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作品是极具展示语言表达艺术的文学体裁,语言洗练,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包含着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概括性,具有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的音乐美,甚至具有建筑结构形式美等特点,易读易传诵,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桂冠上耀眼的明珠,是璀璨在世界文坛中的奇葩,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
现存量经久流传的诗词作品,大多来自于唐宋时期。不是说之后的诗人文学修养远不比唐宋时期;据我研究分析,根本性的差距在于对所书事物缺乏视角的恰好把握。 现如今,有许多人把作诗填词导入片面化的误区,认为只要符合格律要素就是诗词,轻视了诗词创作艺术的应用;有甚者把作诗填词看作如同照相,只要框住物镜,就是一幅成功的作品。岂不知把握不好视角,胡乱的去“啪啪啪”地拍上几张,有人每天都晒,自诩量多?岂不知好比女人来例假,量多能证明什么?而真正能够拍出有水准的作品却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所以说,把握不好视角,摄取不到它最灵动的画面,就很难创作出经典的作品来!
据估计,而今全国每天创作出的诗词作品数量成千上万,这么庞大的数量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却寥若晨星。可以骄傲地说,今天的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等一切都是唐宋时期无法企及的。今人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素养,文化的底蕴,知识的储备,思想的创意,情感的抒发都不逊色于唐宋时期,许多诗词作品完全是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真可谓凸显大雅之风。即便是这样的大作,也如夜空中坠落的陨石,流光一闪而过,却永远消失在浩瀚的文学烟尘中销声匿迹了。为什么我们居于一切优越先人条件的环境下,创作出的诗词作品质量反而与先人相差甚远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忽略了把握摄取所书事物最灵动、最美妙、最浪漫画面的视角。
言辞修饰的再好,内容肤浅空洞,缺失灵性,这样的诗词作品很难有经久流传的空间。细品唐诗宋词,不难发现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其共同的特点是对所书事物在取景观察上把握视角恰好到位;通过视角感应,进而创作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诗词作品,才赋予它不朽的生命。所以说,我们要想成为经得起历史检索的诗人,就必须深刻研究唐宋时期诗词作品的创作技巧,从中领悟拓展创作思路,提高创作水平。
一、把握好视角,是夯实诗词创作的基础。
唐宋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他们都是通过采用远距离长聚焦物镜景象来摄取创作素材的。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这首诗正是李白把握好视角摄取到一幅波澜壮阔的自然风光。李白置身于审美的极佳视角,那种直逼灵魂深处的诗意境界,情景所惑,心境所致,灵感油然而生,诗意倾泻而来,一首令人神往,语境幽雅,大气磅礴,惊艳千古的绝句娓娓道来,自然流畅,浑然天成。
视角不同,视觉镜像就不同。常言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说李白置身于高处、近处或者是侧面,能够发现这么灵动的画面吗? 我们说,镜像不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定格在那里等着你去消化。既要在偶然中发现画面,更要善于在瞬间里捕捉镜头,按快门定焦取景。如果缺失这样的灵感意识,稍纵即逝的镜像素材就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人生无处不诗意”。作为一名诗人,就必须具备敏锐捕捉灵感的常态思维,时时刻刻警觉留心留意眼前事物的变化;只有深耕在诗词创作这片沃土中,才能够收获诗意人生的殊荣。
二、多视角融合,是拓展诗词创作的思路。
视角不仅仅只是一个长短距离的把握、定焦取景;更要注重多视角摄取物镜进行抽象化的应用组合,融入情感,从而达到自我情怀抒发表达的最佳效果。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如果咋一眼看这首诗好像是“天上一嘴地上一腿”的,意象十分的凌乱。但细细品来,李白通过巧妙地把几个不同方位观察到的自然景象抽象组合应用在一起,寥寥数字,抒发感慨,情真意切,一幅游子思乡之情的画面淋漓尽致地跃然纸上,感人肺腑,令人垂泪。
从取景层面来分析,由近及远,天上地下,情景交融,自然、独到、又合乎逻辑;如果李白撇开多视角组合应用的创作思路,即使学富五车,也不一定能够创作出这首《静夜思》来。
意境的抽象化应用组合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值得引起思考的创作思路。
三、移动的视角,是启发诗词创作深度的诱因。
诗词作品不单单是对人对物对具体事项的抽象描写记录。有的诗意已经达到恻隐思辨和禅意无限的文韵蕴含,启发人生感悟的哲理高度。如何达到这样的艺术造诣,都与视角的把握有关。不管是静态的思想,还是动态的感悟,但都离不开视角的开拓。拎着想象去感知世间万物,终将是一场虚妄的旅行,很难达到美好的愿景。诗如人生,想象终究填充不了思想的空乏。许多诗意的灵感,哲理的感悟都是来自于恰好的视角观察,一闪而过的捕捉。例如王之涣的(登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细品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一如一碗白开水,简洁明了,却道出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从诗意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王之涣一边登黄鹤楼,一边欣赏着落日的风光。夕阳西下、黄河东去;此情此景,引发诗人豪情万丈,遐思无限。如果说王之涣换一个视角,就很难联想到这样壮美的意象来,能不能创作出这么极富阐发人生哲理,极具高度艺术造诣的诗来,那还是个未知数。
四,视觉与想象相融碰撞,是阐发人生哲理的摇篮。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一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诗意推向“居高临下”人生境界的高度。这不是杜甫平白造句,而是在游览泰山的过程中,恰好的视角导出一幅美妙绝伦的画面,与丰富的想象相融;于是乎,灵感顿生,诗兴大发,一蹴而就意境空灵,空前绝后的诗篇。
所以,凡事不以轻浮的想象获得成功,都需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努力与付出。或许谁都梦想写出一首能超越时空获得永恒具有传世意味的杰作。因此,能否成为一个时期内真正意义上的诗词创作代表性人物,作品质量的高度是考量的标准。毕竟,知名的作者是以上乘的作品来证明,必须经得起读者犀利目光的洗礼;如果视觉不见最最灵动的画面,凭着想象很难创作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作品来。
诚然,吹尽狂沙始到金,世间各种真知灼见、纯熟技艺都绝非一蹴而得,均是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周而复始的深入学习,不断研磨、积累沉淀的结果。学习是提高文学素养的唯一途径,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浩瀚的文学殿堂面前,我们永远都在求知的路上,任何书斋玄谈都将黯然失色。 如何创作出经典作品,是每一位诗词创作者潜心学习既要掌握的知识;
诗词创作把握好视角,虽然只是诗词创作经验中的只砖片瓦,但也能够助力你堂而皇之步入诗国的殿堂; 博大精深的诗词创作艺术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去深刻研究、探知、领悟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