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涧笙的头像

郭涧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23
分享

《中街凉面》

凉面,有的地方叫河捞面,正规叫法应该是饸饹面。可以热汤,也可以凉拌。夏季凉拌时也叫凉面。但汾西人不管热的冷的,一律叫凉面。大众的习性,哪怕是错误的,约定成俗,也不可更改。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凉面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尤其在晋南一带,起源早,流行广。其好吃经济又实惠,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见到大大小小的凉面铺。

凉面,是一种快餐型的食品,需提前加工成半成品。客人来了,报个大、中、小碗,摊主就能抓面下锅。锅中的调料汤经常保持一定温度,面下锅既是加热,又是佐汤。其本身就是熟制品,汤中一过,就能出锅,舀入碗中,放点蔬菜辅料,即可进食。

凉面,过去多出现在集市。逢会搭个布蓬,放几张矮桌矮凳,一个简易的炉灶,就能开业。洪洞赵城一带,民间红白喜事底,或大一点的场面集体就餐也有吃蒸饭凉面的习俗。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性大了,在汽车站、火车站附近,有了固定的铺子专门从事凉面生意。南来北往的旅客,匆匆过来吃上一碗,不耽误时间。汾西城从东门到西门,凉面铺子众多,过去有几家出名的凉面铺,如付喜凉面、宝富凉面、桂林凉面、国华凉面等。现在更多,有机械厂凉面、文平凉面、水厂楼凉面等等,中街凉面铺,就座落在客运站的旁边。

凉面的制作大都在专门的场地,需要特殊的工具——饸饹凳子,这是一种利用杆杠原理的压面工具。制作凉面先要和好面,用30度j左右较温的水加碱和面,和的面要软硬合适。和得太硬了,凳子压不下去;和得太软了,面下到锅里容易断截,达不到细长柔顺的效果。所以,凉面凳子压面,不仅是力气活,还是技巧活。凉面凳子放在锅上端,压面时锅里的水一定要沸腾,否则下锅的面条就会粘在一起,或者温水时间长就会煮碎。煮熟的面条捞出后,过三次凉水,冷却后再捞出放在面案上,用少量熬好的食用油拌面,经过处理后的面条,金光灿烂,成为一根根不会板结的熟制品。熟制品拿到店铺,就可以配汤出售。

店铺卖凉面,要先配置调料汤。不用油炝锅,清水中放花椒面、生姜、盐、糖色(或酱油)等即可。面出锅,辅料有豆芽(或白萝卜丝)、炸豆腐丁,韭菜、葱等。再后来,人们不断创新,凉面汤中,还可以煮鸡蛋、麻花、丸子等。

开凉面摊铺简单方便,一是用人少,一般夫妻俩即可;二是原料方便,都是本地产的面、菜。三是管理不复杂,食客多是纯朴的平头百姓,吃得简单,还不挑毛病。以前开店铺的白天卖凉面,晚上回家还要加工做凉面,人工操作,也很辛苦。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加工工具先进了,凉面凳子换成台式带链条的,还有电动机械的,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实现了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化分工,有人专门加工熟制品,凉面店铺开得更省心了。

小时候四月十八赶店头会,总想吃一碗凉面。那时在村里,一年要吃上一回凉面很难。赶会的布蓬子下,手捧一碗香喷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凉面,美美地品尝,那时的我们,就觉得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可口的吃食了。青花大花碗,金棱棱的凉面在碗里荡漾着,上面飘着绿绿的韭菜叶,红亮亮的辣子放上,光是视觉就能食欲大开。挑一筷子吸溜进嘴里嚼,喝一口热汤,三下五除二,几筷子就吃到肚子里,还没咂摸出味道来,却已见底了。一碗凉面吃出一身汗,绝对是一种享受。

中街凉面铺开了大概有30多年了,店主人很勤快,起早贪黑从不间断。天道酬勤,几十年的生意,从进城白手起家做生意,到现在供出两个大学生,在城里还买了三套房子,生意兴隆。我们一家子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经常在这家吃凉面。多年过去了,现在孩子们在外地就业,每次回来,还想着要吃碗中街凉面。

记得冬日微亮的清晨,飘着薄薄的雾气,吹着不大的冷风,大街上有不多的行人,大多是外出乘车的旅客,奔赴学校的学子。到了中街,不用故意寻找,仅仅顺着鼻子感觉那一缕浓香,便会走进那熟悉不过的店铺。朝着老板喊一声:“中碗鸡蛋加一根麻花!”随着一声洪亮的应答,在冬日蒸腾起浓酽的热气里,凉面大嫂用筷子从大案板上挑出一拨面团,变戏法一样麻利地放进炉子上的汤锅中,用筷子稍加搅动,转上一圈,又挑回碗中,勺子舀汤涮过几次,最后料汤一勺,拌菜一撮,俏皮的面条分分钟就变成了汤鲜味美的佳肴,端在我的面前。手捧热乎乎的大瓷碗,红汤扑鼻的浓香,豆腐萝卜的入味,便都在这一刻蔓延开来。先深深喝一口面汤,心里顿感暖和不少。

这一辈子,也许永远忘不掉中街凉面铺吃凉面的情形。急着上班的,送娃上学的,晨练回来的,专门撵到这里来吃凉面的,男的女的,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平民老百姓都有。来一拨走一拨,又来一拨。吃起凉面来,大同小异,往上面调一小勺油泼辣椒,倒点醋,闷头就甩开膀子开吃。汾西男人粗犷豪放,吃起凉面也是酣畅淋漓。听着他们呼噜、呼噜地吃着爽口细长的凉面,麻花在口里嚼得嘎巴脆,就感到得劲儿。渐渐地吃热了,个个红光满面,额头上渗出密密的汗珠,他们毫无顾忌地用手一抹结束吃面,那碗面吃得那叫一个开心、过瘾。

身处这样的环境,看他们那副自我陶醉的吃相,竟会不由地感染到看的人。极致的美味挑逗起你的味蕾,嘴里口水打着颤,肚子里的馋虫也禁不住蠢蠢欲动,寒冷和店铺的简陋也无法阻止吃面的美好心境。那劲道顺滑的凉面,就这样“滋溜滋溜”地钻进每个人的肚子里。无论是白发老者,还是幼小孩童,吃完那碗幸福的凉面,都心满意足。

汾西人非常爱吃凉面,它连面带汤,筋滑利口,又能吃又能喝,冬季吃得热乎,夏季吃得爽快。多少年来,结束一天的工作,坐在凉面铺,挑起一筷子凉面,汤香袅袅,深感安然。不由想起“吃凉面不带鸡蛋”的故事。在县委办工作时,晚上加班是经常的事,年轻人消化快,办公室老主任不忍心让大家后半夜了饿着肚子回家,就带大家去吃凉面。因为经费有限,一个碗里放一个鸡蛋费用就会加大,所以吩咐老板不能放鸡蛋。后来这“吃凉面不带鸡蛋”就成为大家节俭时调侃的词句,这善意的笑话和那碗凉面,成为青葱岁月的一抹难忘的记忆。

岁月中数不清的年年月月里,吃遍无数的美食,但凉面那勾魂摄魄的魅力,真正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那是别的美食根本不能替代的。一碗香喷喷的故乡凉面,宛若这几十年走过的山山水水,清淡却回味悠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