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地形多样,气候温和,五谷皆生,物产的多样性使得吃食也非常丰富。一把米、一把面,做法有别,吃食不同,味道迥异。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祖祖辈辈的文化饮食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口味。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饭食原始古朴的味道、制作方法得以保留传承。汾西“重六席”,就是最具汾西口味的民间食品组合。
汾西乡村的红白喜事,根据各自家庭条件,置办不同的席面。传统的席面有:“揽盘”、“八大碗”、“九齐席”“十全”、“四盘八碗”、“重六”、“重八”等。汾西宴席在城垣一带一般为7人一桌,“重六席”含六盘六碗十二件,那个时候算是规格较高的席面。
汾西“重六席”一般通用的大路菜谱为:
盘子六个:三冷三热,冷包括拌三丝(土豆丝、粉丝、鸡肉丝)、皮冻或肉拼(头肉、肝等)、五香花生等;三热:过油肉、大炒、小炒等。
碗子六个:红皮、酥肉、排骨、豆腐、蜜汁红薯、三香汤(海带、粉条、炸豆腐丝)等。
当然,民间遇事各家根据自己的条件特点,菜谱也有所改动。但总体体现的是就地取材、丰俭自由的特点。肉类以猪肉为主,加工各样菜品。牛肉羊肉、鸡鸭鱼肉等,都是后来条件好了以后才有的。蔬菜以白菜为主,因为过去人家办喜事,一般在冬季农闲时节,这时能储藏过冬的叶菜只有白菜。调料也就是葱、蒜、生姜、大料、花椒、酱油、醋等这些本地产的物品,没有现在饭店各式各样的调味品。
过去,农户人家,逢事设宴必杀猪。有的人家估算着年内要娶媳妇,就提前开始喂好几头肥猪。重六席席面十二道菜,八个菜与猪肉有关。猪肉、猪油自不用说,猪肝、头肉、口条做肉拼盘,猪皮和猪蹄熬制皮冻,猪大肠、小肠是大、小炒的必有食材,一条猪物尽其用,几乎贯穿了整个席面。
汾西“重六席”讲究的是:盘碗并用,热冷交替,荤素搭配。其中,“红皮(红烧肉扣碗)”是全桌席的灵魂。乡村人评价一桌席做得好不好,全看这碗肉好不好;老年人吃席,全看这片肉吃了没吃。吃了这片肉,就算坐了席。酥肉、排骨、过油肉、大炒、小炒是每席必有的基础骨干菜品。
红皮是贯穿整个宴席制作全程的一道菜。从主家招呼村里人杀猪开始,褪毛、开膛、到大锅煮肉,香气飘满院子村子,就有了过事的气氛。过事的前一天,大师傅在院中的“行灶炉”上,放置一口大锅,开始下油锅。红烧肉、酥肉、排骨,丸子等等,都要在油锅中炸好。然后,在肉案将红烧肉切好,肉的厚度、形状都要拿捏好,皮朝下红肉朝上放在专用的黑色小瓷碗中,每碗的片数不能少于七片。然后开始蒸肉。红烧肉好的标准是“软而不烂、滑而不腻”,蒸时要放葱姜蒜,蒸得时间、火候全耍大师傅经验和技术,是衡量其手艺高低的一个水准。待第二天开席后,蒸好的肉从蒸笼中取出,要“翻碗子”,把红皮朝上,整整齐齐扣在出席的碗中,这时的肉片,呈弧形卧在碗中,红白相间,滋润耀眼,香味扑鼻。大师傅将配置好的热汤浇上一两勺,绿色的葱花点缀在红色的扣肉上,这叫“跟汤”,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红皮”就端上席了。
过油肉、酥肉等在山西民间广为流行,这里不多说。主要说的是汾西的特色菜“大炒”、“小炒”,这绝对是只有汾西才有的烹制方法。我去过其他地方,也有叫“大炒”的菜,但与汾西“大炒”不是一个概念。其以白菜帮子为主料,用棱刀法切成大块白菜片,配红薯块、黑木耳等,大瓢炒,只有乡村的“行灶炉”炭火热量大,炒出的才好,讲究的是火候,油温要高,菜下锅后翻炒几下即勾芡起锅,忌久煮,这样才能炒脆。“小炒”与大“炒”不同的地方是主料为菜叶,刀工细碎,配料为大肠小肠,油炸豆腐丝等。大炒小炒是汾西“重六席”中的姊妹花,堪称“肴中绝配”,大炒吃来豪爽,小炒吃来细腻,同为白菜制品,两道菜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体现着汾西民间智慧。
“重六席”上菜也是很有讲究的。“掌抹桌”(跑吆、端菜者)的人一声吆喝“油咧——”,院内的人纷纷让道,宴席就正式开始了。以冷菜开头,端酒开饮。一冷一热,交替进行。六盘六碗以盘开头,以碗结束。吃盘子时客人喝酒。盘子结束,上碗子,“红皮”是第一碗,随即馒头主食跟进。最后是一碗三香汤,以热汤结尾,客人吃得热乎顺畅。
每个地方的美食代表了不同地方的特色,肠胃是一道门,美食是钥匙,食物能唤醒人们对食物的初始味蕾记忆,而在每个人眼中,那就是家乡的记忆,家的味道。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村里人都涌进县城,市场繁荣了,经济发展了,人民手中有钱了,也推动了汾西餐饮业的进步。一批有志于餐饮服务的青年上厨师学校,接受培训,学习菜品制作技术,引进推广许多新的菜品。一批饭堂馆所,装潢讲究,干净整洁,菜品琳琅,精工细作,色香味美,引领了汾西餐饮风潮。一批餐饮服务的“理事会”活跃汾西城乡,为婚丧嫁娶服务。当今的宴席早已超越古老的“重六席”风格,呈现传承家乡特色美食和高质量多元化发展并举的景象。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汾西“重六席”,烹饪简单,经济实惠,丰俭由人,是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的特色餐饮。无论当今菜肴怎样变化,汾西人还是忘不了正宗的“重六席”的口味,酒菜宴席遇到这几样老菜,还在评论着地道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