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子山赵家山村的一块空地上,一群人围着一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的人。他站在一个废弃的碾盘跟前,摩拳擦掌。
有村民说:“乔云,几千斤重的碾盘你能扶起来?”
乔云手往腰间一搽,说:“我不但扶起来,还要把他滚到我家的山药窖上,中途不歇息,你们谁敢跟我打个赌?”
村民们都‘吁’了一口气。
乔云环视了四周一眼,拍了拍胸脯说:“我输了付给对方一百斤莜麦;对方输了,管我一顿饭。”
大集体时代,口粮是定量标准,一年三百六十斤,除去被扣除杂粮的占比,划分为细粮的莜麦、麦子数量很少。对于乔云一个光棍人来说,一百斤莜麦基本上是他一年的细粮口粮了。
一百斤莜麦,王三的小眼睛闪了几道亮光,动起了心思。王三绕着碾盘仔细端详了一番,耍了几下假把式,突地双手扣住碾盘边沿,长长倒吸一口气运气丹田,大喊一声‘啊、、、、、、’,浑身力气用劲,两个脸蛋憋的通红,就像两张炸过火的油饼,碾盘却稳如磐石,纹丝不动。
王三站起身来,又上下打量了一下乔云,像陌生人似得,心中暗喜:哈哈哈哈,你个愣家伙,不就是个子高点吗?甭说你是个人,就是一头牛,也甭想挪动它;今天,我看你这一百斤莜麦输定了。想到这里,王三的嘴撇到了一边儿,上下嘴唇轻轻一碰,发出‘啧啧啧’的声音,接着说;“乔云,看把你能耐的,唬别人兴许还唬的住。几千斤的碾盘别说是滚到你家的山药窖上,勒粗圪哇。要是你扶起来,我就算你赢!今天中午的饭我家管你饱。”说到这里,王三的小眼睛又来回转了几圈,改口反问:“乔云,话的说好,你若输了,可不能耍赖呀!”
四周围观的村民们七嘴八舌。
有人向着乔云,担心说:“乔云,这么重的东西你还是再慎重慎重吧,一百斤莜麦可是你一年的口粮啊!”
有迫不及待想看热闹的村民怂恿说:“乔云,你怕甚?一个人饱全家人都饱了,大不了多讨几天吃罢了,胆怯什么?”
有的村民一旁煽风点火,鼓动说:“王三,你是经见过大世面的人,还怕乔云唬你?”
“乔云,你力大无穷,怕甚了?”
“王三,乔云是个老实人,我们都可以为你作证!”
乔云抖了抖浑身的破衣烂衫,把唾沫往手心唾了几口,说:“我乔云穷是穷了点,但说出去的话,没有不算话的时候,一言九鼎。”说着话,一个下马蹲裆式,就像倒下一座塔;两手一伸,就像两把铁钳子似得倒扣住碾盘的边沿。
村民们跟着乔云运气、提气、发力的节奏看直了眼。
乔云‘啊’地一声,犹如天空中响了一声闷雷,碾盘晃动了一下。乔云一松手,碾盘颤抖了几下,又紧紧地贴在原地上一动不动了。
许多心里跟着乔云使劲发力的村民,随着乔云的放下,像似泄了气的皮球——蔫了。
王三见状,‘哈哈哈’大笑,说:“乔云,我王三是个正人君子,这次不算,再让你试一次,你可得说话算话啊!”
乔云长长舒了一口气。
村民们掌声雷动,为乔云加油鼓劲。
乔云一边运气,一边慢慢地曲蹲下了身子,试了几次倒扣的姿势,猛地一使力,‘呵’地一声长吼,碾盘随着乔云的身体向上起立。又听得乔云‘啊’地一声,声如洪钟,震天动地,碾盘竟然直直地立了起来。
村民们都看傻了眼。
乔云扶住碾盘向前滚动。
王三一脸的铁青,手指着乔云,嘴里只一个字:“这、这、、、、、、。”
不一会儿,乔云把碾盘滚到了他家的山药窖上。
王三欠欠地照脸给了自己一巴掌,一屁股蹲在地上,耷拉下个脑袋。
村民们围过去,说:“王三,这是咋了,愿赌服输,还不叫你老婆捏莜面圪?”
王三大声喊道:“凤仙,凤仙,赶快回家粉莜面捏窝窝圪。”
有好事的村妇过去帮忙。不一会功夫,三蒸笼的莜麦窝窝热气腾腾。乔云风卷残云一口气吃了个精光。
有人问:“乔云,吃得怎样?”
乔云憨憨一笑,说:“够个半饱饱。”
可王三家的面柜柜已经见底了。
因此,乔云大力士的名声不胫而走,远近闻名。
乔云人大力大从不欺人,是个非常有爱心热心肠的人;三村五里只要听说谁家有苦力活儿,他都会义不容辞地去帮忙,不怕脏不怕累。
那个年月,村民们都住着土坯房,每到春季家家户户都角抹房皮。但上房泥是一件苦力活儿,一般力气小的人很难把泥扔上房顶。乔云只要听说谁家角抹房,他一定早早去。沾泥带水,和泥,炸泥,上房泥,干起活来十分的卖力气。那时候粮食紧张,乔云食量大,一个人能吃几个人的饭,大多数人家不敢用他,供不起他吃一顿饭。有的村民为了推掉他,说了许多不相干的话,撵他走。每在这个时候,乔云像似个聋子,不理不睬。等把泥帮着扔上房顶之后,倒不声不响地溜走了。
有人同情乔云,骂他傻。他却振振有词,说:“我没有别的本事,就一身蛮力气。”
说是说,乔云毕竟付出了劳动,多数村民会去找他吃饭。可他就是不去。说:“我食量大,去了就没了别人的饭。”
乔云一年四季衣着褴褛,春夏秋老穿着一条吊腿裤,补纳的三层五叠才散到膝盖,一件汗衫挂在小腹之上,就像别人的马甲。冬天加了一件破破烂烂的皮袄,一条皮裤烂的尽是窟窿。揭不开锅盖的日子,乔云肩搭一个线口袋,走村串户地去乞讨。他乞讨从不进村民的院门。只呆呆地站在大门口,最多等三分钟;如果主人不出来,他扭头就走了。但绝大多数的村民都落过他帮忙干活的好,只要看到他来,从牙缝里挤也要挤出些食物施舍给他。就这样,乔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农业学大寨’那会儿,全国各地到处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梯田,修水库。乔云被村里派到大队去帮邻村修水库。
工地上,两个人抬一箩筐土,乔云一个人担两箩筐土。乔云的劳动事迹被高音喇叭不断地宣传着,乔云的劳动精神成为社员们追求的象征。向乔云同志学习的号召不绝于耳,乔云被树立成为了劳动模范。
在乔云劳动精神的鼓舞下,工地上社员们干活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乔云更是豁出去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先进成果,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干活儿,甚至干到夜半三更。
虽说工地上特地照顾乔云食量大,打给他两份饭,可他还是吃不饱。不知是饿的,还是累的,乔云几次昏倒在工地上。领导、社员们都同情他。领导特批他休息几天。可他一天也不休息,照样干活儿,照样加班加点。
这天,乔云正在干活,突然从远处传来几声稚嫩的呼救声。
“救命啊,有人落水了!”“、、、、、、。”
乔云顺着声音打眼看去,一个孩子正在水里拼命地扑腾挣扎,忽沉忽现。乔云二话不说,丢下手里的干活工具,飞步向出事地点赶去。
水库的水碧波荡漾,孩子还在拼命地扑腾挣扎着。
乔云不会游泳,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迟疑,纵身下水,淌水向孩子们飞奔而去。
水越来越深,已经淹至乔云的脖颈。
有人向乔云喊话。“不能再往里了,危险!”
如果乔云这个时候放弃营救孩子返出来,他是很安全的。当看到孩子那恐怖的眼神接近他,他的心坚定了!乔云毫不犹豫地向前挪移着身体,此时此刻,乔云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当他把手勾住孩子小手的一瞬间,却沉到了水里。
工地上的人们喊着、尖叫着、哭着,有人毫不犹豫下水,有人找来了木板。由于没有人会游泳,虽然距离很近,但营救的社员们一时半会儿难以靠近出事地点。
眼睁睁看着乔云几次露出水面,又沉了下去。一串串气泡冒出水面,乔云最终消失在水里。
尸体从水里打捞出来,乔云的手还紧紧握着那个孩子的手不肯松开。
被淹死的孩子家人还埋怨说:“是乔云要了我家孩子的命,把他活活地拉下了水里淹死了。”
大多村民在背地里议论,说:“那家人家真是没良心,乔云好心救他家孩子,非但不领情,反而却落了个埋怨!”
不管怎样,乔云的人生就这样走向了终点,定格在舍生忘死的救人现场。
在历史的尘埃中,像乔云这样的小人物不知有多少个,他们或被我们永远地遗忘、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