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崔秀的头像

崔秀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11/04
分享

诗词创作要把握好视角

     现存量经久流传的诗词作品,大多来自于唐宋时期。不是说,之后的诗人文学修养远不比唐宋时期,而是缺乏对事物一个角度的取景观察。
    作诗填词就像照相一样,把握角度取景至关重要。就拿我们现如今的手机拍照,谁都可以,可拍出水平的作品却为数不多。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就是在观测上缺少角度的审视,在取景上缺乏角度的把握。据估计,
全国每天创作出的诗词作品数量成千上万,而能够成为经典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却寥若晨星。是今人的文学素养不够扎实,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知识储备不够渊博,思想创意不够独到,情感抒发不够宽泛吗?依我看,这显然都不是,有许多诗词作品完全是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情感丰富,抒发炽烈,真可谓凸显大雅之风。即便是这样的大作,也如夜空中坠落的陨石,流光一闪而过,却永远消失在浩瀚的文学烟尘中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就是取景不恰好,抓拍不到最美妙的画面感,即便言辞修饰的再好,也如昙花一现,自然没有多长时间的光彩。
    我们说,有灵性的诗才有生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灵性从何而来呢?是从我们对事物进行不断细致观察的视线里发现出来的。这不光是一个细致观察的问题,关键在于视角的把握。如果找不到一个最佳的视角,很难摄取到它最具诗意的素材,很难吟诵出最富诗情的语句。

    
如果我们细品唐诗宋词,就会发现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其共同的特点是对事物观察取景的视角恰好到位,捕捉到了最灵动的画面感。我们先剖析唐诗宋词中从多视角摄取诗情画意几个方面的创作思路

    一、视角定焦中把握景象特征。
    唐宋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他们都是通过采用远距离长聚焦物镜景象来摄取创作素材的。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正是李白从远距离观察的视线中,摄取到一幅波澜壮阔自然风光的画境为切入点,进而创作出这首大气磅礴的七绝来。
    
当一位诗人置身于这样惊艳的自然风光之中,心情澎湃之下,诗情便会一泻千里,灵感便会喷涌而来,脱口而出几句诗句也是自然不过了;这是情景所感,这是心境所致。假设是李白不是选择从远处观察的视角,而是置身于高处、近处或者是侧面,能够创作出这么惊艳千古的诗句吗?
    
再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这首诗咋一眼看上去“天上一嘴地上一腿”,但细细品来,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意象是十分紧密的,意境非常好。取景的角度来说,自然、独到,由近及远,情景交融;这充分说明李白非常娴熟地掌握了多视角选材定焦的技巧,能够巧妙地把几个不同方位的自然景象联系组合在一起,然后加以情感抒发,一幅游子思乡之情的画面跃然纸上。如果撇开多角度去观察审视事物,即使李白学富五车,也很难创作出这样情感丰富的诗句来。
    由此看来,
视角选材定焦,是一首诗灵魂的命脉。视角把握不好,任凭你怎样去创作,都将是寡淡无味的,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香消玉损。
    
由此可证实,作诗填词,摄取素材的视角非常至关重要。

    二、视角动态中感悟人生哲理。
    诗词作品不单单是对人对物对具体事项的抽象描写记录,抒发感慨。有的诗意已经达到阐发人生哲理的高度。如何达到这样的艺术造诣,都与多方位观察事物的视角有关。不管是静态的思想,还是动态的感悟,但都离不开视角的开拓。拎着想象去感知世间万物,终将是一场虚妄的旅行,很难达到美好的愿景。诗如人生,想象终究填充不了思想的空乏,许多诗意的灵感都是来自于视角的动态中。例如王之涣的(登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细品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一如一碗白开水,简洁明了,却道出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这关键在于王之涣对事物观察视角的把握。诗人在登高的过程中,视角恰好捕捉到了这样的意象来。假设王之涣不是在行进中,换一个视角,能不能创作出这么极富阐发人生哲理,极具高度艺术造诣的诗来,那一定是个未知数。
    再例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一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诗意所指推向感慨“居高临下”的人生境界的高度。这么有高度的诗句不是杜甫平白造句,而是在动态过程中捕捉到的意象。这与杜甫站位在欣赏泰山的一个极佳的视线角度有密切的关联,正好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感映入眼帘,灵感顿生,诗兴大发,一首作品一蹴而就。
    
凡事不以轻浮的想象获得成功,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作为一名诗词作者,或许谁都梦想写出一首能超越时空获得永恒的具有传世意味的杰作。因此,能否成为一个时期内的真正意义上的诗词创作代表性人物,作品质量的高度是考量的标准。毕竟,知名的作者是以上乘的作品来证明,必须经得起读者犀利目光的洗礼;今天,那种令读者神往、直逼灵魂深处的诗意境界,那种磅礴大气、钟灵琉秀、语境幽雅、恻隐思辨和禅意无限的文韵蕴含,几或成为可遇不可求的凤毛麟角。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实,今人的诗人与唐宋时期诗人的并不是文字应用上的差距,而是缺失多视角观察审视事物的能力。
    由此而言,诗人
要放远多视角观察审视事物的眼光,时时刻刻警惕事物万千变化的意象,认真端倪周边的一草一木,选取视角,捕捉灵感。否则,一不留神,就会流失千古佳句的再造。
    
综上所述,摆对视角摄取到它最灵性的画面,这才是我们今天诗词创作者所要掌握学习的基础,是引起高度重视的根本。

    只有掌握好多视角观察事物的能力,才能够创作出跨时代影响深远的诗词作品,助力诗人堂而皇之步入诗国的殿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