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涧笙的头像

郭涧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7
分享

《丑 姨》

在我年长的亲人中,感觉最亲的,除了父母、姐姐,当数姨。我是妈抱养的孩子,虽然姨是妈的亲姐,但我和姨是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

我的姨住在距县城不远的一个小山村里。姨夫的祖辈可能还是富贵人家,他们的家在一座依山而建的古老的楼院里,上下两层,一层的房顶是二层的院子,气派的瓦房和大门,瓦房四面的兽角已经剥落,仍显示着曾经的辉煌。姨的家里有钉着铜搭的家俱(柜子)和不知坐了多少辈的太师椅。院子里有石磨,窗子是很漂亮的木雕窗棂,门上的竹帘上挂着铜铃铛,有人来掀帘进门时叮铛作响。

姨一辈子没有生育,也是抱养了一个男孩子。或许因为孩子少,对我们姐弟分外的亲,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我们小的时候,经常随母亲去姨家。老人们常说:姨怀里能闻着娘的乳香哩,记忆中的姨家虽不富裕,但她老能变戏法一样给我们拿出好吃的。最难忘的是姨在炉膛里给我们烤鸡蛋吃,这种吃法,在我以后的成人岁月里再没吃过,因为它需要特殊的设施--农村的炕连灶,另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技巧。那时,姨夫在河滩的地里种着香瓜,每年夏天我们去他家时,准能吃到又香又甜的香瓜。记忆中每次从姨家返回,走出很远快到村口了,还能看见姨站在院边目送我们的身影。

我家住在城里,每次姨进城总要带点“土特产”如红薯干啦什么的,这可能是那个年代,农村人能自己加工、农村孩子最好的零食了:蒸熟的红薯放在窗棂格上晒干,再在锅里炒黄,这种带着土香味的红薯干,吃起来须连吮带咬慢慢吃,越嚼越粘,越粘越香,香甜无比。

姨家的园子里有一颗杏树,每年要到割麦子的季节杏才能成熟,这个季节,姨就会在每天整个炎热的中午都不睡午觉,看着杏果,害怕村里调皮的孩子翻墙去偷,还不能吃就糟蹋了。待成熟好吃了,姨总要摘下来送进城给我们吃。

姨长得很丑,上初中时我的同学见过一面,笑话我说再没见过比姨还丑的人了。而对于我,却从没感觉到姨的丑,也许这就是亲情的作用。

姨老了,她和姨夫都丧失了劳动能力,而那唯一的儿子、我的姨哥身体又不好,经常生病买药,还要养活一家几个孩子,因此家里很穷,几乎连面都买不起。我找人想办法给申请办了一份低保,这样再添几块钱就能买一袋面吃。我隔一段就去她家,送点疏菜什么的生活必需品。

姨家修寿木(棺材)备老。在乡下,修寿木是农户人家的一件大事,按照农村的乡俗,只能在有闰月的年份才能修,而修得了寿木的,都是当地手艺高超、声誉较高的能工巧匠,修寿木的工匠待遇也很高,施工期间,主家较近的亲戚要去给工人“管饭”:也就是备了好的饭菜,犒劳工人。我从来没做过饭,那次去了姨家“管饭”,胡乱做了一顿,木匠师傅还说是最好的,可见,在姨家是吃不上什么好饭的。

记得有一回,我在家中干家务,踩凳子给土暖水箱加水,凳子出问题我从上面掉下来,肋骨轻微骨折。记得那次受伤是我最难受的一次,医生说肋骨伤裂是最大的疼痛,我躺在床上十多天,即使连呼吸一口气都会觉得好疼。姨听见了,家里那么穷,还提着积攒多日、舍不得吃的20多个家鸡蛋来看我。我又让她拿了回去。我知道,那些鸡蛋可以为她换回一个月要用的柴米油盐。

姨和姨夫一辈子经常吵架,临老了还经常为一点点的小事争吵不休。有一次姨生了气,柱着拐杖一连出走三天,家里人四处寻找,回来后才知她去很远的一个村子走了一回。我是后来才知道,那是她第一次出嫁的地方,村里有曾经和她相处的很好的邻居。她说:再去那里一次就再也不去了。

姨生病了,捎口信给我说想吃点肉,她家几乎一年中只有过年才能吃点肉的。我很着急,拿家里冰箱中放的时间稍长了一点的一块肉给姨吃,结果吃后拉了几天肚子,这件事成了我内疚一辈子无法挽救的憾事。病中的姨担心的是姨哥身体不好,家里又穷,给她和姨夫送不了终。每次去看她,她总这么念叨,意思是要我帮姨哥。

听到姨去逝的消息,我赶到村里,长大后再没轻易哭过的我不由自己失声痛哭。我和姨是有着很深的亲情的。姨哥穷得连酒席都摆不起,我花70元钱买来一小车煤,凑乎才开了饭。奔丧的亲戚们来,不好的饭也是要吃点的。人们常说人在哪事在哪,姨家很穷,可能平时也不多应承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来吊唁的人也很少。

最后一夜,只有我和姨哥两人为姨守灵,灵棚设在一片很荒凉的地里。姨哥累了一天,早已呼呼大睡,灵棚中连电灯都没有,点的蜡烛不时被夜风吹灭,我却一点都不感觉害怕。姨给我的,连一个恼怒的面孔都没有看到过,虽然她躺在棺木中,我想也是一张慈祥可亲的面容的。我不时续着快要燃完的香火,一夜没闭一下眼。

开棺时我见了姨最后一面,在她手心里填了100元钱,对她来说,这这辈子最奢侈的私房钱了。没有唢呐响器的渲染,没有排场送送葬的队伍,姨活一世,在那个春天来临的时节,如同一颗无名枯竭的蒿草,无声无息凋零而去。

这是六七年前的事,姨去世后第二年,姨夫也去世了;第三年,我的母亲也走了。人没几年活,这一代人现在留下的,只是日渐远去的依稀的记忆。而我从小到大,不能忘怀的长辈亲情记忆,很少很少。

我对亲情的理解,自认为是对你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心中时时刻刻的牵挂,是生死相托的那份信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