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涧笙的头像

郭涧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04
分享

礼堂春秋

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应该就是当地比较突出的建筑物,或者是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场所。我固执地认为,大礼堂,就是汾西县一个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从凤凰广场南端向那个熟悉的方位眺望,一座漂亮的建筑,犹如一个银盔银甲的武士,屹立在广场北侧的高台上。拾级而上,开阔的礼堂广场上,三根直立的旗杆国旗、彩旗迎风招展,四盏垂柳造型的大灯,在草坪上恭候着尊贵的客人光临。礼堂的外面被造型别致、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铝塑板材料装饰,与四根大理石圆柱浑然一体,犹如一座铁打的金刚。阳光东照,“文化中心”四个铜字熠熠放光……

记忆中的礼堂,当算60年代最豪华的建筑了。很小很小的时候,爬上礼堂的二楼楼顶,鸟瞰全城,给儿时的我第一次刻骨铭心的心旷神怡。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记起夏日的晚上,高音喇叭的乐曲声、招徕电影观众的广播声从这里传出。在那个电视还不太普及的年代,这里是县城群众看电影为主的精神文化活动的唯一场所。《少林寺》、《小花》、《甜蜜的事业》、《神秘的大佛》等代表那个时代的电影,几乎都是在这里看的,青春血液的沸腾,在记忆的长河中,永远和礼堂是连在一起的。当然也还有礼堂门口检票时的拥挤、礼堂内的呼哨和年轻人的群架。礼堂院子里,摆满各种的零食摊,说是零食,其实就是卖瓜子或者花生,或者汽水,瓜子花生都是自家种的大锅炒的,瓜子两毛一茶碗,花生是用杆秤称,汽水是用糖精颜料兑的,这样的零食吃起来充满着幸福。

当时小孩子看电影,有自己的主张,有时可能贴着大人的屁股,混进影院;有时就需要爬阳沟,在礼堂西偏院的西墙,有个很大的阳沟,紧靠通向后巷子的胡同,小孩子一般是比较容易进入的;有时是爬墙,需要爬上东边窑顶,再沿着柱子滑下去。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举动,现在想想也很后怕。较好的方式也尝试过,就是做假票。那是的写字本很薄,一般是黄色的,和票的纸几乎一样。小学生们一般都用碳素笔模仿楷体字,照着原票画样,起初总能够蒙混过去,后来不行了,影院发现后,一天一个颜色的票样,跟不上节奏了。再后来,电影几乎淡出人们的生活,礼堂也日渐陈旧,四面透风,这里一度时期冷清了许多。礼堂的管理者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思维创新,在这里搞过几次商品展销,维持着礼堂的生存,也算是时代赋予礼堂功能的一项新的内涵!

旧时的礼堂内部,因建于60年代而有着很浓的文革色彩,舞台两侧是两条毛体主席语录,下端的舞台侧门上,东西各有两只巨臂大手擎着红色火炬的雕塑灯,让小时候的我产生极大的好奇与联想。礼堂顶棚中央是一个很大的梅花形球状灯,四角各有数只顶灯。那时,老师带着我们参观大礼堂,回去后让我们写作文,在我们幼小的眼中,大礼堂就是我们课本中的“人民大会堂”的物现形式,我们把最美丽的词语都用上了。

2002年,随着城镇扩张战略的实施,礼堂被列入全县的重点工程,曾经进行过一次装饰加固改造,不仅增加了她的雍容华贵,而且集会议、电影、演出、舞会、小型体育比赛于一体,增加了她的服务功能。有了她新的名称:汾西县文化中心。

改造后的礼堂,由巨大的玻璃门进入礼堂的前厅,乳白色的大理石地面,洁白的吊顶,使得前厅宽敞明亮、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正面是一幅象征古尧文化的浮雕,尧、舜头像和古代民间捕射、躬耕造型,给礼堂这一政治文化场所,以一种沉积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再由侧门进入,就进入观众大厅了。天花板和四周墙面全部装饰一新,采用现代防火材料,造型错落别致,既美观,又具有吸音和反音的科学功能。地面分别用大理石和花岗石铺设,坡度合理。正面的舞台向前延伸2.5米,高度由原来9米加高到13米,实现了幕布的垂直升降,整个舞台显得宏伟,美观,大方。

然而,现在的礼堂,由于功能的丧失,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电影戏剧不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角;汾颐堂的建设,许多会议不再在这里举行。一项旧城改造的“一号工程”正在酝酿,礼堂无可赦免的在规划拆迁之列。以后人们能看到的礼堂,只能在一张张褶皱的相片里。

礼堂,伴随着汾西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体现过她无可替代的政治价值。每年的三级干部大会,在这里连开几天,会场中央,几个汽油桶做的焦炭铁炉,供人们取暖;那是没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一说,硕大的会场上空,烟雾缭绕。我们在这里演过节目庆祝六一,看过电影看过蒲剧,看过公开宣判,汾西县不知有多少重大政治活动在这里进行;礼堂,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经历,在这里留下欢歌笑语难以泯灭的记忆。

我感慨礼堂的变化,我更感慨的是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如今,礼堂已不能肩负汾西标志建筑这一称号,但她仍静静矗立在那里,一点也不出奇。然而正是这么一处建筑,印记着那个历史中的老汾西。也许他曾经的繁闹和功用大家已经忘记,也许那个高大明亮的感觉也已沉在心底,也许一波波的会议、一次次的六一、一幕幕的影剧随风飘去,也许热闹的喧嚣已挂上蛛网……,这个旧日的建筑,的确留下了记忆,在父辈的脑里,在同龄人的诗里,在闲聊的话语里。那个全县城最拥堵的地方,曾经鼓动着苏醒的心灵,渴望着文化的浇灌,追求着新事物,猎奇着世界的变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