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乡村人家的喜事、丧事等摆设的宴席,汾西人称之为“坐席”。
坐席是很体面、排场的事情,过去汾西坐席有很多传统的讲究。一般席设屋内,或在炕头摆放一张小方桌,或在后堂摆放一张四方形桌子,汾西人称“八仙桌”(四个方位可坐八个人的意思)。在城垣一带,一般坐席是坐七个人,空一个位置,有人说是道家文化不能太“满”的意思,有人说是图上菜时的方便。贵宾或长者坐面向门的位置,叫“上席”,年龄小或辈分小的依次坐两侧和对面,承担接菜倒茶的角色,毕恭毕敬。一盏桌上年龄最小的孩童,是最馋嘴的,享有最后舔盘盘(吃菜底)的特权。
村里的孩子坐席前,母亲都要反复给他们上一次的礼仪课,诸如“大人不动筷不能抢吃”、“吃一口要放一次筷子”、“筷子不能咬在嘴里”,“菜只能夹自己这边的”等等。
汾西民间的宴席,一般有“重六席”、“十全席”、“八大碗席”和“揽盘席”等几个类别。以“重六席”盛行,条件特别不好的,才吃“揽盘席”。“重六席”共六个盘六个碗十二道菜;“十全席”就是十道菜;“八大碗”则八道菜全是用碗;“揽盘”则是一个大盘内放置各类菜物的大杂烩。
汾西乡村宴席菜的种类也基本固定,有几道传统的地方特色菜,比如盘盛的有过油肉、大炒、小炒等;碗盛的有红皮(红烧肉)、酥肉、排骨、三鲜汤等。这几道菜以地方食材取材,有着当地独特的做法,一直为当地老百姓喜爱。围绕这几种菜为骨架,主人再根据自己家庭条件自行组合一些时新的菜品。直到今天,宴席菜的档次和种类都大大丰富,但这几道传统菜仍为乡村宴席的主流。
在农村,办喜事丧事首先要请一个经验丰富的总管,代替主家掌管一切事宜,此人至关重要。其标准是:第一,能言善辩,八面逢迎,滴水不漏;第二,能总揽全局,精打细算,随机应变;第三,能知人善任,调兵遣将。主管尽管是临时的,平时也不是什么“官”,或许他就是一个嫩小子,但他毕竟是临时的“头”,村民们赋予了他绝对的指挥权,他只要喊一声嗓子,就是村长、主任也得听他的安排和调遣。民间这种角色,无需任命,爱管、管得多、有经验,约定成俗,大家有了事就找他。事前,主家、总管、厨师聚首后,要周密策划,定下桌数和菜谱。原则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席面。
村里办宴席的主家一般要杀猪,特别是娶媳妇办喜事的人家,到了儿子大了准备“过事(结婚)”,就要提前喂好几口肥猪。待到办喜事的前一天早上,主家就找人杀猪。在人们的吵闹声、猪的嚎叫声中,一把白哗哗的利刃插进猪的项胫,滴滴答答的鲜血就滴落在备好的盆子里,猪蹬几下腿,就不再动弹。刮毛、开膛,大卸八块,农家小院就热闹起来。待到几口大铁锅里翻滚着的肥肉,一阵一阵香味在村子上空回荡,喜事的氛围就有了。主人要把院里、道里打扫收拾得干干净净,大门贴上对联,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
村里人平时种田、做买卖、外出打工、走亲串戚,各忙各的,难得聚会一次。遇着谁家有事,那是必到的,没理由推辞。吃罢早饭,本家族的壮劳力和帮忙的邻居们就先到了。系上围裙,戴上套袖,根据总管的吩咐各司其职:刷碗筷杯盘儿的,摘菜剥葱蒜的,端盘端饭的,掌抹桌的,各类差使分工明确,这叫打下手;刀功好的到墩儿上协助厨师切肉切菜,属二把刀,这叫帮厨。汾西还有的村子缺水,要到村边的井上去挑水,这个活属苦力活,一般由村中憨厚老实的、或稍微智障的人来承担,但除了坐席,村里规矩,担水的人还能另外吃到一碗红皮的。
宴席用的桌凳锅瓢碗盆家什众多,一下子哪里去找?办法肯定是有的,不需要谁说,主人家周围的住户每家按惯例老早就作好准备,谁家有桌子、凳子、盘子碗筷,主管全都清楚,打发人去取,没有不让用的。待席终人散,各家的桌凳、碗筷家什,在谁家借的,借了多少,办事的人再分别送回去,这个过程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借出的东西一件不会少。
做席得请厨子,厨子是周围村子中天赋高的,做菜名气大的人。他不看菜谱,没参加过培训,也听说过鱿鱼海参什么的,一生或许一次也未见过那些国宴上、省宴上的原材料,更不知加工始末的细节技巧,只会做这老辈子流传下来的几道菜。这就决定了村宴的档次和水准,但村宴的独特风味,也是高档饭店里做不出来的。特别是红皮(红烧肉)、酥肉、过油肉、大炒小炒的做法,代表着大厨的水平,烧肉、炒菜火候的把握极有讲究,蒸肉翻碗子极有技术。
院子里,其他宾客三人一伙五人一群,站着坐着,问寒问暖,说古道今,谈谈农事,摆摆龙门阵;有时围成一圈,两幅扑克打升级、一副扑克斗地主,观战的人吼的、闹的,声音嘈杂,那场面热闹非凡。小孩子们追逐嬉闹,满院子疯跑,鸡儿狗儿都不得安生。特别是那些姑娘们本来就爱打扮,村宴这一天更是穿得花枝招展,一个赛过一个,聚在一起唧唧喳喳互相比划着每个人的穿戴,小伙子们来参加村宴本来就心猿意马,此时便借机在姑娘们面前大肆显摆,时不时瞟一眼姑娘们脸上的神态,瞅机会搭讪调笑。唢呐声、锣鼓声、爆竹声、人的欢笑声,闹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村庄。这其间,专门为客人们烧茶水的小青年,频频端送上一杯杯大叶茶水,香气飘溢,热烈浓酽。村里人随便,茶酽茶淡,端起就喝,没什么讲究,单等饭菜上桌。
中午时分,宴席开始,人们坐定后,开席的鞭炮响过,开始上菜坐席。“油嘞——”端盘子的一声吆喝,让人们闪开一条道来。上菜有上菜的规矩,一般第一道是凉菜,第二道是热菜,凉和热相互穿插,有荤有素互相搭配。坐席的人在上席老者的带动下,边吃菜边喝酒,一般一道菜喝一盅酒。待集体喝三盅后,由下辈开始,向长辈或贵宾开始敬酒,敬酒也有规矩,即连敬三杯,但“干三不过”,即第三杯敬酒者必须陪喝。敬酒、回敬、互敬,桌子上有几个能喝酒的,气氛就上来了。喜事上,有几个吵闹的,喝醉的,才显得这喜事有高潮,主家有脸面。吃席过程中,主家要逐桌给坐席的宾客敬酒。用一只大红盘端着盛满酒、被无数人的口共同使用过的酒杯,给众人敬酒。主家完成了一项义务,一改往日的斤斤计较,变得大方起来,真心实意让大家吃好喝好,借此展示自家的形象,众人共同分享主家的快乐,大家其乐融融。刚坐完席的小孩老人,嘴巴油亮,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儿。
乡村坐席,没有富丽堂皇的大厅,没有华丽耀眼的灯光,也没有高贵的宾客。但乡村却有城里没有的场地开阔、空气新鲜,还有那些满脸刻着皱纹的山里人的忠厚慈祥。乡村宴席不安排座位,大家随意入座,虽然没有城里酒店摆盘精致,讲究雕花刀功什么的,但每一盘菜却都实实在在。自已操办婚宴非常辛苦,却乐在其中,暖在心头。吃得是一份温暖,吃得是一份乡情。婚宴中,爸爸妈妈没有像城里的父母那样,站在台上,拿着话筒,对着大家讲些祝福儿女的话语。他们一直忙碌着,面对刚刚迎来的亲戚,转身又要依依送别。
乡村宴席在今天随着农村人交际面的扩大、宴请客人的增多、也被“产业化”了,各地兴起“理事会”,从桌凳饭棚炉灶餐具到工作人员,全部由“理事会”一条龙服务,省去了主家总管的许多麻烦,但也少了许多喜庆和热闹。而坐席也成了流水作业,许多传统的文明礼节也被省去,“插腿席”拥挤、孩子们站起来抢吃抢喝等不文明行为处处盛行。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主人家院子里坐席,那些女人们,不等席散就以捡狗食的名义,把干炸肉段丸子花生米烧鸡焖肘子之类用塑料袋装起来带走。看不惯这种风气的老年人直叹:世风日下!
坐席是乡村人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之一。国人喜欢聚餐,喜欢热闹。站在今天疫情流行的角度,对待乡村宴席应持辩证的态度。虽然它是几千年延续的传统,但毕竟聚餐是易于疾病传播的渠道,国人应当理智。老百姓常说,人在哪儿事在哪儿,坐席热闹排场象征着主人尊贵,但此观念已经过时。红白喜事通知宾客范围大不一定说明你的人缘好,范围小不一定说明你的人缘差,喜事新办,移风易俗并非只是政府口号,实则有它的真实好处,为人应低调,口碑在人心,莫因喜极生悲、福祸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