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如同路,原先本没有,是同样行为的人多起来,渐渐形成了众所公认的统一活动方式。
有人很敏感,说清明节是迷信。清明墓祭是迷信吗?显然不是!这种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的存在,敬拜的也不是什么神灵,而是各自真实的祖宗和前辈,是由亲情的无限追念衍生出来的一种感恩行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是宗教的衍生物。
古人对清明祭礼的用意是想通过扫墓祭祖,抒发种族情怀,寄托悠悠哀思,叩谢前辈之恩,强调感恩行孝,注重“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化,接受心灵的洗礼。因此,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文化,内涵深邃,意义深远。
清明节最早是由上古时期的“夏至节”延续与演变而来的,民间兴起去坟地哀悼的方式,最早是仿效王公贵族“祭墓”而来的。那时科学不发达,人们都很迷信,认为墓地是先辈们魂魄所寄的家园。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扫墓者摆上供品,烧香烧纸之后,在坟头诉说衷肠,坦露心迹,与祖先对白。
清明节祭祖最早有文献记载是在东周时期,先是在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群中扩散。那时,交通不发达,信息不流畅,传播速度很慢,还没有形成全社会扫墓祭祖的风习。到了汉代,儒家学说助长了人们的亲族意识和追宗理念,讲究君为尊,祖为上,父为大,夫为主的社会体制构成遵从制度模式,祭扫之风遂日益盛行。到唐代开元年间,春祭扫墓已经上升到一个民族尊祖善从文化的制度形式,使这一节俗普及天下,浸透到了人们的骨子里,种在一个民族的基因中。
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都是民俗在先,然后官方“规范”在后。盛唐时期的人们既过清明节,也过寒食节,两个节日如并蒂莲,相开在同一日子里。“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可见当时对清明节、寒食节的重视程度,已经形成家家都怀旧,人人去扫墓的风习。到了宋朝,人们将两节合二为一,以清明节取代寒食节,承继积极的文化内涵,废除其陋习,不再接连几十天吃冷食了。直到明清时期,寒食节的遗存才彻底被摒弃,退出历史舞台,消失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帘幕背后。
新世纪初年,国家将清明节确定为法定假日,全民放假,各地高速公路停止收费。清明祭祖上升为国家支持的全民族行为,其核心要义在于传承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传统美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遵从自己的母体文化载体,识别自己的基因组织根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够凝聚共识,克服困难,无往而不胜。
清明节在漫长的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一个鲜明的主题,体现的正是炎黄子孙敬重祖宗先民,重视民族精神传承的文化核心。
一年冷节是清明,万物春生祭祖行。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前人形骸虽尽,但精神却长存不灭,是我们永远传承的民族瑰宝。年年清明日,辈辈祭清明。一代代华夏子孙借助肃穆的祭祖仪式,赓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瞭望中华大地,一堆堆燃旺的纸钱冥币,缔结的是薪火相传的寓意,让我们看到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民族香火愈燃愈旺,生生不息的传承画面。
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沿袭传承民族文化的优良基因,赓续发展;清明节,让我们领悟到缅怀先人的妙处,提醒我们不忘祖,不忘本,做中国人,办中国事,兴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