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崔秀的头像

崔秀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11/26
分享

浅析诗词创作视角的把握

诗词作品是极具展示语言表达艺术的文学体裁,语言洗练,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包含着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概括性,具有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的音乐美,甚至具有建筑结构形式美等特点,易读易传诵,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桂冠上耀眼的明珠,是璀璨在世界文坛中的奇葩,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

现存量经久流传的诗词作品,大多来自于唐宋时期。不是说之后的诗人文学修养远不比唐宋时期;据我研究分析,根本性的差距在于对所书事物缺乏视角的恰好把握。

 现如今,有许多人把作诗填词导入片面化的误区,认为只要符合格律要素就是诗词,轻视了诗词创作过程中把握视角艺术的应用;有甚者把作诗填词看作如同照相,只要框住物镜,就是一幅成功的作品。岂不知把握不好视角,胡乱的去“啪啪啪”地拍上几张,有人每天都晒,自诩量多?岂不知好比女人来例假,量多能证明什么?而真正能够拍出有水准的作品却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所以说,把握不好视角,摄取不到它最灵动的画面,就很难创作出经典的作品来!

据估计,而今全国每天创作出的诗词作品数量成千上万,这么庞大的数量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却寥若晨星。可以骄傲地说,今天的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等一切都是唐宋时期无法企及的。今人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素养,文化的底蕴,知识的储备,思想的创意,情感的抒发都不逊色于唐宋时期,许多诗词作品完全是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真可谓凸显大雅之风。即便是这样的大作,也如夜空中坠落的陨石,流光一闪而过,却永远消失在浩瀚的文学烟尘中销声匿迹了。为什么我们居于一切优越先人条件的环境下,创作出的诗词作品质量反而与先人相差甚远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忽略了把握摄取所书事物最灵动、最美妙、最浪漫画面的视角。

在我们学习诗词创作过程中,有许多入门的方法;但不管从何处入手,赏析与创作诗词,都离不开对视角的把握。假设一首诗词缺乏正确的视角选定,就会缺失画面感与所书事物的场景统一,就会缺少灵动与真实感。

言辞修饰的再好,内容肤浅空洞,缺失灵动,这样的诗词作品很难有经久流传的空间。细品唐诗宋词,不难发现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其共同的特点是对所书事物在取景观察上把握视角恰好到位;通过视角感应,进而创作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诗词作品,才赋予它不朽的生命。所以说,我们要想成为经得起历史检索的诗人,就必须深刻研究唐宋时期诗词作品的创作技巧,从中领悟拓展创作思路,提高创作水平。

一、把握好视角,是夯实诗词创作的基础。

 唐宋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他们都是通过采用远距离长聚焦物镜景象来摄取创作素材的。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整首诗语境幽雅,大气磅礴,自然流畅,浑然天成。与其说跟李白渊博的学识离不开,但从剖析文理来分析,这与李白对视角选定把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正是李白置身于审美的极佳视角,才摄取到这幅波澜壮阔的自然风光。从视角观察所见到的:日照、香炉、紫烟、瀑布、飞流,进而联想到“疑似银河落九天”这样浪澜壮阔,惊艳千古的诗句。

 通过我对事物多角度反复观察实验发现,角度不同,视觉的画面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从恰好的视角,那种直逼灵魂深处的诗意境界,情景所惑,心境所致,灵感便会油然而生,诗意就会倾泻而来。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说李白不是把握好观察视角,置身于高处、近处或者是侧面,能够发现这么灵动的画面吗?

 但是,镜像不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定格在那里等着你去消化。既要在偶然中发现最灵动的画面,还要具备善于在瞬间里捕捉这一物镜的能力,更要培养按快门定焦取景灵敏的思维。如果缺失这样的常态意识,稍纵即逝的镜像素材就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人生无处不诗意”。时时刻刻警觉留心留意眼前事物的变化,是诗人必备的特有素质;把握好视角,是诗词创作的基础;忽略对视角的把握,就很难捕捉到事物的灵动面,自然就创作不出绝佳的诗句来;这是一个链条性的关系。

 恕我直言,只有把握好视角,深耕在诗词创作这片沃土中,才能够收获诗意人生的快乐享受。

二、多视角融合,是拓展诗词创作的思路。

视角不仅仅只是一个长短距离的把握、定焦取景;更要注重多视角摄取物镜进行抽象化的应用组合,融入情感,从而达到自我情怀抒发表达的最佳效果。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如果咋一眼看这首诗好像是“天上一嘴地上一腿”的,意象十分的凌乱。但细细品来,李白通过把几个不同方位观察到的自然景象,月光、霜、明月巧妙地应用组合在一起,然后融入情感,抒发感慨,寥寥数字,情真意切,一幅游子思乡之情的画面淋漓尽致地跃然纸上,感人肺腑,令人垂泪。

从取景层面来分析,由近及远,天上地下,情景交融,自然、独到、又合乎逻辑;如果李白撇开多视角组合应用的创作思路,即使学富五车,也不一定能够创作出这首《静夜思》来。

 把握好视角,应用好镜像组合,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值得引起思考的创作思路。李白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移动的视角,是启发诗词创作深度的诱因。

 诗词作品不单单是对人对物对具体事项的抽象描写记录。有的诗意已经达到恻隐思辨和禅意无限的文韵蕴含,启发人生感悟的哲理高度。如何达到这样的艺术造诣,都与视角的把握有关。不管是静态的思想,还是动态的感悟,但都离不开视角的开拓。拎着想象去感知世间万物,终将是一场虚妄的旅行,很难达到美好的愿景。诗如人生,想象终究填充不了思想的空乏。许多诗意的灵感,哲理的感悟都是来自于恰好的视角观察,一闪而过的捕捉。例如王之涣的(登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细品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一如一碗白开水,简洁明了,却道出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从诗意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王之涣一边登黄鹤楼,一边欣赏着落日的风光;夕阳西下、黄河东去;想要开阔视野,就需登高望远;此情此景,才引发诗人豪情万丈,遐思无限。如果说王之涣不是通过移动的视角,就很难联想到这样壮美的意象来,能不能创作出这么极富阐发人生哲理,极具高度艺术造诣的诗来,那还是个未知数。

 四,视觉与想象相融碰撞,是阐发人生哲理的摇篮。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如果说杜甫不是站在泰山脚下通过远眺的观察视角,咋能写出“造化钟灵秀,阴阳割昏晓”这样空灵的诗句呢?又如何能够联想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进而把诗意所指推向感慨“居高临下”人生境界的高度。

 如此可见,视角是发现诗意的窗口,视角是摘取诗魂的园地。平白造句是乏味的,缺乏生命力,杜甫深谙其道。把握好视角,才导出这幅美妙绝伦的画面;于是乎,杜甫想象飞跃,灵感顿生,诗兴大发,不写出点啥,都难慰心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杜甫当时的心境,那是豪情万丈,感想澎湃,这首《望岳》一蹴而就。

 所以,凡事不以轻浮的想象获得成功,都需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努力与付出。或许谁都梦想写出一首能超越时空获得永恒具有传世意味的杰作。因此,能否成为一个时期内真正意义上的诗词创作代表性人物,作品质量的高度是考量的标准。毕竟,知名的作者是以上乘的作品来证明,必须经得起读者犀利目光的洗礼;如果对于诗词创作最基础性的视角把握不好,发现不了最灵动的画面,凭着想象,就很难创作出流传千古的诗词作品来。

 诚然,吹尽狂沙始到金,世间各种真知灼见、纯熟技艺都绝非一蹴而得,均是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周而复始的深入学习,不断研磨、积累沉淀的结果,诗词创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浩瀚的文学殿堂面前,我们永远都在求知的路上,任何书斋玄谈都将黯然失色。只有认真学习,不断储备文化知识含量,熟练掌握各种文学创作技巧,增强视角感应能力与情感发挥能力的应用组合,才是提高文学作品质量的唯一途径。

如何创作出经典诗词作品,是每一位创作者潜心学习既要掌握的知识。博大精深的诗词创作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深刻研究、探知、领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路漫漫其修远兮。

诗词创作把握好视角,虽然只是诗词创作技巧中的只砖片瓦,但也是决定诗词作品质量的基础知识,值得引起学者博士们的高度重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