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涧笙的头像

郭涧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03
分享

《归去来兮话春联》

春联,几千年的中华传统,年三十,“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早早就把准备好的对联贴了起来。

在故乡,贴对联有这么几层意思,一是增添喜庆气氛,表达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与祝愿;二是代表一种权限和归属,比如某家新置的房产,不管住不住人,过年必须把对联贴上;还有一层意思,故乡有一个习俗,贴对联后,要债的人再不能登门了,乡人常说“不能见不得穷人过年”,就是这个意思,对联一贴,鞭炮一放,就代表正式过年了。

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却把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庸俗化了。大街小巷,千家万户,贴的都是印刷制品,内容雷同,没有特点,贴对联成了一种过年的程序。人们不问为什么这么做,只是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现在的过年,大包小包买的不少,山珍海味吃的发腻,但出门看到墙上的对联,喜庆之余,多少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

小时侯大人给我们讲过这样的故事:过去乡下人没文化,过年不会写春联,有的人家就用吃饭的磁碗底儿沾上墨汁,在红纸上印个圆圈当对联。后来,村里有了几个读私塾的秀才,过年时人们请他们写对联,秀才盘腿坐在炕头,别人磨墨递纸,恭恭敬敬,红红的纸,香香的墨,村里人里三层外三层,挤上一屋,那秀才俨然圣贤,脸上颇有风光,写春联是文人的雅事。

后来穷人家的孩子能上学了,那时的读书就是基本的识字与写字,学写毛笔字是主要课程,一卷麻纸,一方砚台,写仿描红,自是一方境界。会写毛笔字,会写对联,在那时就是文化人呢。

对联展示了中国书法美学,贴出来人们说是谁谁的字,倍受人尊敬和热捧,这是其一。其二是深刻领悟对联的诀窍,逢喜伤之事,编写一副楹联,表情达意,自有其非凡意义。有书法出众者以替人写对联赚钱,每年也可得到不菲的收入;还有爱好楹联的有心之人,每逢过年或红白喜事,走街串巷,寻找发现较好的原创对联,抄录后积累成楹联集,被人们广为流传……但这一切,似乎在一夜间都消失了。

现在进入信息时代,小学生都能把电脑玩转,可传统的书法文化却渐渐淡出了生活。小学不再开毛笔课、书法课,社会上更多的电脑代替了手工书法,大学生满腹经纶,若让其操作电脑,轻车熟辕;让其写几个字,却还滞留在小学水平。中国书法只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在书法界的象牙塔中生存,日渐与更多的人疏远。

社会就是这个样子,过去人们吃不到白面,因为麦子产量低,打不下粮食。后来麦子产量高了,人们不愁白面了,一日三餐皆可食之,却有了转基因技术,有了添加剂,有了高血压、糖尿病,以至于许多人高价买杂粮来吃,杂粮食品成了三星级饭店的上等好饭。过去大家曾经为大棚菜改变四季蔬菜生产而喝彩,现在却变成争着买山野菜天然食品。过去人们买饲料鸡蛋,现在土鸡蛋要比饲料蛋贵上几倍……所谓风水轮流转也。

我们的许多传统文化,实则是不应该在“传统--庸俗--遗弃”公式中,走向终止的。除了写春联,还有如过年向长辈的跪拜传统,我认为就应该延续。现在说起过年向父母长辈下跪拜年,许多人可能认为是可笑的事情,我却认为一点都不可笑,偏偏这是一件严肃的礼节:人生在世,父母给予你生命,你难道不应该吗?百善孝为先,连下跪都做不到,何谈孝顺?这不是形式,也不是害羞的事情,三叩九拜之礼是一种传统,现在被人们遗弃,这是不应该的。现在的孩子,不懂感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这是教育的缺陷,也是教育的可怕。记忆中,我的长辈是用压岁钱、红包来吸引孩子对长辈跪拜的,长大了,就应该懂得跪拜的意义,而让这种传统延续。

社会发展,和春联一样,有多少传统文化丧失,沦为流俗?有多少传统文化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走向回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