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崔秀的头像

崔秀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108/19
分享

其人贵于品格,其文粹于精湛

简评介霞



        不识介霞,那是与文学无缘。在乌兰察布,只要爱好涉足文学,那介霞的大名绝对会以不同的形式撞入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

我是通过拜读介霞的文学作品获知她的。在她灵动的语境中,静静地品味着文字铺陈的酸甜苦辣之感味,妥妥的铁粉一枚。

人生不易,而把人生之路铺上金色,闪耀着璀璨耀眼的光,确是更不容易。有的人贪图安逸,安于现状,究其一生,终无是处;有的人追求梦想,寻求突破,创造价值,修得正果。是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有的人只说不做,画饼圆梦;有的人只做不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坚持奋斗。不要气馁于失败的路上,殊不知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从不改变的挑战热情。是的,介霞由于家境贫寒,直至而立之年都未能改变农民的身份。不能因为生活历程漫长就让你的脚步停了下来。如果失去坚持不懈的意志,那么困难就会给你戴上各种枷锁。介霞极力挣脱命运的羁绊,步履蹒跚,从农村走进了城市,先是在个体打印店当打字员,做过平面设计,干过推销,尝尽了生活的苦,体味了人情冷暖;倔强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心做一个平凡的人,默默无闻的人,即便负重也要前行,用坚强的意志来诠释“有志者事竟成”的励志格言,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笃定,不畏艰难地向着少时的梦想作家梦冲刺。

工资不高的她,难以承受生活以外的支出。没有闲钱买书,她就四处借书,路边的旧书摊成了她常去地方,蹲在地上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如饥似渴,直至摊贩收摊。多少个不眠之夜,她埋头创作,天明之后,凉水洗洗脸赶着去上班。每个人都会累,没人能为你承担所有的伤悲和疲惫,所以人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要学会自己长大。敢于尝试,就等于你已经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她享受坎坷的过程,收获坎坷的茧子,沉淀坎坷的疼痛,从容一些,沉着一些,淡定一些,坎坷算得了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生活的困难压不垮她,柴米油盐酱醋茶说起来很轻松,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而对于从农村步入城市的介霞,那个时候那就是千斤重担压在身上。租房费、水费电费,女儿念书的纸笔油墨,虽然金额不大,但都逼得她苦不堪言。但她相信,卵石变得更加美丽光滑,必须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是的,不吃学习的苦,就得受劳动的罪;人生亦是如此,没有苦就没有甜,有付出才有回报,只有足够努力,才会足够幸运。艰苦的生活环境练就她坚韧的意志,锻造了刚毅不服输的性格。生活的多样性,为介霞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她把点滴的时光收集起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事实证明,没有一位成功人士不通过努力、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011年,介霞的第一部散文集《流年似水》出版,推向市场后反响强烈,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读者友人的赞誉。曾是乌兰察布文联主席的王玉水先生再给介霞的散文集《似水流年》序文中这样评价:“介霞散文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温馨中散淡着闲适,清切中传递着真诚,集约中蕴含着柔美,把一种人间真情,一种人生体验和一种生命情怀,委婉优越地表现出来,让人顿悟,让人沉思,让人感动,同时,也让生活中的美丽在她笔下成为永恒。”一举成名的介霞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呼呼大睡,而是再接再厉,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时隔六年,2017年的时候,介霞的第二部散文集《陪你一起看风景》出版。乌兰察布人,现为湖州师范学院文艺学教授的马明奎先生,对介霞该部散文作评时一针见血地说:“有一种高贵,体认贫穷,珍视纯爱。”马明奎教授对介霞的文风如是评价说:“主题词清约明了,篇数均匀又不死板。文字清浅婉丽,叙述洁雅有细致,普通人,普通事,风和日丽,自然如流,不失风韵,不失幽趣,不失赏心悦目之感。”而今,介霞创作的中长篇小说很多,在公众号平台上,几乎每日都有章节更新。她不满足现有的知识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丰富自己。她善于观察身边事,结合独具慧眼的摄取方式,通过旁敲侧击融会贯通的文字素描,赋予深刻内涵和普世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章章一篇篇,都释放出巨大的感染力,紧扣读者的心,是慰藉精神的饕餮大餐。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感悟生活,人生之路就铺在脚下,要靠自己来行走;如果止步不前,即便前方再好的风景,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介霞不肯放弃每一分钟的创作时间,在电脑前,气定神闲似一个苦思冥想的老僧,在语言的铜墙铁壁中,不知疲倦地思索,冲破重重困难,曲曲折折闯入了文学的殿堂。介霞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实现了自我价值。

阅读介霞的文学作品,惊讶于其背后的言外之意,如影随形的引申、暗含、隐藏、影射中的意象,或直白或朦胧,不疾不徐,锦衣夜行,平实具体,引人入胜。“过了这个秋天,她们会在寒冬到来之前搬入温暖的新房。我不知道危房重建会让多少人获得这样的欣喜。而我在这个秋季来临后,并没有像以往那么伤感。”这是介霞在散文《欣喜的秋天》中的一段结尾。深品其味,给读者拓展无穷遐想空间的留白,更给人以幸福感的触摸。

介霞的文学作品对人物描写的手法很独到,单从神态的刻画,就能雕琢出一个心地善良,憨厚真诚的农妇形象。“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身材瘦小的她,在光影环绕中显得更加矮小,长短不一的两条腿走起路来左右摇晃,看起来特别的费力气。每次她都欢喜地迎接着我们,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水墨浸染,渐现声色,渐出神韵,画面感十足,活灵活现。足可见介霞深厚的汉字应用功力,娴熟自如,才达到出神入化的表达效果,游刃有余的抒发境界。

拟题是介霞的拿手好戏,她所有的文学作品题目都很诱人,如:《三只苹果的忧伤》。苹果作为静物,哪来的忧伤?逆反常规的拟题,使人产生好奇之心。“初秋,正午时,艳阳浓烈;辽阔的天空,像被刚清洗过似得,犹如青蓝的绸缎,薄如蝉翼,布景着村庄的上空。”介霞通过景色描写,暗含隐喻;“薄如蝉翼”的云,涂抹了那片天空的清澈,为“三只苹果的忧伤”叙述情节埋下了伏笔。用意之妙,妙在暗中影射,从而增色文章的厚度,感染读者阅读的兴趣。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小屋的暗,小屋的贫。用不经意的一笔,输入背景,再用老人的善,点亮人性的爱。那三只红扑扑的苹果,使读者的心境顿时笼上莫名的酸涩与苦楚,不禁产生诸多联想;随着感情的投入,读者屏住呼吸,如饥似渴般想尽快看到老人家的变化。笔络诱人,情节动人,事实感人,结局喜人。介霞揣摩着读者的心思,紧紧扣着读者的心弦;静静品味,久久回味,欲罢不能。

介霞的文学作品意美以感心,事美以煽情,语美以养目。内涵与宽广的外延,赋予了汉语言凝练的表现力,瞬间将读者带到了故事的情节当中,并在读者面前展开了无限的视界。

介霞的文学作品用突如其来的种种变化,悬着吊着读者的心,拿捏着读者的情绪,或悲不自胜,或喜出望外。总能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零敲碎打,挑拣出人生感悟,融入杂乱、散漫的叙述中。在灵光乍现的瞬间,迅速写下,用一行行文字、流露、记录、抒发着生活中的过往,在空茫的人世间留下划痕,在蓝色的星球上传递真情。

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甘洌;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写出优美的旋律。介霞的一段段文笔流畅,清秀隽永,文脉清晰,魏紫姚黄,才思泉涌,汪洋恣肆,情节跌宕,深入浅出的文字,深受读者的喜爱,捧读收藏。

介霞其人贵于品格,其文粹于精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