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崔秀的头像

崔秀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24
分享

诗之诗魂——漫谈诗仙李白

                 诗之诗魂——漫谈诗仙李白

                    

    中华古典诗词不单单讲究起承转合、平仄、对仗等诸多细微文法,最关键还是它思想深邃的哲理内涵,清丽浓艳或质朴无华的情景描写,意境深沉情感共鸣的烘托,朗朗上口的可读性,丰富的人生见解与生活高度感染一字一句,从而赋予一首诗的生命与灵魂。
    
一个流芳千古的人,不是因为这个人长相有多么的特殊,而是他富含坚强刚毅的奉献精神,具备非同凡响的英雄气概;一首经久传诵的诗,不是因为这首诗用词有多么的精炼,而是它富含超乎寻常的灵性生命,具备出神入化的诗意之魂。换言之,活着的人如果没有精神支撑,就好似行尸走肉;作出的诗如果没有灵性感应,就如同尘垢秕糠。做一位普普通通的人很容易,做一位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就非常的不容易;写一首符合格律的诗很容易,写一首有情意、有血肉、有灵魂的诗就非常的不容易。由此而言,诗的灵性尤为关键。
    
中华传统诗词是华夏文明进步文化桂冠上的明珠,经历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的创作语境与丰厚的创作素材,从诗词的诞生到我们今天的传承,日月更替,时光不老,有不计其数的诗人墨客在时空的影像中匆匆作别,为什么不能够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那样流传至今呢?很显然,人有灵魂才能够存活;当然,诗也得有诗魂才能够流传千古。
    时光匆匆,而今
称得上大家的诗人能有几人?尽管一部分诗是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但内容空洞,缺乏灵性,弄几张照片做陪衬哗众取宠,自恋式的滥发大作,还有晒出自己照片的,有什么“诗词学会会员”头衔,所写的东西浅白无奇,甚至词不搭意,不知所云?有人每天都晒,自诩量多?其不知好比女人来例假,量多能证明什么?一首缺失诗魂的诗,它价值几何?用不了过多久,就会被历史的尘埃湮灭掉了。
    说了半天
什么是诗魂?我的理解就是诗的灵性,灵性即为诗魂。那么,诗魂是什么东东,摸不着看不见。其实,诗魂就隐藏在历史沉淀而不朽的诗词绝句中?今天,我们就从李白的诗中找出诗魂。
    
唐朝被称为“诗的国度”,而在这个诗歌王国里有两个“王”,一个是李白,另一个是杜甫。正如历史上每一位君主都有属于自己的“庙号”一样,后人也为李白、杜甫追谥了“诗仙”“诗圣”的封号。
    唐朝的诗人众多,
为什么偏偏李白等极少数诗人的诗能够流传千古?首先,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且看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不是说李白之前后没有人写过庐山瀑布,而是写不出李白笔下的灵性。细究下来,李白写作手法及其的独特,写作词性空灵,简单的
一个“生”字就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使人情不自禁浮想联翩。紧接着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蔚为壮观的瀑布,生动而形象;然后一个“疑”字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给人美轮美奂的画面享受。李白娴熟的文字应用技巧,不可为不脱俗,洒洒几字就为这首诗注入了生命的灵魂,使之流传千古,无人能及。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大气磅礴、气势一泻千里,起承转合浑然天成,字字肌肤。细细品读,一幅幅画面镜像在脑海生成,映入眼帘,给人一种置身其境的感觉,回味,快意而又享受,这就是这首诗的灵性所在。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用词简练,但是对意象的描写十分到位。寥寥几语就已经生动地表达出李白的乡愁之情,给读者留下了余韵无穷的想象空间。床前明月,月光如霜,着笔渲染寂寥的场景,正是李白为全诗注入乡愁灵性的诗魂而铺陈,使得短短二十字成为千古绝句。
    
李白一生完成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大家都知道,李白还是嗜酒如命的诗人,他借助酒兴让自己张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铺陈雄奇的意境,放飞大胆的想象,洒脱夸张的语言,展示浪漫的情怀,一切寓意无拘无束地在诗中得到尽情表现,进而注入灵性的诗魂。
    博览李白的诗,有张狂,“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上高楼”,有悲怆“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有潇洒,“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且停杯一问之”,有逍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有自信,“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每一字每一联,李白用他那别样的情怀无不注入灵性的元素,无怪乎著名诗人贺知章尊称李白为“谪仙人”!
    谈起仙,那就有讲究了。
仙乃脱俗之人,李白脱俗超凡吗?李白一生喜好游山玩水,时年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踏上远游的征途。李白也很想当官,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李白二十七岁。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寿山。在安陆寿山,李白感觉时机来了,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多份上书自白,终为所拒。三十一岁时,李白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李白也是一个溜须拍马的高手。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最不可思议的是,传说李白的死是喝醉了酒,乘船捞月亮掉到江中淹死的。综上所述,李白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凡夫俗子。李白能够冠冕堂皇成为中华千古不朽的诗仙,正是他笔下一首首有灵性,有诗魂的诗成就了李白
    
我们今天漫谈诗仙李白,用心剖析李白其人其事其诗,就是从中感悟他那空灵的诗魂。一首缺失魂的诗,随着分秒替去,很快便静悄悄地消失在时光隧道中销声匿迹
    
所以说,诗词必须注入灵性,赋予它的生命的魂,才算作是诗,才能够千古流传,万代流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