净安详,大街小巷人来车往,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喇叭鸣唱,喧嚣着不夜城的每一个角落。不一会儿,月亮竟然悄悄地隐没了,隐身在远处的更高层楼房里。
夜已经很深了,靠近前窗的大厅里桌子上摆放着圆月的果品等美食佳酿一应俱全,可是我依旧没有等来月亮……
我想起小的时候住在故乡的茅草屋子里,逢着八月十五中秋赏月的情景。那个时候,家里很穷,舍不得买月饼,幸好亲戚送来了月饼。两包月饼一共是十块,家里老人和孩子十口正好人均一块。月饼不是想吃就吃的,非得圆过月之后,才可以吃。
吃过晚饭,大人们就开始忙绿起来了,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当院中间,放上八仙桌子和凳子,桌上摆放着月饼、西瓜、沙果、葡萄、元枣子等等好吃的东西。
“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随着孩子们惊喜的喊叫声,抬头就看见了一轮新月从乳白色的云层中露出了面孔。云在飞,月在走。此时的月亮真的就像一位拄杖走路的老者,步履缓慢,却是十分地慈爱。他把如水的清辉洒向大地,照在我家的茅草房上,照在院中的大柳树上,枝叶摇动着斑驳的疏影,宛若童话中的世界……
我守在姥姥身边指着天上的月亮问姥姥:“姥姥,你看那月亮上面好像有棵大树呀?”姥姥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孩子,你真聪明!说得对,那上面有棵大树!”接着,我和弟弟妹妹就缠着姥姥给我们讲故事。姥姥清了一下嗓子,就开始给我们讲起了月亮的故事。
姥姥说:“天上的月亮故事很多,可是姥姥也就记住了一个故事,这还是我的娘亲口讲给我听的。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天宫里住着一家人老两口和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勤奋好学,勤劳又勇敢。小男孩听说人间有好多好多的人在受苦,有的活活被而死,有的活活被打死,有的被贼人欺骗,有的被恶人敲诈……总之,天下就是人间地狱。小男孩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和才能解救受苦受难的人。长大以后,小男孩说服了父母,同意他下凡到人间。
临行那天,父母送他到那棵大树下,嘱咐他道:‘下去的时候,戴好翅膀,到了地上,记得要收起来放在包裹里,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就在这颗大树下等你回来!’随后,又递给他一个包裹。包裹里是娘给他做的衣裳和鞋子。就这样男孩告别了父母来到了人间。
男孩,在人间用在天上学到的本领为生病的百姓治病,帮受灾的百姓重建家园,帮蒙冤的人鸣冤叫屈,帮受欺压的百姓伸张正义……总之,好事做了无数件,深得百姓的爱戴,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天使。在一次冲进火海救人的过程中,天使身上的包裹不小心遗落,被烧成了灰。
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天使因为没有了飞天的翅膀,只得跟普天之下的百姓一样仰望天空。天使对着月亮里的大树下的爹娘诉说思念之苦,报告自己的所作所为。许多年过去了,天使在人世间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黎民百姓解除了许多忧烦痛苦。
每当十五月圆的时候,天使的娘就在那棵大树下给自己的儿子缝补衣裳和鞋子,诉说着长长的思念之情。”
我们总觉得姥姥的故事没讲完,就问天使在哪里?姥姥说,天使仍在人世间,继续给百姓做好事,只是我们看不到他……
姥姥的故事一直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勤奋向学,一心向善,助人为乐。
记忆之中,那时的月饼很甜很香,那时的瓜果很脆很甜,那时的月亮很亮很亮,即使是挂在天上,也感觉距离我们很近很近,它与我们亲昵徘徊的时间真的很长很长……
在风光旖旎的未名湖畔,在黄沙无垠的大漠之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曾看到过美妙绝伦的月亮,此时我就会立刻想到故乡柳树上和河水中的那个小月亮。我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月亮也很大,但都比不上我心爱的小月亮。
李白夜宿山寺赞叹楼阁之高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居住在这个用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森林里,却无论如何也没有从前在家乡那种仰头望月的新奇欢喜,即使身在最高层看天上的月亮,总觉得比不上故乡的茅草屋顶上、大柳树上的那个月亮大,月亮圆。
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